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私立图书馆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2015-07-22李易宁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北京100871

图书馆 2015年7期
关键词:日本

李易宁(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北京 100871)

日本私立图书馆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李易宁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北京 100871)

〔摘 要〕日本私立图书馆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散发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发展到了缩减阶段。国内的研究普遍认为,日本私立图书馆这一发展过程是一个被公立图书馆“取代”的过程。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日本私立图书馆的现状,通过访问现存的半数私立图书馆的网站,对其办馆理念、服务对象和馆藏特色三方面进行调查。认为其明确的办馆理念促成其建立了独具特色的馆藏,并确定了其服务于明确的对象和有针对性的信息需求。这三点的相互作用保证了其社会职能的实现,从而使这些私立图书馆在缩减的大趋势下得以存续,并成为公立图书馆的有力补充。

〔关键词〕私立图书馆 图书馆史 日本

1 引言

在日本,私立图书馆与公立图书馆同属于公共图书馆,并且私立图书馆拥有比公立图书馆更悠久的历史。最早的私立图书馆可以追溯到平安时期(710-1192),并在日本的图书馆发展历程中长期占据绝对多数的地位。[1]在1899年至1917年的可查统计数据中,私立图书馆的数量一直高于公立图书馆。[2]

今天的日本私立图书馆是以补充和辅助的姿态立足于公共图书馆体系之中的,数量上的绝对少数也使私立图书馆处于公共图书馆的边缘地位。截至2013年日本图书馆协会的统计数据,目前仅剩20家私立图书馆(日本图书馆协会,2013) 。[3]

关于日本私立图书馆迅速缩减的原因,我国图书馆界普遍认为是因为日本《图书馆法》明确规定公立图书馆的免费开放,使私立图书馆失去了读者和存在的价值,并缺乏充足的发展经费所致。宋馨华(2008)指出,由于私立图书馆的运营需要大量的维持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的私立图书馆数量日益减少。[4]李国新(2000)对该问题的研究更为深入,他指出,日本的私立图书馆主要活跃于战前,在日本图书馆发展史上,私立图书馆在传播欧美图书馆观念,展现欧美图书馆形态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因为许多私立图书馆是一些从欧美返回日本的学者创办的;战后,日本的私立图书馆“大部分已不复存在,有的被地方公立图书馆兼并,有的转为地方政府经营”。鉴于日本私立图书馆的这种现状,再加上按照战后的《图书馆法》,国家及地方政府对私立图书馆“不资助”,私立图书馆事实上很难有所发展。[5]

从数量上看,现存的日本私立图书馆数量不多,近年来缩减的情势也趋于稳定。从历史的视角探究其发展历程,以及在缩减趋势下稳定存在的现状,对于我们了解其实际运营情况和缩减趋势停止的原因都有着重要意义。

2 日本私立图书馆的发展历程

日本私立图书馆的发展轨迹一直是隐藏在官立图书馆或公立图书馆的发展轨迹之中的,这一点在现代意义的公共图书馆出现之后尤为明显。“私立图书馆”的提法是在明治32年(1899年)《图书馆令》中首次出现的[6],其法律解释见诸昭和25年(1950年)的《图书馆法》[7]。而在此之前1000多年,实际意义的“私立图书馆”就已经在日本出现了。

2.1 阶段一 ——依托有识之士兴办的漫长散发阶段

平安时期(710-1192年),在奈良出现了“私人文库”。

宝龟年间(771-780年)石上宅嗣以自己的旧宅创立阿閦寺,于其一隅特设外典院,以置儒书,名曰“芸亭”,好学之士得入内阅览。[8]

这一事件在很多研究日本图书馆史的文献中都曾经出现。从私立图书馆的研究视角来看,“芸亭”是日本最早的对公众开放的私立图书馆,并且从诞生之日起便具有公共服务的性质,这也解释了日本的《图书馆法》中将私立图书馆与公立图书馆都划归“公共图书馆”范畴的历史渊源。

平安朝后期,官立文库之外,私人汉学兴盛,学生大增,恒武天皇时(781-805年)大学的费用不足。由于对汉学的崇尚,贵族绅士也奖励设立私学,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宏文院、劝学院和学馆院等。此外,藤原资业在山城日野的法界寺建立的文库、京都的莲华王院的宝库中也收藏了图书。寺院方面,延历寺、金刚寺、东大寺、兴福寺等各大寺院,也在官立文库之外收藏了很多宗教类的书籍。镰仓时期(1192-1333年)出现的“武家文库”,即武士的私人图书馆,其中最著名的是北条实时的金泽文库和室盯时期(1338-1573年)建立的足利学校藏书。南北朝时期,伊势神主荒木田经延的冈田文库和一条兼良的桃华文库,藏书分别毁于火灾和战乱。德川时代,虽然德川家康重视文教,建立红叶山文库,但该文库专藏幕府秘阁的图书,即便幕臣都很难阅读。这个时代开放的图书馆则是从板坂卜斋的浅草文库开始的。板坂卜斋早年照顾德川家康的儿子秀忠,后任纪州侯,晚年隐居浅草,收集和汉图书,供人阅览。该文库在板坂卜斋去世后也就销声匿迹了。庆安三年(1648年),伊势山的神官庆会延佳等设立宫崎文库藏佛教、和汉书籍,带有公开的性质。贞京三年,宇治会合所的大年寄等相谋建立内宫文库,后因不便移至林崎,更名为林崎文库,后又变更为神宫文库。该藏书于明治六年收入神宫。[9]

