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智慧医疗服务平台网售处方药的可行性探讨

2015-07-29吕欣航张舒媛黄浩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6期
关键词:智慧医疗可行性分析物联网

吕欣航 张舒媛 黄浩

摘 要:目的:通过对处方药销售现状及网售处方药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我国医药网络市场的开通与拓展所遇到的阻力,并基于智慧医疗服务平台的信息互联互通与物联网技术,对处方药的网售模式进行探讨。方法:检索CNKI文库中相关主题文献,并对其内容整理、分析、归纳。结果:智慧医疗可为处方药的网售途径提供技术与实践支持,但具体推进措施仍需在小范围试点后方可确定。结论:基于智慧医疗服务平台的网售处方药可促进中央重点医院与地方医疗机构的信息互联,并成为打破集中式医疗服务体系的突破口。

关键词:网售处方药 智慧医疗 可行性分析 物联网 信息互联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a)-0014-02

2013年10月2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互联网药品销售管理的通知》要求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通过药品交易网站只能销售非处方药,一律不得在网站交易相关页面展示和销售处方药,违者将视情节予以严惩。然而,随着医药网络销售行业的发展,2014年5月28日发布的《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却明确提出拟允许互联网药品经营者凭处方销售处方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这一政策的调整,为处方药网络销售实现提供了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对智慧医疗服务平台网售处方药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处方药销售现状

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方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1],因其市场流通的特殊性以及“处方药网络禁售令”的限制,处方药的销售渠道一直集中在医院和实体零售药店,医药电商未有涉猎。然而医药电商凭借其对市场需求的准确分析开拓了仅占医药销售份额20%的非处方药市场。据中国药店医药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整个医药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约为2亿元,而至2013年就达到了42.6亿元[2]。由此可预见,若放开B2C平台销售处方药,为医药电商开通额外80%的医药市场,其将迎来巨大发展契机。

2 开通网售处方药的利弊分析

2.1 开通网售处方药的动力

2.1.1 倒逼医药改革,逐步解决“以药补医”现状

中国医师协会副秘书长谢启鳞表示我国医疗服务费、诊疗费、护理费过低,致使“以药补医”现象层出不穷[3]。若开通多渠道处方药销售,使医院、实体药店和网络药店充分参与药品市场竞争,削弱医疗机构在处方药销售市场的“垄断势力”,不仅有利于遏制药价上涨还可促进医院转变其核心竞争力,不断完善人性化服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速药品从医疗机构的利润中心演变为成本中心。

2.1.2 提高药品流通效率

《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允许医药电商选择第三方物流配送,破除了现行医药行业执行基础法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2005)所要求的医药电商必须选择具备GSP认证的药品配送体系,这将极大提高药品流通效率,直接实现处方药B2C电子商务。不仅降低物流成本,节约人力、物力等社会资源,也可将药商的核心竞争力集中于医药产品的更新换代,加速我国医药产业结构升级。

2.1.3 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会长付明忠认为网售市场巨大的竞争力会向医疗机构施压,使之为生存而加速适应跨界时代、人才时代、服务时代,从而将其核心竞争力转为健康规划、营养支持等医疗服务,使消费者享受网售与实体交融互补的医疗待遇[4]。处方药网售模式的开通符合我国以“促进人体健康”为主要目标的卫生事业发展,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

2.2 网售处方药的局限性

2.2.1 用药安全将成为网售处方药最大的安全顾虑

处方药因其特殊性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开具的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中国医院协会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孙中石表示执业药师所提供的“网售用药指导”并不能完全取代建立在基础诊断之上的医嘱,其仍具有一定的风险[5]。

2.2.2 处方的医院垄断性

开通网售处方药的前提是处方社会化,而医院相对于其他医药电商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对处方的绝对控制。因此,与医院切身利益相悖的处方社会化在推广过程中或不尽如人意。

2.2.3 处方药的线上推广仍需推敲

店讯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4年7月天猫医药馆OTC销售份额为5244万元,占天猫医药馆总份额的20.93%,而医疗器械的销售则以66.40%的比例占比占据医药销售市场最大份额。医疗器械等外用医药产品因其对人体危害相对于内服药品较小,便于迅速在互联网平台推广;而内服药品尽管已实现如网上药店展示、客服中心咨询、在线药师建议等推广方式却仍然无法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因此,处方药的线上推广将决定网售处方药的最终命运[6]。

2.2.4 药品的储存、运输与监管更待落实

目前尚有部分实体药店的湿温度难以满足处方药的储存需求,那么依托于网售途径的医药电商“隐蔽”于虚拟环境,其储存条件透明度大大降低。因此其考量标准如何制定、具体监管如何实施仍需进一步探索。现阶段第三方物流公司缺乏必要的车辆与保温降温等设备,其管理水平与配置仍无法达到处方药配送要求,其升级优化标准、如何升级仍待解决[7]。现行网络监管仍停留在举报、打击、严惩等基本环节,监管的“逆向可追溯性”作为保证用药安全的最大砝码仍无法完全实现。

