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在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中的原则探析

2015-07-29丁莉婷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6期
关键词:培育辅导员个体

丁莉婷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87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和价值基石。作为大学生培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与推动者,高校辅导员如何在日常工作中把核心价值观的理念与内涵传递给学生,并使之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价值观,是推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键环节。在此过程中辅导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更是亟待探讨的重要内容。

一、辅导员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辅导员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力军,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站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前线,辅导员不仅担当着“教师”的角色,也同时饰演着“家长”“朋友”“知心人”“引路人”等多重角色。辅导员存在于大学生成长的每个环节,从思想引领到人格培育,从生活关心到学习帮辅,从职业规划到目标引领,从身心健康到品德修炼,从奖助帮扶到社会实践,从宿舍管理到班级建设……大学生生活的每个环节都与辅导员息息相关,都凝聚着辅导员的心血。从第一部分培育过程的论析中也可发现,每个阶段辅导员都充当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辅导员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最有力的力量源泉、最高效的队伍保障和最前线的战斗先锋。

基于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特点和辅导员的角色定位,笔者认为,辅导员如若能在工作中遵循几个重要原则,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将会取得更好收效。

二、辅导员在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应遵循的原则

(一)在包容多样性的同时坚守主导性

由于家庭背景、成长环境、教育经历等诸多因素差异,每个学生的价值观也会呈现出差异性,导致不同人会表现出不同的处世态度、行为方式和价值选择,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在关注人全面发展的理念指导下,辅导员要尊重和包容学生个体价值观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这是促进人健全发展、尊重人性的题中之义。然而,这种尊重与包容不是毫无限度与条件的,而是要在个人价值观符合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弘扬、培育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在于坚持其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原则下不断扩大价值共识,增进思想认同。使学生个体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宏观框架下的“可行性区间”中生长,有负面趋向的拉至正向区间,在正向区间的扩大绝对值,使核心价值观的正向绝对值不断加大,逐步营造出以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校园风气。

包容尊重多样性与坚守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性是有机辩证的统一体,包容多样性的最终目标是扩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而坚守主导性的意义在于正确引导学生发展成长,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对人性尊重的题中之义。

(二)在推动受体教育的同时激发主体教育

当前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探讨多集中于开设思想理论课程、媒体宣传、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虽形式众多,却大多把学生定义为“受体”的角色,即被教育、被宣传、被组织。笔者认为,真正“入脑入心”的价值观培育工作应把学生定位为“主体”,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觉接受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个体价值观的选择,总是趋利除弊的,自我需求的满足是个体行为的最大动力。因而核心价值观的深入培育须开启自我需求满足这一持续动力的闸门。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具体工作中发掘大学生的关注点、兴趣点、需求点,把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到满足需求过程中,以恰当的形式把核心价值观理念融入到学生就业、发展、学习、生活等各种问题的解决中,使学生发现核心价值观对解决他们密切关注的个人利益问题大有裨益。把利益认同转变为价值认同,促使学生进一步自主实践核心价值观并在反复践行中内化为个体价值观。如可结合学生所在学院、所学专业开展院情院史的教育,邀请本专业知名老教授讲授为人之道与治学之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自我提升的道德感;可以以学生社团为单位开展学习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成果展示,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极大发挥、积极性得到极大鼓舞、群体认同感得到极大促进,且在交流展示过程中更好的培育方式会碰撞而出;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关于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在争论、辩论中发现不足、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提升自我;如何把核心价值观践行与学分取得挂钩,学生可根据自身意愿独立或集体完成实践报告以取得学分等等。具体的方式不一而足,更好的模式仍须探索,但主体与受体的合理结合却是得到最好培育效果的不二选择。

(三)在开展群体教育的同时兼顾个体教育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理念,它体现了对人主体需求的尊重与满足。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看似是一个整体性的宏观工程,但实际上也是触及每个个体的细致性微观工程。因此,开展以群体为对象的教育实践活动以营造浓厚的培育氛围至关重要,而以独立个体为对象的针对性引导教育更是不可或缺。以往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大多着眼于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和以集体为单位的社会实践开展,笔者认为对于个体尤其是平日“弱势”个体的关注也着实重要。

辅导员应鼓励和肯定不同个体对核心价值观所作出的各种各样的积极反应,只要是积极的、正向的。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动向、变化,善于在细节变化中捕捉趋势、于日常平淡间发现能量。辅导员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个体指导,避免陷入程序化和形式化的误区而压抑、忽视了学生的个体感受。群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才能实现“以人为本”理念下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化。

(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契机下触及思想问题

培育核心价值观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实现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作为辅导员,帮助学生实现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解决一个个具体而实际的问题。因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决不仅仅是一个旗帜性的口号,而是一种切实的行动;决不仅仅是思想上的单纯引导,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关怀备至;决不仅仅是辅导员以教师身份的教育,而也是以朋友身份的交流与沟通。与思想问题相比,实际问题往往更加直接、多样、紧迫,学生有解决的主动性,因而更易于与学生建立联系。辅导员应把握好处理实际问题的契机,从学生的思想与生活实际出发,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解学生之所惑、排学生之所难、去学生之所忧,在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触及心灵,升华思想。须要特别强调的是,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当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活动方式与以往有很大不同,他们的需求也有所不同。要想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须要根植学生,敏锐捕捉他们对核心价值观的心理接受点,积极探索适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方式,在切实解决学生需求中、融入学生语境中推进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春风化雨、情感育人。

(五)在教育育人的同时并举情感育人

情感认同是价值认同的前提。价值观深藏于思想中,指导人的行为却感知不到它的存在。情感则不同,个体对某事物的情感是可以体会到并影响对该事物的判断的很多时候,人对某一事物的接受或排斥并不在于其合理性而只在于其情感上的认同或抵触。大学生对某事物或喜爱或厌恶的情感会延伸为其处世的态度与行为。站在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第一线,辅导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除了思想上引导、言语上说教、活动上推动,辅导员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用真诚的关爱、无私的付出与深挚的情感全方位地关心学生、呵护学生,与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与思想的碰撞,使学生在情感上相信、接受、爱戴、拥护辅导员。情感上的认同会带来行为成本的降低,学生对辅导员的情感认可使教育实践的开展如鱼得水,推动顺利了、效果提高了,学生看到了自己的成长,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对辅导员的认可。教育育人与情感育人是相辅相成的,情感育人的成功有助于教育育人的推进,而教育育人的有效开展是实现情感育人的重要途径。

基于情感育人的重要性,辅导员更应严格要求自己,力争成为学生的榜样,以更好地情感育人、教育育人。详言之,辅导员要做到学习上勤奋,生活中笃实,为人方面修德与明辨。要时刻谨记,这不仅是对当代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最终要求,更是每个辅导员当义不容辞践行之行为准则。

猜你喜欢

培育辅导员个体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