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理四章

2015-07-28曼娘

大理文化 2015年4期
关键词:苍山洱海阿妈

曼娘

走进大理,我便跌人岁月的轮回中。总是在不经意间踩到千年古道,闯入百年村庄。我在千百年不朽的时光里,把自己揉碎又整合,整合又揉碎。反反复复,周而复始。于是,就有了大理四章。

浪漫大理

在大理,无关爱情的风花雪月,造就了爱意流淌的旖旎风光。三月街,蝴蝶泉,廊桥梦,风情岛……含情藏爱,与浪漫相拥,让我在悠闲从容中感受到大理的温暖情怀。

热闹的三月街,传唱着千百年来不衰的盛会。阿哥扬鞭策马,阿妹欢歌乐舞,在四目相对的刹那时空中,在讨价还价的哝音絮语里,点亮阿哥真诚的眼,羞红阿妹爱情的脸。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想一想都足够神奇。

蝴蝶泉水太清太静。清得见底,静得无波。在正午阳光的照耀下,水底沙石透过碧绿的泉水泛着明亮的光。守护泉水的合欢树,粗壮高大,散发着悠悠清香。千百年来,树就这样一直站在泉边,守护泉,爱恋泉。我不知道,树在佛前到底许下了多久的誓言,才会这样长久地立在泉的身边。

树轻柔地拨开泉的心,把自己牢牢地定在了泉的心中。从此,树与泉生死相依。大理人读懂了树,读懂了泉,于是,蝴蝶泉边就有了鸳鸯戏水的情人湖,又有了红丝带飘飞的情人路。

背对苍山,面朝洱水。山有云雾,水有小岛。山伴水,水连山。山水相映,天灵毓秀。双廊镇哟,怎一个“美”字描画得清?蓝蓝的天,青青的瓦,直直的巷。阿奶露在包巾外面银色的头发在清风中微扬,阿爷黝黑布满皱纹的脸庞挂着温和纯净的笑。古朴,静谧,让时间都舍不得离开。

我去云龙看廊桥。抚摸着廊桥经历百年风雨的木板,感受着祖先不朽的杰作,猜想着百年前的茶商樵夫和百年后的观光游客,他们读出来的一定是不一样的廊桥遗梦。这无以伦比的廊桥呀,遮住了风雨,挡住了烈日,犹如身边真情挚爱的恋人,他时刻张开强壮有力的臂膀,为我遮风挡雨。爱人把胸膛拍得啪啪作响,说,累了,你就靠在这里歇会儿。

这就是爱情了。这就是大理了。

天边飘过望夫云

那个清凉的傍晚,一大片火烧云染红了洱海远处的上空。我静静地坐在清澈的洱海边,听白族阿妈给我讲望夫云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遥远的南诏国时期,公主与苍山上一个年轻的猎人相爱了。国王极力反对,派法师把猎人打入洱海,变成海底冰冷的石骡。愤郁而死的公主,化成一朵白云。为了能够见到心上人,每年冬天的每个下午,即便万里无云,也会在苍山玉局峰上空准时出现一朵亮如银,白似雪的云朵。它纯净洁白,柔美轻盈,在湛蓝的天空中闪动着深邃神奇的光彩。

她向洱海靠近。她越升越高。她的身影渐渐拉长,显露出窈窕的身姿来。她由白变黑,黑发飘散,黑衣罩身。她飘到洱海上空。她低头俯视这片茫茫的海水。她把思念生化成风。她把洱海吹得波浪滔天,大有不吹干海水誓不罢休之态。她是想见一面沉在海底变成石骡的爱人呀!

伟大的苍山神呀!尊贵的洱海神呀!请你们帮帮情思心碎的公主吧!

云终于看到了海底的石。

云安静下来,逐渐消散而去。一切又风平浪静。

这朵云就叫望夫云。

阿妈看着海天的尽头,轻声地低语着:公主只是想见一面心上人哟!

我也把目光投向海天的尽头,那里是看不到尽头的海天的远方。我叹息着,来得真不凑巧,在大理热闹的夏季,只有碧蓝如洗的天空,没有望夫云。

阿妈依然低语着:望夫云一年能看到石骡一季,而我的阿哥离开我33年了,我却一面也见不到他。33年了呀!

