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11届国际地理奥赛散记

2015-07-24胡龙成

地理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波兰人奥赛波兰

胡龙成

摘要:第11界国际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竞赛安排丰富多彩,不但让参与者感受到竞赛活动浓厚的地理气息,而且领略到克拉科夫地区绚丽多彩的旅游资源。

关键词:国际地理奥赛;地理元素;波兰

第11届国际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以下简称地理奥赛)于2014年8月12日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北京师范大学的王民教授和武汉外国语学校的4位学生、两位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参加本届比赛的国家和地区有34个,欧洲国家较多,如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波兰、匈牙利、比利时等,其次是亚洲,有印度尼西亚、中国、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日本等,北美有美国和加拿大,南美洲的阿根廷派出了一个观察员,非洲只有尼日利亚,大洋洲有澳大利亚。活动分为两个阶段,12~18日为竞赛阶段,19~24日为参观旅游阶段,虽说只有两个星期,但所见所闻却丰富多彩,现将有关感受与大家分享。

一、热情务实的波兰人

克拉科夫地处波兰南部,位于维斯瓦河上游的左岸,曾经是波兰的故都,水陆交通都很方便。克拉科夫现在既是波兰重要的工业中心,也是仅次于首都华沙的第二大文化教育中心,有历史悠久的大学、艺术院校和矿冶研究院、原子物理研究所等,著名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曾就读于克拉科夫大学。

我们于当地时间8月12日9时10分到达克拉科夫。走出克拉科夫机场,第一印象似乎回到武汉,两地相似之处是有不少建筑工地,正在搞城市建设。东道主没有安排专车来接,由当地大学生组成的志愿者接待,这些年轻人很热情,问清国籍后,就给我们分发胸牌。胸牌正面印有国家和我们各自的姓名,背面印有酒店名称及地点、电话号码,并且告知凭此胸牌可以免费乘坐克拉科夫市内所有的公共交通工具,就餐、进出住宿酒店均凭此牌。接着把我们带到公共汽车站,在地图上介绍了行车路线后,带领我们来到下榻的“酒店”(其实是艺术学院的学生宿舍),此时已是当地时间11时。

开幕式在晚上举行,东道主除了致欢迎词之外,还详细介绍了克拉科夫这座城市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现代地位,国际地理学会负责讲述竞赛安排,会议只进行一个多小时就结束了。接下来是文艺演出,他们的演出队共有6人,吉他、鼓手共4人,外加1个歌手、1个灯光师,演唱全是摇滚乐,特别符合青年人的口味,不时激起学生一阵阵喝彩。

比赛虽说安排了6天,真正用于竞赛的时间只有3个上午和1个下午,其它时间在克拉科夫城市及其附近地区游览、观光。8月17日游览克拉科夫旧城和卡奇米日犹太区,集体活动一直持续到下午6:45才结束,我们在市中心解散,志愿者告诉我们自由活动,晚上可以乘4路、14路、24路有轨电车返回,并且告知晚上7~9点食堂都有食物供应。学生们继续逛街,我和王教授结伴返回。找到车站后,找不到过马路的地方,正在徘徊的时候,一位当地人非常客气地把我们带到地下通道。

波兰人让远方客人乘公共汽车到住地,一场晚会演出仅几个人,这并不是说他们不热情,而是很实在,给了我们接触波兰社会实际的机会。事实上波兰人也是热情好客的。

二、突出地理元素的盛会

波兰人比较注重地理教育,早在1999年就开始教学改革,要求教师采用讨论和模拟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注重“人与环境”、“人与现代社会”等课程教学。国家对国民的地理教育非常重视,从下面两个例子可窥见一斑:一是国际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始于1996年(最初是每两年举办一次,后来改为一年一次),2004年曾在波兰北部城市格丁尼亚举办第五届竞赛,时隔十年又举办一次,短期内在同一个国家举办两次国际地理奥赛非常少见;二是2014年8月18~22日,国际地理联合会(IGU)2014年区域会议也在克拉科夫举行,来自64个国家和地区的1 374位地理学者出席了会议,其中波兰与会者就有357人,对于人口不到4 000万的波兰来说,这个比例相当高。

