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鉴领军者的成功经验

2015-07-24

现代国企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全球化世界产品

当下,众多企业开展了各类对标分析活动,希望通过学习最佳实践,发现全球化成功的秘诀。企业发现单纯对标分析带来的效果有限。此次课题组对中国全球化企业领军者最佳实践的分析,揭示了一些重要的经验。

在变幻莫测的海外环境下,中国全球化企业面临着许多共同的挑战。认识到这一背景情况,从领军者的最佳实践中汲取重要经验有助于明确这些挑战。然而每家中国全球化企业仍面临着自身的挑战,需要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加以面对。

企业全球化的发展讲究平衡之道,企业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最佳实践来促进全球化发展。企业需要着眼全局。对某些企业而言,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所处的行业,全球化发展战略及全球化发展阶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制定有针对性的创新战略及建立相应的创新运营实施模式。

例如,完美世界在全球化发展的早期进程中,明确培养企业的创新能力为第一步,投入巨资进行研发,开发新的产品和技术以拓展其市场份额。在海外市场取得初步成功后,在全球化发展的进阶阶段,开始充分利用其全球资源获得进一步发展。公司通过全球市场上的创意和人才,促进公司全球化及创新的进一步发展。

可见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开启全球化之路,并得到中央政府和各部委所推行的“走出去”政策和一系列相关支持措施的鼓励,中国企业在国际化之路上挑战与机遇并存。

案例分析一:完美世界

完美世界成立于2004年,并于2007年上市,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领先的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公司,2014年员工数量达到5069人。作为首批进军海外市场的中国网络游戏公司之一,完美世界在北美、欧洲、日本和世界其他地区成立了20多家全资子公司。2013年,收入达30.5亿元人民币,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达到四分之一。

完美世界将全球化作为其核心战略,提倡创新的企业文化,将创新视为全球化的起点和基石。同时,全球化使得该公司能够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吸引全球创新人才并打造起全球网络技术平台,从而进一步推动创新的发展。

完美世界的全球创新以海外市场中的产品、技术和业务模式的创新为出发点。公司首先充分了解当地市场需求,对产品和技术进行相应调整,为进入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在产品创新方面,完美世界开发的网络游戏会充分考虑当地文化及风俗习惯,以满足中东等地区当地客户的需求。在技术创新方面,该公司对产品进行了进一步优化,从而保证其在诸如印度等带宽不足基础设施并不完善的地区和市场中亦能正常运转。

为了适应新的市场,完美世界对业务模式也进行了调整,对其海外机构充分授权,将其视为独立的当地业务实体并给予足够的业务运营决策权。80%的决策由当地团队根据当地市场情况做出,仅20%的决策根据总部的整体制度和现有资源做出。除了季度评估、每两周一次电话会议和每年一到两次来自总部的巡查外,当地机构可以全权处理日常运营管理和资源分配等工作。

此外,除了总部派遣一到两位高管外,整个团队全部由当地人才组成。由于当地员工拥有独特的文化和教育背景,来自不同地区的创新和研发人员总能在工作中产生令人惊喜的化学效应。例如,拥有不同教育背景、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美国和中国员工在美国办事处合作六年以来,提出了无数的新创意。

在海外市场取得阶段性成功后,完美世界正利用其现有的全球网络,充分调动全球资源从而促进创新和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完美世界全球投资计划”,完美世界对两类目标公司进行收购和投资:一类是已经取得一定规模的公司,另一类为规模较小、尚处于早期阶段的初创型公司。对后者的投资类似于风险投资管理,以相对较低的风险对具有前景的项目进行投资,希望能够通过这些项目未来的发展而获益。收购一家目标公司后,完美世界会为新员工创造一个灵活宽松的工作氛围,并通过完美世界的全球网络帮助推广销售相关产品。“完美世界全球投资计划”不仅协助完美世界建立起了全球品牌,同时使其更容易获得全球的新技术和创新人才。

