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理办法

2015-07-29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保卫处江苏南京210000

商业文化 2015年21期
关键词:认同感营造高校学生

文 /肖 华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保卫处 江苏 南京 210000

浅谈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理办法

文 /肖 华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保卫处 江苏 南京 210000

高校学生,处于重要的人生转换阶段,特别是对于临近毕业的高校学生来说,毕业、就业、进入社会的压力更是新的重大课题。每个学生对自己的定位和期待不同,所需要获取认同感的方式和内涵也多种多样。年龄一般在16到24岁之间的高校学生,正是处在从青春期到成年期的过渡阶段,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同时也给适当处理其心理问题提供了线索。因此,有效处理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必须坚持内外结合:一方面,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建立认同感,打开闭锁的心灵。

学生心理;高等院校;行为纠正

一、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人际关系、就业问题、情感问题等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特别大,一些看似小问题,比如寝室内部的小矛盾,日积月累往往会形成大问题;比如长时间的情绪低落,会让人产生自我否定、无价值感,进而觉得生活没有意义,产生极端行为。这从近年来的多起恶性事件已经得到残酷证明。如,昆明大学马加爵杀人案、北京大学铊投毒案、复旦大学投毒案等。这些案件的起因无不是看起来无关紧要的小摩擦。然而,对于心理本身并不健康健全的学生来说,一点小波澜也可能在其心底掀起滔天巨浪,引发难以想象的严重后果。

因此,要防患于未然,营造一个和谐、向上的大学文化环境,提供尽可能多的渠道和领域让不同爱好、特长的学生都能找到可以充分展现自身优点的舞台。

第一,高雅、优美的校园环境对高校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对塑造高校学生的心灵美具有重要意义。要认真制定校园文化规划,创造一个既优美、整洁又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校园环境,使高校学生保持最佳的心态,培养成熟的主体意识,生动活泼、全面自由地展现个性,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他们的消极、不良的心态。

第二,团体活动是减轻贫困大学生自卑、焦虑,增强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有力措施。要加强班级、社团、宿舍的整体建设,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

第三,通过活动、广播、报纸,特别是利用学生容易接受的微博、微信等时兴方式,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提高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学校可以制定相应的活动方案,组织学生班级、社团或寝室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高品位的文化、科技、娱乐、体育活动。

二、建立认同感,打开闭锁的心灵

艾瑞克·艾里克森(Erik Erikson)认为,青春期的主要任务是发现一个人的真实身份。如果在正常的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没有获取恰当的认同感,一方面往往会造成心理压抑、焦躁乃至抑郁,另一方面又是可能导致心理产生危险滑坡。缺少认同感的高校学生容易出现非建设性或功能失调性行为,从而反过来加剧了心理上的紧张感和不适感,形成恶性循环。

在高校学生中出现的认同感不足等问题,特别是对于个别“不合群”并且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健康爱好的一部分学生,应在合理范围内积极介入,“投其所好”,帮助其增强自信心,建立健康健全的人格意识,满足其认同感,培养正常的人际交往兴趣和能力。

认知行为矫正法的基本假设是告诉自己是怎样的人,就会变成怎样的人,也即人格意义上的“自我实现”。因此,可以通过为学生找到正确的自我陈述,改变其心理思维定势,进而改变行为处理方式,最终形成心理—行为的正循环,达到处理心理问题的目的。建立认同感是打开闭锁心灵的钥匙,是认知行为矫正法的核心要义,包括以下三方面的途径:

第一,对于本身在心理方面有着或多或少不健康问题的学生来说,只有班主任、老师、同学、校内职工等更多的关注、关爱这些学生,定期或不定期了解其心理活动,掌握其学习和就业规划,才能在出现问题时,及时介入。

第二,心理问题的处理虽然“法无定则”,但其本身需要很强的专业性做基础,因此高校应大力支持心理辅导老师的培养,让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能及时得到专业的引导和处理。

第三,可将面临相似问题的学生集合到一起,建立社会性自助支持小组,通过合理的正面引导,为这些学生找到合适的倾诉渠道,增强其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控制感,从而使其内部之间互相产生正面激励作用,从而帮助其走出心理困境。

猜你喜欢

认同感营造高校学生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浅析国有企业员工企业文化认同问题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