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式工程训练教学管理体系探索

2015-07-29冯慧娟等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6期
关键词:开放教学工程训练组织管理

冯慧娟等

摘 要:开放式工程训练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其主观能动性,还能提高工程训练中心的课程质量、设备使用率。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开放式工程训练教学已开展近两年,吸引了大批学生选课,由此产生课程审核、课程安排等大量工作量,为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保证该教学模式科学合理地运行,减轻教师的工作量,从教学组织管理模块、教学运行管理模块、教学质量管理模块三方面,进行了开放式工程训练教学管理体系的深入研究与探索,为开放式工程训练教学工作提供科学系统的指导。实践证明,该教学管理体系运行良好,达到了预期目的。

关键词:工程训练 开放教学 组织管理 运行管理 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a)-0001-02

Abstract:The open engineering training teaching can not only cultivate the studentshands-on capabilities,raise their subjective initiative,but als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courses of Engineering Training Center and the capacity utilization.The open engineering training has been working for about two years and it has attracted many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which has created many jobs of review of courses and courses arrangement , and directly challenges teaching management.The exploration on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of open engineering training was conducted intensively in three ways such as teaching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module, teaching operation management module, teaching quality management module, so that open engineering training teaching can operate scientifically and properly and lighten teachersworkload.The practices have proved that this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runs well, which have achieved the expected purpose.

Key Words:Engineering training;Open teaching;Teaching organization management;Teaching operation management;Teaching quality management

工程训练教学是高等工科院校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它是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常规的工程训练教学过程中,学生数量往往很多,教学时间、内容较为固定,难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开放式工程训练教学能为每个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充分实践其创造性思维。所以,尽可能多的向学生开放工程训练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在一个完整的学习周期中,开放式工程训练教学与常规工程训练交叉进行,这两种课程开展的时间、内容、设备、教师分配均需高度协调,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基于此,结合日常工程训练教学实践,该文进行了开放式工程训练教学管理体系探索,从而利用有限的工程训练设备、工程训练时间、教学人员,来最大程度的满足学生的创新实践需求,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高工程训练中心的课程质量、设备使用率[1]。

1 开放式工程训练教学管理体系构建

工程训练教学开放教学管理体系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该体系能够长期合理有序的进行下去,既能吸引学生积极参加开放实践课程,又能激发老师的教学热情逐步完善开设的训练项目,从而保证开放式工程训练教学具有高水平的教学质量。

基于上述思想,将开放式工程训练教学管理体系分成三大模块,分别是教学组织管理模块、教学运行管理模块、教学质量管理模块,共同保障开放式工程训练教学的有序进行。该体系的详细组成模块如图1所示。

1.1 教学组织管理模块

为实现学校的教育教学方针要求,需要制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而教学计划的落实必须依赖于教学组织管理[2]。

教学组织管理过程中,根据各工程训练项目的设备使用情况、教师的工作时间安排,结合工程训练内容特征,组织排课、选课、教学资源调配等教学组织、管理、协调工作。

1.1.1 训练项目设立

训练项目的设立是开放式工程训练教学开放的总纲,它直接影响设备的投入、场地和人员的配备;关系到中心的建设水平,结合学校专业情况和需要,统筹考虑并充分论证。设立过程中遵循系统性、针对性强、内容充分等原则,使学生得到关于工程术和工艺流程的完整实践,以保证认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每一个实训项目,都应依托并服务于校内工科专业;项目应满足不同专业基础的学生的学习需求。

(1)对于大一新生,工程训练教学肩负着将没有任何工程背景的学生引入工程科技领域的重任,训练科目既必须循序渐进,遵循认识论的普遍规律组织训练内容,又必须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引起学生对工程科技的热情,还必须能够体现理论联系实践,科学主导工程的思想。

(2)具有一定工程学习背景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工程训练内容,自主地提出工程训练设想、自行组织训练项目、训练方法等,工程训练中心只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耗材、设备及指导支持,给学生最大的想象与设计发挥空间,为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开放式工程训练教学内容难易程度,将其分为基础训练模块、提高训练模块、综合训练模块,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教师在工程训练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训练情况,适当调整具体的教学及工程训练内容。

1.1.2 工程训练开放教学时间安排

工程训练开放教学时间安排遵循以下原则:常规工程训练期间、考试周不予对外开放;开放式工程训练教学实行全天候开放,从而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时间,充分提高仪器与设备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提升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效益。

工程训练开放教学时间安排综合如下三种特征:

(1)阶段性。

开放时间方面,根据教学需要,仅在除常规工程训练及考试周之外的时间向学生开放;学生范围方面,仅针对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及研究生开放。

(2)机动性。

在开放期间,同一个训练模块会开展数次,学生在开放期间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任选一次参加工程训练。

(3)预约制。

学生通过网上预约、现场报名这两种方式,提前预约拟做工程训练项目,由工程训练中心根据学生人数、实践内容和预约时间安排设备及指导教师。当某一节课的预约人数超过六人,将审批通过这节课程的开展,否则,该节课不予开展。