完美世界以创新为企业发展的方针,以开发高品质的游戏为目标,并以国际化为长期发展战略。全球化发展已植根在企业DNA中,而创新则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引擎。

案例分析二:东软

东软是中国最大的IT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之一,客户遍及60多个国家,在美国、日本、瑞士、芬兰、罗马尼亚、德国、迪拜(阿联酋)和秘鲁均设有分支结构,业务遍布全球。在2013年,东软的收入达到75亿元人民币,其中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达35%,而这一数字有望在十年内上升到60%。

东软的全球运营模式得到了其具有高度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的有力支撑。作为一家处于产品生命周期较短的IT行业的企业,东软将创新视为企业核心价值和全球化发展的先决条件,而高度全球化的发展又能协助企业凭借全球资源进一步推动自身创新发展。

强化核心的创新能力,是东软工作的重中之重。其“开放式创新”战略推进了在技术和产品创新方面的发展。

东软在整个企业内建立了横跨各个事业部的卓越中心机制,从而对专业技术进行集中管理。部分卓越中心是与外部伙伴共同建立,从而实现更广泛的合作。通过该机制,知识得以通过技术论坛和定期专业研讨会等互动形式在整个企业内得到分享,从而促进沟通和创新发展。

东软同时致力于围绕服务和业务模式开展创新,其医疗设备业务的全球化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过去,该公司投入巨资进行产品和技术创新,从而将先进的医疗产品推向海外市场并与国外企业直接竞争。如今,该公司更加注重服务和业务模式创新,致力于为各个海外市场中的当地客户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并建立起全球服务中心。

产品和业务模式创新相结合,有助于东软打造起全方位的全球创新平台,提升系统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企业全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东软注重实现管控体系和企业文化的本地化,充分了解各个国家在法律、体系和文化方面的差异,尤其注重研发的本土化,充分授权当地创新团队。例如,公司在海外分支机构实施的全球人才发展项目,旨在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和管理能力的人才,吸引当地研发人才服务于当地市场。

案例分析三:天合光能

天合光能成立于1997年,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制造商和领先的系统集成商。公司在欧洲、北美、亚太及非洲均建有区域总部,产品销往全球30多个国家,在整条产业链上与相关企业及机构进行战略合作,积极推动公司全球化的拓展。

创新与全球化是天合光能企业发展的核心基石。多年来,公司一直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敏锐地把握国内外市场动态,通过产品技术及商业模式的创新,促进企业全球化的发展。最终形成以创新为国际化发展原动力,以国际化平台进一步反哺推动创新发展,最终实现良性发展循环。

在产品技术创新方面,天合光能至今已经申请超过1000项专利,在光伏行业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公司打造的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150多名科研人员,使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基石,同时积极推动创新技术成果的产品转化,通过提供高效光伏组件及创新的解决方案持续降低系统成本。

同时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公司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不断推出全面解决方案,进行全产业链业务的拓展。2008年建立的以天合光能为核心的天合光伏产业园,已经发展成为集产业上下游、设备、配件和辅料于一体的区域性光伏产业集群。公司与园区内的多家企业开展了广泛的合作,通过联合研发、联合测试新材料等方式,进一步推动包括天合光能在内的多家企业提升集群式创新能力,提升各企业在海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随着全球化的持续发展,天合光能进一步利用自身的全球资源与平台,广泛吸引海外优秀管理及技术人才。天合光能的高管团队成员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60%为非中国国籍或者拥有国际化背景和经历。同时公司积极与包括新加坡太阳能研究所(SSRIS),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在内的多家世界领先的光伏研究机构进行合作,进一步将公司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打造成为世界级的创新平台,从而提升公司在国际平台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期内容选自《中国企业全球化最佳实践:制定创新模式》报告)

猜你喜欢

全球化世界产品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协助中小企业全球化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是实体经济的全球化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