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图书馆阅读行为与成就感相关性探讨

2015-07-23黄志勇湖南女子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图书馆 2015年2期
关键词:成就感图书馆大学生

黄志勇(湖南女子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0)

大学生图书馆阅读行为与成就感相关性探讨

黄志勇
(湖南女子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文章对548名大学生图书馆阅读行为和阅读成就感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发现大学生阅读行为在时间、次数、内容、地点等方面与成就感并无线性相关性。建议大学生转变功利性阅读取向,增强高校图书馆的吸引力,提倡大学生图书馆阅读活动,从而提高大学生图书馆阅读的成就感。

〔关键词〕图书馆 大学生 阅读行为 成就感

引言

图书馆阅读是高校师生的一种普遍行为,对其科研和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阅读作为一种心理活动,融合了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阅读行为是阅读活动的外在表现,是实现阅读活动的手段和方式,是阅读活动不可或缺的部分。存在主义心理学家弗兰克提出,人的需要涵括生理性、社交性、精神性三个层次。精神性是人的最高属性,抵达精神性层次的重要途径即阅读。阅读富有启迪性的书籍可以促使人们心灵成长,满足其精神上的需求,使其充满成就感。

国内已有关于大学生图书馆阅读行为一些研究,如2011年李铁梅《阅读环境下高校学生阅读行为调查及图书馆对策》,2011年李萧萧《高等师范类院校图书馆读者阅读行为的调查分析》,龚花萍《大学生阅读现状调研与分析》,2013年李勇《网络时代大学生阅读行为分析》等,以上研究选择的样本空间重点不同,其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笔者基于大学生图书馆阅读方面的行为现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同时对大学生阅读行为与成就感是否存在相关性进行研究。目前,国内学者对这方面的关注较少,笔者首先假设阅读与成就感有关,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两者的差异,其目的是探索大学生图书馆阅读行为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4年3-4月期间,选择中南大学、湖南大学、长沙学院三所高校为样本,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48份,占89.2%。其中男性102人(18.6%),女性446人(81.4%);来自农村的有268人(48.9%),来自城镇的有148人(27.0%),来自城市的有132人(24.1%);大一学生202人(36.9%),大二学生109人(19.9%),大三学生237人(43.2%);文科生253人(46.2%),理科生259人(53.8%)。

1.2 研究工具

采用两个问卷调查,第一个是自编问卷“大学生图书馆阅读行为现状调查表”,其中包括去图书馆借阅的次数、时间、借阅数量、借阅目的、图书内容、阅读载体、阅读场所以及对图书馆的满意度。第二个问卷是“总体成就感量表”,此表是笔者借鉴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定的“总体幸福感量表”[1]得到,并用于测量主观成就感。文章采用前18个项目作为成就感测试指标,用于评价受试者对阅读成就的陈述, 得分越高, 成就度越高。笔者对回收的所有问卷进行非统计学层面的严格筛选,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描述、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图书馆阅读行为的统计和分析

大学生图书馆阅读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大学生图书馆阅读行为的调查结果统计

题 目 选项人数(百分比)您阅读最多的是何阅读载体专业学习类 综合素养类 休闲娱乐类161(29.4%) 250(45.6%)  13725.0%)您阅读最多的是什么内容纸质图书 电子图书 因特网上其它信息326(59.5%) 129(23.5%) 93(17.0%)您最主要的阅读场所是哪里图书馆 教室 寝室100(18.2%) 120(21.9%) 328(59.9%)您觉得图书馆最吸引您的是什么丰富的文献资料 浓厚的学习氛围 温馨的学习环境190(34.7%) 195(35.6%) 163(29.7%)总体而言,您对图书馆满意程度如何满意 一般 不满意312(56.9%) 227(41.4%) 9(1.7%)

由表1得知目前在校大学生图书馆阅读行为的基本情况:每周内去图书馆的人数占31%,一周以上去一次的人数占69%,说明很多学生不经常去图书馆阅读。表1的结果与龚花萍老师的研究结果相似,龚老师通过调研得出有39.8%的学生很少去图书馆,而每天都去图书馆的学生仅占7.8%,五成以上的学生都只是一个月偶尔去几次。[2]但是表1结果和李萧萧老师的研究结果却不同,李老师得到的结果是,三天内去图书馆一次的人数就占了84.8%。究其原因,可能跟样本空间的不同有很大关系。[3]

表1中,有56.9%的人对图书馆持满意态度,因此可以推断有半数人经常去图书馆,但结果并非如此。表1中另外一个问题“您阅读的最主要的场所是”哪里的数据或许可以解释这一原因,寝室选项就有328人,占59.9%。这与龚花萍老师的研究有相同之处,龚老师得到的结果是53.6%的人在寝室阅读。为什么很多大学生喜欢在寝室阅读,针对此问题笔者访谈了部分大学生,大多数回答是在寝室阅读更加方便、自由。当问到在哪个场所阅读和学习效率更高时,多数人认为图书馆学习效率高。但是去图书馆路程远,费时间,较为麻烦,在衡量得失的情况下大学生多数选择在寝室阅读。