阿妈和她的阿哥相识在三月街,成婚在火把节。日出耕作,日落对歌,苍山下,洱海边,他们听风赏花观雪望月,尽享人生的浪漫温情。不幸的是,正值壮年的爱人突发急病撒手人寰。从此,阿妈的歌无人能对,阿妈的心无人能解。从此,下关的风,吹不干阿妈的泪;上关的花,开不出阿妈的情;苍山的雪,载不动阿妈的忧伤;洱海的月呀,装不满阿妈深深的思念。

我也是爱过的。我的爱没有南诏公主多,也没有白族阿妈深,但我爱时,一样是把他当成娑婆红尘中的唯一。我卑微地爱着,努力地张着昏黄灯光下的眼睛,唯恐他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中走失。爱的时候,我没有想过我会红颜尽失,更没有想过海誓山盟也会握不住爱的手。不知道在哪一天的哪一段时辰,我把他遗失在灯火阑珊处,白己却独留在轻风冷月里。即便如此,要我拿云对石的千年守护去换,也终是不舍得。纵然下一个轮回中,我们无法再相见,也不能够与他再续前缘,我依然会选择爱在今生,不要千年。

夜,又深了一层。半个月亮斜挂在大理清爽的夜空中,深蓝的洱海泛着明亮的光。这静静的海水哟,是否能把多情的云朵记在心中?又是否能在万千云朵中分得清那片一年一季的望夫云?

阿妈的寿鞋艳丽俊俏,一看就是好针脚的女儿做的。夜空中,几片如丝如缕的云朵在明朗的月亮身边灵巧地舞动着。

关于风花雪月

大理的风花雪月无关情爱,又与温情根根相连。

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说的是景致,谈的不是情,可是景观含真情,情中又满是爱。

温婉的金花指着头顶的帽子,轻声慢语地说“垂下的穗子是下关的风,艳丽的刺绣是上关的花,洁白的帽顶是苍山的雪,弯弯的造型是洱海的月。”不由我不惊讶,惊讶得张大嘴巴,白族姑娘居然把大理的“风花雪月”戴在头顶,随身携带。

下关的风,在大理是出了名的。尤其在冬季,据说凛冽刺骨。作为一个北方人,像我,实在想像不出冬季零上十几度的大理下关,会刮出怎样凛冽刺骨的风来。我来时,正值七月酷暑。下关的风是轻柔和煦的,夕阳西下之时,有点点清凉。

这风,很讨我的喜。

因了下关的风,我爱上了下关的景,甚至动了留下来的心思。某个雨天,我特意撑起伞去看洱海。急切的雨敲打着平素安宁的洱海,敲着敲着,海就怒了,开始起浪,不安的身躯随着雨的急迫扭动得愈加厉害。远处的苍山消失在茫茫雨雾中,看不清山在何处,亦看不清海的尽头。

在风雨的吹舞中,苍山洱海又有了别样的景致。

我问开车的阿鹏,上关花是指什么花?曼陀罗花。阿鹏锛儿都没打,就回答了我。

曼陀罗花?那种蕴含佛教密语的花?低头思量大理的前生今世,能把曼陀罗定为上关花,倒也不难理解。曼陀罗花象征着宇宙世界结构的本源。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成佛之时,天降艳丽多彩的曼陀罗花,清香扑鼻,满地缤纷。

芬芳无比的曼陀罗是一种诱惑力极强的花,花色纷杂广博,花语众说不一。唯有纯净洁白的曼陀罗被称为情花,多种药书表明它有麻醉神经的作用。像爱情一样吧?

传说中的上关花很神奇。花开时香飘十里,平年花开12瓣,闰年花开13瓣。因其黑色的果实是做朝珠的上等材料,又得名“朝珠花”。只是不知道,曼陀罗花可是朝珠花?