波兰人的地理素养很高,竞赛活动的地理气息非常浓厚,从安排的竞赛日程可感受到强烈的地理味(见表1)。日程显示考试与考察间隔安排,既兼顾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做到劳逸结合,同时又通过参观考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兴趣,在观察景点的选择方面,更是别具匠心,自然景观有皮耶尼内山的山水风光,人文景观有克拉科夫集市广场、旧城和卡奇米日犹太区、奥斯维辛集中营,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方面则选择了维利奇卡盐矿,不但向学生展示了克拉科夫地区绚丽多彩的旅游资源,更让学生学到了许多课外知识。

波兰人作为东道主,他们遵循国际地理奥赛的宗旨,提供了激发青年人学习地理兴趣的环境,积极为各国青年接触沟通创造条件,促进国家间的了解。在参观旅游的过程中,组织者鼓励学生交往、自由交流,给人印象最深的是15日晚上举行的才艺晚会,组织者提前要求每个国家准备2~3分钟的节目,在舞台上向其它国家展示本国最有代表性的地理事象或地理风物。晚会上有的国家展示民族服饰,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表演器乐,内容生动活泼,形式丰富多样,大家尽量把本国(本地区、本民族)最有特色的东西表演出来,不时激起一阵阵喝彩。北京队展示的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筷子(包括起源、功能、发展、传承、流行范围等方面),台湾队表演的是算命(抽签),香港队表演现代生活,澳门学生表演皇帝生活,台上台下其乐融融。16日晚上开展板报评比,各代表队将本国自然、人文风光用图片和文字表现出来,板报形形色色、五花八门,每个队都发有相等的小贴士,觉得谁的板报好,就在上面贴一张小贴士(相当于点赞),哪支队收到的小贴士多,就是优胜者,各国选手在交流中增进了解,在观摩中增长见识。

这次波兰之行,可说是人与自然亲密接触之旅,8月19~24日开始沿维斯瓦河游览。维斯瓦河被称为波兰的母亲河,由南向北纵贯波兰中部,8月14日我们曾在这条河上漂流,领略了上游风光,19日早晨从克拉科夫出发,顺流而下、一路向北,依次参观了罗兹、托伦等城市,抵达波罗的海沿岸的格但斯克,游览索波特、格迪尼亚等城市,最后折向东南到华沙,结束了整个行程。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波兰现代的城市风情,游览了与中世纪条顿骑士团有关的马尔堡城堡,参观了波兰最大的露天煤矿——贝尔哈托夫煤矿,而这些还不是观光的重心所在,从宏观方面来看,由南向北,既让我们了解了波兰地形、气候、植被方面的差异,也看出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尤其是一些与地理密切相关的自然现象,更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例如,波罗的海沿岸沙山、森林、湖泊映衬的奇观,河海交汇处绚丽多姿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波罗的海沿岸的海蚀地貌、由冰蚀湖和冰碛丘陵组成的冰川地貌,大家都认为这是一次地理盛宴。

三、微妙的波俄关系

20多年前,波兰和苏联的关系非常密切。苏联解体时,波兰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决定实行多党制,波兰加入欧盟之后,与俄罗斯的关系渐行渐远。我们在莫斯科机场转机时,就感到这种微妙关系,无论是从华沙到莫斯科,还是从莫斯科到北京,都没有从莫斯科到克拉科夫安全检查那样严格,外套、鞋子都脱掉,皮带解下来,背包打开……在这之前,我曾两次去过俄罗斯,返程时也没有遇到这样严格的安全检查。

从平时交谈中也感受到波兰人并不是很喜欢俄罗斯。俄罗斯曾经是波兰农产品的进口国,过去波兰生产的苹果大量销往俄罗斯,现在由于欧盟对俄罗斯实行经济制裁,波兰的苹果一下失去了俄罗斯这个大市场,8月正是苹果成熟季节,大量苹果滞销,于是国家鼓励发展内需,号召每人一天吃五个苹果(过去提倡的口号是“为了健康,一人一天至少吃一个苹果”),在酒店服务大厅里,一天到晚都有苹果供应,任意取食。我们一边吃着波兰人免费提供的苹果,一边感叹:经济制裁是一把双刃剑,既伤害了俄罗斯,也伤害了波兰。

猜你喜欢

波兰人奥赛波兰
野蛮生长的学科奥赛,该管管了
波兰睡眠研究会
网络时代
2017年斯洛文尼亚奥赛不等式试题的推广
“享受排队”的波兰人
波兰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