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考核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15-07-28张弘强王春红

韶关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考核方法电子信息工程

张弘强,王春红

(绥化学院电气工程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61)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考核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张弘强,王春红

(绥化学院电气工程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61)

摘要:为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针对新形势下高校教学发展的要求,分析了电气类课程考核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针对传统考核方法的弊端,以绥化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专业课程考核改革为例,提出了专业课程考核改革思路,探索转型高校工科专业考核方法的新模式.实践表明,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采用过程化、经常化和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实现考核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关键词:考核方法;电子信息工程;考核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高校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的新思路.为了更好地培养适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专业课程的考核工作亦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基本理念进行新方式的探索.课程考核目的不仅限于考核本身,更要能以考促教,以考促学,对达到教学目的、实现培养目标起到积极作用;课程考核内容不仅要重视知识要点的掌握,更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实践能力的测试以及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课程考核方式不仅要能够公平公正的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更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方位人才素质要求下,在严峻的就业形式的逼迫下,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挑战下,课程考核改革势在必行[1-4].

绥化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始建于1978年绥化师专物理系,2004年更名为物理与电子信息系,2009年更名为电子工程系,2012年3月更名为电气工程学院.学院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有一支较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在“毕昇杯”全国电子创新设计大赛等学生创新大赛中连年取得优异成绩.近几年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考核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积极探索.课程考核更注重教学全过程考核、注重开发能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方式、注重学生参与考核、注重开放式考核、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1  引导教师积极进行有效课程考核改革

电气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考核,以往大部分课程是采用平时成绩(30%)和期末考试(70%)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出席、作业、一张卷的成绩评定方式存在较多弊端[1].首先,对于教学主体——学生来说,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抹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课内学习被动、课外时间利用率低、期末考试存在抄袭心里.其次,对于教学的主导——教师来说,成绩评定的客观性难以把握,出席成绩不加区分,作业成绩大相径庭,抄袭、背题等现象导致最终考卷成绩存在较大不客观性.虽然已有少数课程采取交小作品、小论文的形式,但缺乏评分细则,可操作性不强,学生成绩评定的区分度不高.

面对这样的考核现状,电气工程学院针对不同类别的考试提出大体改革思路以及课程改革的考核办法,着力推进以能力培养为目的的专业课程考核方式和方法的改革.为推进和引导教师积极进行有效课程考核改革,在课程考核评估办法中明确规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将进行分类评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闭卷笔试的起评分定为70分,每进行一项考核改革,加10分,加满100分为止,并将其作为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专业基础课是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亦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因此,低年级的专业基础课易采取开闭卷结合+阶段性考核+分组专题讨论形式,个别课程可以有闭卷、阶段性小作品或口试的形式,但不适合小论文+答辩.而专业课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分析解决本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课考核除上述考核方式外,一般还可以采取论文+答辩的形式,但一般不适合采用闭卷笔试.笔者将现有考核改革方式进行了归纳总结,大致归纳为几类,相应的评分标准见表1.

表1  课程类别及评分标准

2  不同类别专业课程考核改革实践

在电气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共计49门专业课程,全部推行了考核改革.同时,我们按照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实训类、实验类)分类选取几门课程进行了重点实践.这6门课程是电路分析课程、数字信号处理、自动控制原理、电子工艺实训课程、MATLAB基础与应用课程、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试图在不同类别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实效性上有所突破.现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6门课的课程考核方式作一归纳总结,以期能抛砖引玉,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6门课程的考核方法及评分见表2.这6门课中,平时成绩占20%~50%不等,包括出席成绩、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分组专题讨论、作业、开放式作业等,方式更加灵活,强化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测试和过程管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此之外的考核方式也多种多样,包括章节测试、开卷考试、口试、仿真分析、小作品、上机题库抽签等,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有些课程的考核方式中规定,总成绩在50~60期间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申请口试,口试后成绩最高60,口试环节严把关,目的在于给予学生学习的再加工,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以鞭策.面对已经放假回家的同学,面对触手可及的及格成绩,此时学生的学习渴望和学习热情都是空前的,亦是对学生进行学习引导和教育的好时机.

表2  电气工程学院不同类别课程考核方法及评分

笔者主要进行了几方面的实践探索.

(1)注重能力的全面考核,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培养应用型人才应具备包括如自我学习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等多种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分组专题讨论等考核形式使学生的观点和想法得到交流,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所提升.课程考核的内容也要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转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调动学生课外学习环节,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图1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物理实验成绩

(2)强调进行阶段性考核.通过阶段性考核方式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及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教学,实现边教边考边学.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及时进行有目的有重点的学习,有利于新知识的段段清,亦为后续知识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大大提高课外时间利用率.对于教师来说,可以根据考核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提高教学水平.

