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管窥

2015-07-29赵远兴甘肃省中共庆阳市委党校745000

商业文化 2015年21期
关键词:常态改革经济

文 /赵远兴 甘肃省中共庆阳市委党校 745000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管窥

文 /赵远兴 甘肃省中共庆阳市委党校 745000

最近一年,中国经济的波动性持续增强,但经济速度的放缓也日趋明显,以中高速增长为特征的“新常态”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本文从对经济新常态的解读,从全球现象:低增长和低通胀,经济低增长的原因和对物价总水平稳定的认识三方面进行。之后又总结了经济形势的新亮点,即调控创新、稳中有进和改革红利,也介绍了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主要包括辩证客观的看待新常态、科学的认识新常态和积极适应新常态。本文将会对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发展给予详细的解读。

新常态;中国;经济

2014年5月,习近平在考察河南的时候时,提出:我国经济的发展还处于战略机遇时期。我们要以目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根基,不断提高自信心,以更好的适应新常态,在战略上维持平常心态。

新常态中提及到的新,是不同于以往的。而新常态中提及到的常,主要是为了保持相对的稳定。通过新常态来对我国的经济特征进行判断,并将其提高到战略高度,从而说明我国对目前经济增长变化规律有了全新的认识,对各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宏观政策的选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对经济新常态的解读

1、全球现象:低增长和低通胀

理解好现在的经济状态,才能对未来5年经济的增长进行正确的预测。现状是一个短周期的因素,但其中也包含一些长期的结构性因素,会影响经济的未来5年发展。全球经济的低通胀和低增长现象,越来越明显。所谓低增长主要是指经济水平的相对增长,而非绝对增长。

过去几年,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10%左右的增长率,现在是降低到7%~8%。因为受到经济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全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增速都略有下降。近些年来,与过去相比,新兴国家市场经济的增长逐渐变缓,同时伴随着低通胀率。2014年的第三季度,美国GDP数字高于预期值,达到了3.5%。但美国的国债收益率却在持续走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经济的长期增长。

2、经济低增长的原因

(1)贫富差距扩大影响总体需求

(2)人口老龄化

通过对生产方面的分析,人口老龄化的变化对市场需求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投资主要是给劳动人员配备仪器和设备,一旦劳动力出现降低的现象,极有可能导致投资的需求减弱,资本边际回报率大大降低。因此,投资需求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口的变化。而人口的变化也可能对劳动力需求产生影响,因为其会对自动化的投资产生影响,通过机器设备的大量引入,可以有效降低劳动力的需求。

(3)金融过度发展

金融危机以前,业内人士认为金融深化和金融的扩张能够提高资金配置的效率,也能够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但是发生经济危机后,这一观点受到怀疑。因为,企业融资的成本普遍偏高,多数是因为中间环节的费用太高。有些金融中介本身就会带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且收费过高。所以,过快的金融发展,也会对需求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今,我国的部分企业还在不停的增加信贷额度,扩大金融规模,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推动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对于长期而言,是会带来更多的问题的。

3、对物价总水平稳定的认识

过去整个货币政策的基本框架就是对消费者价格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达到控制通胀上涨率的目的。这种情况下,物价的总水平趋于稳定,通胀率也较低,但背后却可能隐藏了不合理的的价格变化。因此,我们不仅要对供给端的就业情况给予密切的关注,还要对经济结构的变化密切的关注。如果经济总体需求比较弱、增长比较弱时,可以对货币政策进行适当的放松,但是要对经济结构的影响给予密切的关注。这种条件约束下,财政政策会起到更大的作用,它既能控制调控程度,还能改善经济结构。未来几年的新常态,主要是中国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世界各国同样要面对。

二、经济形势的新亮点

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以更好的推动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揭示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更好的体现了我国沉稳的决策定力和长远的战略眼光。

1、调控创新

新常态下,经济赠书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所以政策的改革必须是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坚持战略思维,同时坚持底线思维,更好地保持平常心,摆脱追求速度的欲望。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在从传统的粗放型逐渐向低成本、高效率转变,前提就是重点关注转方式、调结构。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坚持区间调控和定向调控,抓住经济结构中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

2、稳中有进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逐渐放缓,但是各方面发展的质量却提高了很多。要素的投入和能耗污染较少的服务业渐渐突出,因为现在的资本、土地等要素供给下降,资源环节约束强化了;城乡区域结构也随着产业转移、城镇化提速而不断优化等。这些新常态下的新特征、新趋势已经逐渐在经济结构中体现,经济的运行稳中有进。

3、改革红利

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自新常态下显得极为迫切。因此,我国社会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借以弥补政府职能转换的不到位、市场体系不完善和企业改革不彻底等方面出现的缺陷和不足。需要进行财税的改革、价格的改革等重点领域的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后劲,适当的释放改革红利。如今全面改革,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三、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种种数据表明,我国经济的发展逐渐步入全新的阶段,并且出现了趋势性、不可逆的新常态。因此要对新常态给予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以更好的适应新常态,站在新的角度来不断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1、科学认识的新常态

就是目前的进入新常态,这是客观经济规律的作用体现。以往的传统经济发展,致使我国经济增长率不断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的发展速度,再加上来自环境、资源的巨大压力,无法承受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客观的改变,将会导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慢下来,结构也会逐渐从不合理慢慢向优化期转变。中国经济的面貌正在被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的新常态改变着。

2、辩证客观的看待新常态

自从我国经济步入高层次发展阶段之后,就出现了新常态。通过近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基础已经有了,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现在也有更多的能力去做以前无法完成的事情,更好的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但房地产的风险,地方债务风险等隐患的存在,使得我们更理智的对待经济发展方式。与此同时,新型信息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回旋空间,使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3、积极适应新常态

新常态具有长期性的特点,所以要求我们保持一个平常心去面对。首先要不急不躁,冷静理智,虽然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速度在不断下降,但是只要我们坚定定向调控、区间调控,保持应有的战略定力,坚持自有的思维底线,就能维持合理的增长速度。其次,在维持新常态的状况下,还应该坚持开拓创新、积极主动、尽力而为的态度。对宏观调控的方法和思路进行不断的创新,通过稳定增长来预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风险,通过改革来开路,从而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决定性作用,从而更好的激发相关企业和社会的活力,激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来完成对新常态的探索和执行。

四、结语

在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仍处在调整状态的大背景下,一定要用长远的眼光来分析中国的经济。对于一些各级领导干部而言,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可能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三次发展思路的转折点。在全球的大调整中,我们对比其他国家,中国具有非常雄厚的资金、技术、发展潜力。但是,稳定“新常态”,需要调整各行业的内部生产关系,切实领会和贯彻相关精神,并根据“新常态”的现实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整。追求更加平稳发展的中国经济“新常态”才是必然趋势。

[1]任平.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J].中国中小企业,2014,(9):18-20.

[2]张乃文,李奕晓.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J].商场现代化,2015,(1):250-250.

[3]李刚.关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几大变化[J].企业管理,2014,(10):11-11.

猜你喜欢

常态改革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改革之路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适应新常态,创新促发展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以德树人 推进学雷锋常态化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