在图书馆每次阅读时间0.5-1小时占24.3%,1-2小时占36.3%,2小时以上占39.4%,这与李萧萧老师的研究结果也有差别。李老师的结果是每次阅读时间占1-2小时的占22. 8%,2小时以上的占66. 1%,这不但可能和样本空间不同有关,也可能是由于时间的变更导致学生的行为有所改变。

从表1中反映出绝大多数学生每月阅读1-2本,占82.1%,李萧萧老师得到的结果是占53.9%,比较起来,目前阅读量减少的人数在增加。从阅读的目的和内容来看,选择综合素养类读物占比例最高为45%,专业类读物占29%,休闲娱乐类占26%,这样的结果符合年轻人的需求。大学是成长发展的阶段,选择综合素养类的书籍,对于提高自身素质,开阔视野,丰富常识,自我激励,生涯规划有一定的作用。另外,用于阅读专业书籍的比例只占29%,可能与学生所在院校的专业教学较为古板,要求学生作业的模式单一化、知识拓展不够,课外其它专业书对其考核作用不大有关。而李萧萧老师的研究认为,40%左右的被访者的阅读目的是为了学习专业课程。纸质图书326人(59.5%),电子图书129人(23.5%),因特网上其它信息93人(17.0%),这样的结果说明,纸质阅读仍然是大学生的首选,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可以共存,这与龚花萍老师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三年以来,变化不大,说明纸质阅读有它的优势,它在大学生阅读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在图书馆最具有吸引力的方面,浓厚的学习氛围排在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前面,可“浓厚的学习氛围”为什么不能吸引学生常去呢?难道“浓厚的学习氛围”不是学生感兴趣的事?多数学生对图书馆还是满意的,占56.9%,只有1.7%的不满意,可常去图书馆的人并不多,这值得我们深思。

2.2 大学生总体成就感统计和分析

大学生总体成就感数据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生总体成就感数据分析图

共计大学生548人,极小值是43,极大值是107,均值为76.85,标准差为11.23,结果与全国常模相当,全国常模均值为73,均值越高,主观成就感越强烈。

2.3 大学生图书馆阅读行为与成就感相关比较

通过对大学生图书馆阅读行为与其成就感的相关比较,在以下两方面有显著差异。

2.3.1 “您每月的平均阅读量是多少”:A.1-2本;B.3-4本;C.4本以上

表2 不同阅读量的学生总体成就感方差分析

根据表2数据表明,不同阅读数量组别的大学生在总体成就感上存在显著差异,经过多重比较发现阅读3-4本的学生在总体成就感上要显著高于阅读4本以上的学生。不同阅读数量的学生的总体成就感均分折线图,如图2所示:

图2 不同阅读量的学生总体成就感均分折线图

图2显示,月平均阅读量3-4本的学生成就感最强,反映了阅读数量和成就感是有关系的。阅读量小不能满足学生精神上的需要,其成就感受影响;阅读数量大,有可能是功利性阅读,学生则压力大,成就感降低。阅读量适中,能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成就感则强。

2.3.2 “总体而言,您对图书馆的满意程度如何”:A.满意;B.一般;C.不满意

表3 对图书馆满意程度不同的学生的总体成就感方差分析

表3表明,对图书馆满意程度不同的学生,在总体成就感上存在显著差异,多重比较发现对图书馆满意的学生在总体成就感上要高于一般以及不满意的学生。对图书馆满意程度不同的学生总体成就感均分折线图如图3所示:

图3显示,对图书馆的态度与成就感有关:对图书馆持满意态度的学生成就感最强,和一般和不满意态度的学生有显著差异。这个选项看似简单,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学生的心态,对图书馆持满意态度者,内心应该是豁达、宽容的,对图书馆有感情,继而热爱图书、喜欢阅读;对图书馆持一般态度者,可能对图书馆没有太多的兴趣和感情,也很少去图书馆,自然也很难感受到图书馆的优势;对图书馆持否定态度者,由于对图书馆持有太高的期望,同时又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则对图书馆不满意,这类学生可能是完美主义者,对事物要求较为苛刻。另外,对图书馆的不满意也许是不喜欢读书的借口,可能不热爱阅读、对图书馆没有感情。综上推断对图书馆有感情、心胸豁达,有积极情绪的学生成就感最强。

图3 对图书馆满意程度不同的学生总体成就感均分折线图

3 讨论

根据表1数据显示,目前大学生的图书馆阅读行为状况较为消极、被动。很多学生阅读时间短、阅读量少、去图书馆少、喜欢在寝室阅读等,从其结果上折射出了某种倾向,很多学生不喜欢阅读,不愿意把时间花在阅读上,更不愿意费时费力的到图书馆阅读。影响这些阅读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一些学生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不会利用图书馆资源;二是杂事太多,很难静下心来读书或是急功近利;三是周边缺少读书氛围,易随波逐流;四是课外活动多。据了解很多学生参加了各种社团活动,院、班级也常举行各种活动或竞赛,如宿舍评先、双选会、演讲赛、球类赛等,占用了不少课外时间;五是外部缺少激励因素,特别是图书馆宣传不够,如没有或很少举办读书活动等;六是调查样本所处的是沿海经济特区,城市商业、旅游气息浓厚,学习氛围、学风则不如内地的高校。由于阅读行为的不足,阅读不良习惯易形成,进而对从阅读中获得的良好体验渐渐麻木。