8年前,我初来大理,那时的夏季苍山还可以看到积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晶莹的光。想想吧,酷暑,烈日,高温,抬眼之时,连绵的苍山,从山腰到山顶,赋予我一抹足够清凉的雪色,怎能不让我在瞬间忘记疲惫和烦躁?那一刻,唯有清澈凉爽留在心头。

可惜的是,今年再来大理,苍翠欲滴的山脉没有了雪的覆盖。盛夏的大理就这样少了点点清丽,丝丝清爽。我在唏嘘间打消了再游苍山的念头。因为爱,我选择远离。

大理人好福气。每年中秋之夜,白族人家都会划船到洱海中,欣赏映在水中的金月亮。传说,为了帮助渔民打到更多的鱼,善良的天宫公主把白己的宝镜沉入洱海,宝镜变成了金月亮,在夜晚会发出明亮的光,把海里的鱼群照得一清二楚。于是,在大理,天上一个月亮白晃晃,水中一个月亮金灿灿。

水灵灵的洱海月呀,定会是大理人的骄傲和白豪,是白族人家不变的牵绕。

永远的崇圣寺

我的眼泪,在那一刻流下。

那一刻,我匍匐在大理崇圣寺观音殿的后门。前方,是庄严肃穆、静谧美丽的大雄宝殿。

雄伟的苍山护卫着宝殿。洁白轻巧的云雾飘浮在半山腰,山中的积雪使苍山更增添了几许沧桑和壮美。

洱海,大理的母亲河,澜沧江的分支,以宽阔、广博被大理引为白豪和骄傲。此时,她万般柔情地躺卧在宝殿的正前方。

依山伴海,崇圣寺怎能不庄严、不静谧、不磅礴?

崇圣寺,南诏国、大理国的皇家寺院。据记载,大理国22位皇帝中,有9位“黄袍换袈裟”在此遁人空门。这其中,就包括金庸笔下的风流皇帝段正淳和倜傥皇子段誉。

心怀真诚,叩阶而上。

大雄宝殿如梦幻般出现在我的面前。慈爱,悲悯,静美,威严,让我猝不及防。

忍不住泪流满面。

香炉里,燃着香客们的虔诚。那支支揉进菩提籽的“平安香”哟,在大理上空暗香浮动……

8年前,我初次朝拜崇圣寺后,写下了上面的文字。每次读起,都忍不住忆起当时的心情。我惦记着崇圣寺的大雄宝殿、三塔,还有菩提园中那108棵菩提树,它们在唱经咒语中是不是长得还好?

再来大理,放下背包,我没做任何犹豫就决定朝拜崇圣寺。

沐浴。更衣。唯有清洁才配得起纯净。

把脚步放慢,放轻。把心境放平,放稳。我用8年的岁月时光沉淀着自己,纵然无法做到不悲不喜,也要努力不急不躁。

站在三塔面前,方觉白己的渺小。

多么不可思议呀!世事沧桑,风雨剥蚀,三塔依旧巍然屹立。地震火灾算得了什么?兵燹祸乱又能哪般?纵然古刹无存,纵然“佛都”不在,三塔还是用傲然伫立的身躯讲述着曾经的辉煌壮丽。

穿越千年时光,南诏国,大理国,崇圣寺该是何等的富丽庄严。方圆7里,3阁7楼9殿,房屋千间,佛像一万一千四百尊。家家户户有佛堂,男女老少数念珠。

佛国。佛都。难怪会有“梵刹之胜在苍山洱水,苍山洱水之胜在崇圣寺”之说。

所有的天灾人祸都会归于平静,亦如喧闹过后的安宁。历史给了三塔足够见证苦难人生的机会,可它们依然还是沉默无语。俯视中,看人间悲欢离合;仰首间,体味世事沧桑变迁。有多少生灵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又有多少故事开始了又结束,结束了又开始?

唯三塔鼎立,气势恢宏壮观。苍山,因你而更加壮丽;洱海,因你而更加光彩。

就做菩提园中的一棵菩提树吧!立在苍山脚下,沐浴洱海轻风,陪伴三塔身旁,聆听殿堂经语。总会是幸福的。

大理,这座走过四千年岁月时光的古城,可以用来浪漫,用来思念,用来记忆,还可以用来禅定和感悟。

大理有梦,梦留大理。

猜你喜欢

苍山洱海阿妈
开学第一课《洱海保护》教学设计
苍山
蜡梅一树绽放
苍山脚下
走到洱海
请叫我党员
诗意洱海
洱海太湖石
吕敬人连环画《括苍山恩仇记》选页
为了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