(3)明确考核评分细则,使课程考核改革免于流于形式.两轮改革之后总结发现,同样的考核方式,考核效果却完全不同.有些课程没有详细的评分细则,导致学生成绩没有明显的区分度,考核方式的执行明显流于形式.例如小组类作品、讨论、报告等作为考核方式时各成员成绩的评定问题,例如论文作为考核方式时学生作品的原创性问题等.如果执行力度不够、评分细则不详细,这样的考核改革就将大打折扣.不同类别的考核方式均须建立详细的评分细则,并严格按照执行.提倡小组类和论文类作为考核方式时,要结合答辩或口试进行,以便于对每个学生的能力都能给予公正的评价.

图2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物理实验成绩

原考核方法(2012年)和新考核方法(2014年)中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物理实验成绩如图1和图2所示.可以看出,新考核方法下学生成绩区分度已有明显改善.图3给出的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动控制原理课程(2014年)按照原考核方法和新考核方法分别进行的统计比对.新考核方法下成绩评定资料更加丰富,包含4次开卷考试试卷244份、matlab仿真作品61件、水温自动控制系统等实物作品3件及20余人次申请口试的学生的书面申请和口试记录(个别同学有2次口试记录).由图3可以看出,多元化考核方法下的成绩分布亦更趋于正态分布.基本实现了多角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多方面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多层次调动学生课外环节、全方位客观评价学生成绩. 2014届和2015届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毕昇杯”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等比赛中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学生就业率亦逐年攀升.

图3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动控制原理成绩

3  不同类别专业课程考核改革的思考

在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考核改革的探索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如许多教师对考核改革的积极性不高,被动参与改革,个别教师甚至有抵触情绪;少数教师只关注考核形式改革,忽视了考试内容的改革,形式内容不相匹配;有些考核方法缺乏详细论证,可操作性差,导致教师工作量超负荷或学生成绩评定的不客观性.这些问题固然有长期以来形成的高等教育考试弊端的根源,但更为重要的因素是教学理念的滞后和教学管理体制的僵化[5].为此,提出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办法,进一步推进课程考核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

(1)建立课程考核改革激励机制,调动广大教师参与考试方法改革的积极性.无论是课堂讨论、分组专题讨论,还是口试、阶段性小作品、阶段性考试,与以往的期末一张卷的考核方法比较,老师都要付出更多的劳动,且收益远远小于科研收益,又与职称评定等评职评优没有直接关系,这些都制约了教师课程考核改革的积极性.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教师课程考核改革的激励机制,将其与职称评定、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等挂钩;建立完善的考试方法改革评估办法,树立典型,奖惩分明;在资金的资助方面、在教改项目的立项方面予以支持.

(2)建立完善的课程考核评估体系,使各门课程考核逐步科学化.从考核方式、考核方法、考核内容、成绩评定、考试分析及学生反馈信息等几项考核指标逐项评估各门课程,并最终形成课程考核方案.教研室讨论形成最初考核方案,落实两轮后,由学院二级督导逐项检查评估,并最终形成该课程的考核方案.除此之外,还应从试卷分析、成绩分布等环节对教师的考核改革态度给予评定.

4  结语

根据转型过程中学校专业建设的需要,结合课程教学改革,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的考核评价办法进行了改革探索.两年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表明,改革后的考核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有利于形成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体系.实践中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仍需进一步的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陈建,卢国胜.交通工程专业主干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实践与分析[J].高教研究,2013(3):72-74.

[2]李念良,李望国.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课程考核改革探究[J].科教热点,2013(9):14-15.

[3]梅迎军.高校专业课程考核现状及改革[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1(6):25-28.

[4]胡宏,雏洁.基本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考核评价方法刍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3(5):88-90.

[5]崔芸,黄文勇,林宇健.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课程考核改革探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4,16(5):6-9.

(责任编辑:欧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348(2015)08-087-04

[收稿日期]2015-06-05

[基金项目]绥化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K20140101).

[作者简介]张弘强(1973-),男,黑龙江绥化人,绥化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Professional Courses Reform for Training Innovation Ability

ZHANG Hong-qiang,WANG Chun-hong
(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Suihua University,Suihua 152061,Heilongjiang,China)

Abstract:College curriculum assessment must be adapted to the needs of application-oriented personnel training.In response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eaching development in the new situation,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examination reform in the courses of technology are analyzed.Some thoughts on the examination reform with the intention to overcome the defects of the traditional exam are put forward.The feasible methods which have already been applied to teaching practice are dealt with.Practice shows that the assessment method of professional course can improve students'practical ability,enhance students'learning initiative,and realize the objectivity and fairness of the assessment.

Key words:assessment methods;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examination reform

猜你喜欢

考核方法电子信息工程
高职院校教学考核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自主学习理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
关于机械基础课程模块化教学探索
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网络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电子信息工程点滴谈
试析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