调查前我们假设学生在图书馆阅读的诸多行为与其成就感相关,例如,常去图书馆的学生比不常去的有成就感;呆在图书馆时间长的学生比时间短的有成就感;阅读量多的学生比阅读量少的有成就感。然而,统计结果是多数无差异,恰恰能反映出当前大学生阅读行为的一些问题。第一,阅读量多不一定能带给学生快乐或成就感。有时因为学生的阅读具有明显的功利性,他们将阅读作为一种手段,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要么是掌握本专业的操作性知识,为今后的工作做准备;要么是为了考试、考证而复习、练习;要么是为了满足短暂感官上的刺激与需求而阅读。调查结果在阅读量上与总体成就感有显著的差异(见表2),阅读量每月3-4本的学生成就感最强,大于4本时,总体成就感降低,且有显著差异,我们推断这些学生阅读的书籍可能与考试、考证等目的有关,是一种功利性阅读,这样很难使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到快乐和满足,所以,他们的成就感低。第二,阅读时间长短与成就感无必然联系(见表1),而是和学生阅读的书籍内容和阅读心态有一定的相关性,他们阅读的书籍更多的是工具书,而不是为了审美、鉴赏和品味阅读。阅读往往是被动的、被迫的,把书籍视作一种负担。这样的阅读体会不到阅读的快乐。由此很多学生的阅读行为是被动的、消极的。

随着大众传媒的普及,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求新求异心态的泛化,使得大学生的阅读视野不断扩大,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读书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底蕴有越来越浅薄的趋势。[4]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日趋严重,这与文化底蕴越来越浅薄使其成就感缺失是有关的。不带功利性的阅读是精神快乐和满足的主要途径,大学生丢失了追求快乐的途径,自然心里空虚,问题增多,就如杨降先生所说,“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太少而想的太多”,“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晨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另外,当前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也在影响着每一位学生,致使一些学生的阅读越来越浅薄,阅读目的性强,快乐体验少,成就感差,从而限制了大学生的图书馆阅读行为。

另外,调查结果也反映出图书馆自身的问题,为什么学生前往图书馆阅读的次数少,时间短?很多人更愿意呆在寝室阅读(见表1)?除了学生自身因素外,图书馆自身的吸引力是否不够?怎样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的读者,怎样提供更好的条件为读者服务,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4 结论

一定限度的功利性阅读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必要的,但是功利性阅读绝对不应该成为大学生阅读的主流。必须转变功利性阅读取向,提高大学生图书馆阅读的成就感。使人快乐的阅读是不带有功利性的阅读,是种自由阅读。[5]只有自由的阅读,才能获得精神和灵魂的愉悦,这种阅读是通向精神快乐的唯一通道。如何学会自由阅读,需要大学生善于选取好的读本并不断领悟其中知识的精髓所在,同时教师的引导也至关重要,教师应精心选择一些经典的适合大学生阅读的书籍,也可以让学生们互相之间推荐一些好的书籍,尽量创设一个阅读经典的氛围,让大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产生积极的体验,并组织他们互相交流,分享阅读心得以及体验精神的快乐,帮助他们从功利性阅读向非功利性阅读过渡,从而提高其阅读的成就感。

(来稿时间:2014年9月)

参考文献:

1.汪向东,王希林, 马弘.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

2.龚花萍, 龚怡, 周程成. 大学生阅读现状调研与分析.江西图书馆学刊,2011(5):111-113

3.李萧萧, 汤诚. 高等师范类院校图书馆读者阅读行为的调查分析. 图书馆杂志,2011(2):66-71

4.卢少求.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读书思潮的回眸与展望.中国青年研究,2006(1):53-58

5.汤鑫. 浅谈大学生功利性阅读的价值取向. 高教研究,2011(11):224

〔分类号〕G252.2

〔作者简介〕黄志勇(1980-),男,硕士,馆员,研究方向:读者服务。

Probe into the Correlation of Library Reading and Sense of Achievement of Students

Huang Zhiyong
( Hunan Women’s University )

〔Abstract 〕Library College student Reading behavior Sense of achievement

〔Key words〕Carrying out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library Reading and sense of achievement of 548 students this paper finds the correlation of reading times, content, place and sense of achievement and suggests that students change utilitarian reading orientation, enhance the attraction of academic library and promote reading activities of student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ense of achievement of their library reading.

猜你喜欢

成就感图书馆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图书馆
大学生之歌
新课改中英语教学方法及学习方式的改变
让数学学习焕发活力和光彩
如何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感情
去图书馆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