1.1.3 学生选课

每个学生在同一时间段内只能选修一门开放式工程训练教学课程,选课方式采用网上注册、登陆的方式进行,学生根据网上公布的课程内容、时间,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预约下周以及本周的课程。

1.1.4 组织排课

教师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工作时间安排、学生的预约课程情况,进行课程的预约审批,协调安排任课教师,并根据学生的上课情况,提前公布下周的课程表。

1.2 教学运行管理模块

在教学运行管理模块中,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工程训练项目、指导教师、工程训练设备、时间的最优化配置,从而保证教学工作高效运行。

1.2.1 教师管理

开放实验室建设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导教师队伍的质量,借鉴日本高校经验[3],从加强引进人才、加强培训、强化激励等方面着手,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工程训练师资队伍。

(1)规范教师工作。

监督规范教师的讲课内容及讲课时间,要求讲课内容充实,难度适宜;讲课时间控制合理。严格遵守课程设立及项目设立对工程训练时间、内容的规定。

(2)建立人员培训的长效机制。

工程训练指导教师由于工程训练任务的繁重等原因,很少接受相应的培训,因而不能满足知识日益更新的要求,造成工程训练辅导与理论教学脱节等不良后果,严重影响了工程训练教学的质量。通过制定人员培训计划,采取内部短期培训和外部针对性培训相结合的办法提高指导教师的技术水平和工程训练创新能力。

(3)建立绩效结合的激励机制。

开放式工程训练是一项崭新的工作领域,对于从事开放式工程训练教学的人员要给予高度重视,建立起绩效结合、奖勤罚懒的激励机制是提高指导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举措。

1.2.2 学生管理

监督学生开放实验的操作是否规范,在规定时间内是否完成预定的工作。

1.2.3 设备使用管理

教师根据排课情况,提前做好相关工程训练设备的准备工作。保证学生参加开放工程训练时合理有序地使用所需的设备。

学生使用工程训练设备时,要做好设备的维护工作。每次工程训练结束时,自主完成工程训练设备的整理、正确关机等工作。

1.3 教学质量管理模块

相比于传统工程训练项目,开放性工程训练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学生所发挥的能动性较大,教师跟学生需要同时进行教学反思,教学质量管理。

1.3.1 文档管理

这部分内容对相关的课程教学文档进行管理,包括工程训练报告管理模块、学习资料管理模块两部分。

(1)工程训练报告。

学生完成工程训练后填写工程训练报告,开放式工程训练教学对工程训练报告内容进行了创新。报告内容大致包括工程训练目的、内容、设计思路、工程训练过程、自我评价、教师指导工作评价、该课程与别的课程的联系等。学生可以借此对自己的工程训练内容及过程进行综合反思、评价;同时对教师的指导工作做出相应的评价;并且总结反思开放工程训练课与别的课程的联系、相互促进关系。

(2)学习资料管理。

在开放式工程训练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指导教师负责收集有创意的、优秀的学生心得体会、实践成果,将其作为日后讲课内容的一部分,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3.2 成绩管理

教师需要总结反思自己的指导工作;同时从项目完成情况、思维逻辑能力、工程训练报告、考勤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建立相应的分值作为学生业绩考核分。对于具有特殊能力并有兴趣进一步学习的学生,培养其进入下一轮的创新工程训练。还可以推荐其参加相应竞赛。

学生完成工程训练后,教师需要在当天或者次日完成网上成绩录入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生成绩汇总工作。

由教学组长对教师的成绩录入工作进行审核,判断教师给出的成绩是否合理,若不合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修改,最后完成成绩提交。

2 结语

开放式工程训练教学管理体系经过五个多月的试运行及正式运行,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五门工程训练课程协调开展,目前已有超过2000多人次的学生参加了中心开放实验,其中,近百人在参加省、全国大赛中取得了较好成绩,其中国家级一等奖两项,国家级二等奖5项;50多人取得了数控类中级技能等级证书。这些成果为学生日后学习相关专业课提供了支持与帮助,大大激发其学习相关课程的兴趣,并且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在开放式工程训练教学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包括学生选课人数的不均匀性、教学组织管理工作量较大、尚未建立指导教师长效培训机制等问题,有待于在以后的工作工程中一一解决。

参考文献

[1] 江锦花.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2):12-14.

[2] 陈胜蓝,徐斌.对高校本科教学运行调度工作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12(1):101-102.

[3] 高明松.借鉴日本高校实验室管理经验,加强我国高校开放实验室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1):138-139.

猜你喜欢

开放教学工程训练组织管理
基于AHP的高校工程训练成绩评定研究
以学生为中心,推进机械类专业工程训练的改革与实践
小学数学课开放性教学策略刍议
构建开放课堂提升信息素养探析
周口市人工影响天气组织与管理机制建设现状与经验
基于“培养创新型机械工程师”模式的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个性化工程训练教学服务平台设计
高校学生群体活动的基本特征和组织管理研究
基于开放教学理念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分组合作教学在数控铣床实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