3 基于智慧医疗服务平台的网售处方药可行性分析

网售处方药的开通可开辟医药潜在市场,为医药电商带来巨额利润,但其进一步发展仍需借助现有医疗服务平台与医疗服务体系。现阶段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正由临床信息化走向区域信息化、由疾病治疗走向三级预防,逐步过渡到基于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等信息互联的智慧医疗时代,智慧医疗的发展将会成为网售处方药在我国卫生领域进一步开拓的根本支点。

3.1 智慧医疗概况

智慧医疗(intelligent medical treatment)起源于IBM的智慧地球(smart planet)战略。同时,IBM有针对性的向中国六大领域推广了“智慧地球”,即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电力、智慧供应链和智慧银行等六大领域[8]。现如今,我国部分城市已经出台了智慧医疗的相关建设方案,如,北京市已逐步建立基于急救指挥中心、急救车辆、医护人员以及接诊医院等四个维度的急救医疗协同平台;上海市制定覆盖医疗保险、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药品保障的智慧医疗体系;苏州市则率先建立了“智慧医疗手机挂号系统”,首度实现了医疗信息化整合。总而言之,智慧医疗以物联网作为核心技术平台,实现了信息的即时共享与传递,在医疗物资监控、医疗技术数字化、医疗服务人性化之中实现了新的突破。

3.2 网售处方药模式的探讨

3.2.1 确保用药安全、处方来源

出于保障人民用药安全等因素的考虑,多数学者建议实行“试点开放”方案,但具体将在哪个城市试点、以何种方式试点却鲜有涉猎。现如今,医院智慧医疗建设已初步实现远程医疗、双向诊疗等基于医疗信息双向传输的新型医疗活动,若以此信息系统集成思想为依据,将健康监测信息、医院电子病历与区域健康档案系统集成,运用医疗设备互联互通与信息融合技术,开展以慢性病患者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具备执业医师资格证且具备基本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医师为服务提供者、以具备智慧医疗应用平台的重点医院为主要推行地点的网售处方药试点模式,将极大的节约医疗资源与就医成本,在提升患者就医感受的基础上,确保了处方药处方来源与用药安全[9]。

3.2.2 发展具有专业性、权威性的网售处方药推广模式

利用智慧医疗所提供的健康监测信息、合理用药信息等医疗信息集成平台,建立以医疗机构为指挥中心,以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与私人诊所为实施平台,以基于Android、iOS、Windows Phone等移动终端设备的医疗健康类应用为辅助手段的专业处方药推广模式,将极大提高消费者信任感与认知度,为处方药网售模式奠定坚实基础[10]。

3.2.3 建立完备的物流配送与监管体系

若处方药通过线上销售模式,由服务提供者以虚拟销售手段配送给指定消费者,用药安全的重点将随消费过程的推进而由确保处方来源的安全转为确保物流与监管的安全。若利用构建智慧医疗体系的物联网,建立“常用处方药药品信息数据库”实现区域信息互联,通过射频识别技术(RFID),在药品生产、入库、销售、配送、防伪、监督、逆向追溯等流程中实现物资可视化管理,将使处方药网络销售模式的物流配送与监管体系透明化[11];另一方面,药品逆向可追溯性的实现,将极大提高药品监管部门的监管效率,从而倒逼企业完善自身生产与配送条件,切实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4 结语

处方药网售模式的全面开通,仍需基于以具备智慧医疗应用平台的医院为主要推行方式的试点工作,然而网售处方药并不能完全依托于大型医院。未来,我国居民的医疗需求将呈指数型上涨趋势,但现有的医疗资源与就医问诊制度却无法满足这一巨大需求。如今三甲医院尤其是北京三甲医院常常“人满为患”“一号难求”,然而地方医院等小型医疗中心却门可罗雀。为扩大医疗资源的利用率、缓解重点医院就医压力、提高小型医疗机构使用价值,应探索分散而非集中式的医疗服务体系。若开通处方药网售模式,降低慢性病患者重复就医、跨区域就医频次,最终建立以慢性病患者建档医院为患者健康信息提供中心,以患者所在区域的地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私人诊所为实际用药咨询服务提供中心,以网络医药电商为销售中心、以第三方物流公司为配送中心的各中心实现信息互联互通的处方药销售模式,我国或将以处方药销售模式的转变为切入点,逐步提高小型医疗机构的使用率,实现我国医疗资源的利用最大化,最终将促进医疗体制的革新。

参考文献

[1] 邓勇,郭胜习.松绑网售处方药是大势所趋[N].中国医药报,2014-06-26.

[2] 方媛,林德南.智慧医疗研究综述[J].新经济,2014(19):70-72.

[3] 薛青.智慧医疗: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J].信息化建设,2010(5):56-58.

猜你喜欢

智慧医疗可行性分析物联网
试析互联网+医疗在医院中的应用
拓展训练融入中学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高校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平台构建研究
物联网技术及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我国智慧医疗建设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中国或成“物联网”领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