APP下载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案例分析与思考

2015-07-29朱国军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6期
关键词:案例小学生数学

朱国军

(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小学部,江苏南京211102)

随着教育的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更加重视对小学生掌握数学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重视对案例教学的分析和思考。这是师生交流和开展教学活动的手段,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所以在新课程下要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重视对课堂案例的分析与思考,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提高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

1 分析教学案例,营造良好的数学教学氛围

通过《数学新课程标准》我们要了解数学教育的针对性是对全体学生进行数学教育,达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通过这些我们要认识到,学生充当了数学教学的主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如果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能参与其中,而不是单单地敷衍不注重实际效果的营造。学生只有真正地参与其中才能真正落实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做到精挑细选教学案例,因为只有反映真实的客观生活才能够充分地营造良好的数学教学氛围。所以教师在讲课前须要进行教学准备,除了教师做到教学准备之外,还需要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教师在做好课前准备时须要确定好案例教学的主题思想,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到教师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教学内容,从而根据教师讲解的知识作课前准备。

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发言权和表达权。学生期望受到教师的尊重和理解,渴望在课堂上发表意见得到大家的肯定。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应该充分了解学生这一心理活动,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最大的尊重。同时要重视学生所拥有的巨大潜能,采取“平等、宽容”的态度,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放松的学习环境。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就学生近期的心理情况进行辅导。不能一味地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氛围的塑造是很重要的,每个学生都希望有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所以作为老师要懂得如何更好地把握学生这一种心理,在数学教学时多给学生在黑板上或者发言中展示自己的机会,那么,学生的参与感就会大大提升,也会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了。

2 鼓励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处在可塑造期,我们要把握合适的时机对小学生的思维进行塑造,使其能够不断地掌握创新思维,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教师须要给予学生分析案例的机会,从而带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教师要懂得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操作,不须要手把手地进行指导,只须要适时的进行引导就可以了。通过这些课堂上的教学讨论,让学生了解到案例分析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把需要分析的数学案例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开始学习新知识时对数学概念和原有理论进行思考。在课堂讨论时,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学习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划分成小组,让学生针对老师给出的案例主题进行自由讨论。学生也需要尝试着按照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教师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需要起到引导的作用。例如:在讲解数学课文各种形状的性质时,老师就可以亲手引导学生进行。在黑板上画出形状,从而加深学生对不同形状的认识。有的学生可能会根据自己的思想画出与教材上不同的形状,当遇到这种情况时,老师要给予同学思想创新上的鼓励,而不是依据课本为答案,这样会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在课上的表现提出教学疑问,让学生思考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什么样的讲课方式受到学生的欢迎?通过对这些教学案例的假设和分析,学生可以直观地得到结论,从而了解到自身在数学学习上真正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制订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提高自身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

3 结合生活实际,明确数学案例分析的生活应用

在小学生数学课堂案例分析过程时需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只有联系实际才能把数学教学案例分析透彻。学习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更好的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因为数学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我们要透过数学的现象看待数学的本质。所以数学教师在分析数学案例时须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根据日常生活而设计题型内容,作为学生要善于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抓住关键的数学信息,拿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实践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教师应该不断地拓宽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范围,突破课堂和教室在空间上的局限性,把教学搬到室外,搬到生活中。使应用教学更加地贴近小学生日常生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

在搬家问题中教师可以结合“图形的面积问题”引导学生计算客厅以及卧室需要多少块地砖;在出游问题中教师可以结合“路程时间应用题”帮助学生计算列车的时速;在购买物品时教师可以结合“方程应用题”教导学生如何购买打折促销的物品。这样不但在生活中运用了数学知识,还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拓宽应用教学的范围。一个班级里的学生可能来自不同的地方,所以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同时要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背景出发,让学生意识到应用题来源于他们自己的生活而不只是来源于课本。帮助他们在生活中应用数学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这样学生会自主的学习数学,感受到数学的亲切性,从而为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奠定基础。

教师在讲解四则运算的过程中要脱离课本,因为教师如果只是埋头讲解,会使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脱离课本,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化复杂为简单。也可以根据某些同学父母的职业特点进行教学。例如:家长是做生意的就从货物的件数、员工的人数、货物的单价中进行讲解。面对与自己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数学问题,学生会大大提升自己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4 注重案例总结,及时实现案例的分析提高

在一般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案例显示,数学教师不能很好的讲解知识,不能把数学知识具体化。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教师往往会按照固有的教学规则,仿照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孰不知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所以随着教育的改革,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已不足为奇,教师须要把分析案例的思想渗透到教学活动当中,也须要及时地对分析的案例进行总结。例如:在小学综合计算题中有一道题是这样的。计算“(-1)+(+2)+(-3)+(+4)+……+(-99)+(+100)”的值。数学教师在讲解这道题时须要培养学生的转变思维和跳跃思维,不能“按部就班”而是要观察算式的特点,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算出正确的答案。仔细观察:-1和+2相加是1;-3和+4相加是1,以此类推,那么会有50个1相加,结果就是50。如果按照正常的步骤,不但会增加运算的时间,还会造成运算负责从而影响答题的效率和正确率。

以这道题为例,教学中需要教师依据例题把数学知识点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能够在题中直观地看到数学的考点,从而在实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对以上的教学案例进行总结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分析教学案例的重要性。教师也需要灵活地对学生提出的不同观点作出小结,既要肯定正确的,也要重视错误的观点,对不正确的地方进行理论剖析,让小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猜你喜欢

案例小学生数学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