这一阶段,在官立文库之外的私人藏书多由社会有识之士筹办,大多带有开放的性质,但数量不多,规模也很有限。由于自然灾害和战乱,很多都未能保存下来。

2.2 阶段二——伴生于资本主义建立过程的快速发展阶段

日本私立图书馆的这种散发的状态一直绵延到明治维新。1880年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私立图书馆经历了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阶段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明治10年(1877年)文部大辅田中不二麻吕公开发表了关于图书馆设置的必要性的文件,明治11年(1878年)诞生了7家重要的图书馆,其中包括私立住吉神社书籍纵览所这一私立图书馆。至明治32年(1899年)发布《图书馆令》之时,对日本全国的图书馆进行统计,官立图书馆共(主要指官家所建)13家,私立图书馆共25家。[10]

明治34年(1901年)书籍商人博文馆主大桥佐平捐建私立大桥图书馆,明治35年(1902年)德川赖伦开设私立南葵文库,这两家都是日本著名的图书馆。[11]

明治43年(1910年),文部大臣以训令的形式发布《关于设立图书馆的注意事项》一文,作为设立图书馆的标准。该文内容详细具体,之后设立的图书馆多效仿该文。据统计,该阶段日本共有公立图书馆129家有余,私立图书馆245家有余。此时还有一家私人图书馆,是由岩崎草浦筹建的,该馆不开放,但其中收藏的是我国皕宋楼的藏书,于国人而言,该馆具有特殊的意义。[12]

大正6年(1917年),日本全国统计,有公立图书馆644所,私立图书馆610所。至此,在这一阶段的可查统计数据中,公立图书馆的数量第一次超过私立图书馆。其中比较著名的私立书馆包括提到过的南葵文库、大桥图书馆、成田图书馆和鹈饲图书馆。[13]

大正11年(1922年)统计,公立图书馆共934所,私立图书馆698所。大正12年(1923年)东京大地震,私立大桥图书馆和其他几所公立图书馆遭到破坏,所藏图书尽数被毁。[14]

截至1946年,全日本共有私立图书馆854家。[15]从明治30年(1897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日本私立图书馆高速发展的时期。这段时间许多私立图书馆是由欧美归国的学者开设的。[16]

2.3 阶段三—— 《图书馆法》颁布后的缩减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私立图书馆的数量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本的图书馆造成的破坏是必然的,但是对于那一段历史,只能查到公立图书馆的损失,对私立图书馆的损失却无人问津。1950年《图书馆法》明确规定了公立图书馆的免费开放原则,对私立图书馆则未做要求。但法律的宽松却未能给日本私立图书馆的生存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1954年,私立图书馆的数量仅剩57家。[17]

在日本私立图书馆的缩减趋势中,“文库活动”的出现发掘了私立图书馆的又一生存空间。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日本全国兴起了“文库运动”。这里的“文库”是指私立的儿童图书馆,是母亲们为主的居民主导的社区儿童文化活动。[18]1970年发行的《市民的图书馆》一书向人们展现了公共图书馆的新模式,并提出了以全民服务、面向儿童服务等内容作为重点目标。[19]日野市立图书馆成为顺应这一模式的先驱。[20]这也成为私立图书馆引导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有效例证。这是私立图书馆价值的另一种体现。此时的日本私立图书馆在公立图书馆大发展的洪流中,一时间很难寻找到扎根的土壤,很多私立图书馆或其服务项目被公立图书馆的“大部队”“收编”,而真正立足于“私立图书馆”阵营中的成员明显缩减。

从数据来看,日本私立图书馆的缩减过程与其漫长的兴起过程相比是极其迅速的——1954年为57家,1989年为30家[21],1998-1999年为25家(日本图书馆协会,逐年统计数据)。[22]2000年以后,日本私立图书馆呈现出绝对数量极少但趋于稳定的状态——2000-2001年为26家,2002年为25家,2003年为24家,2004-2005年为22家,2006-2013年为20家(日本图书馆协会,逐年统计数据)。[23]

此外,日本文部科学省的社会调查中呈现的结果与上述调查数据略有出入:根据《图书馆调查》,其统计数据中的 “一般社团法人•一般财团法人(包含特例民法法人)”与“日本红十字会”辖属的图书馆的总和,即日本《图书馆法》所规定的“私立图书馆”[24]的数量为:2002年28家、2005年24家、2008年25家、2011年25家。[25]

由于两项调查均未列出所指私立图书馆的详细名录,因此无法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但从中可以了解日本私立图书馆的缩减趋势与稳定的存续状态。

3 现存日本私立图书馆的基本情况调查

为了了解现存的日本私立图书馆的基本情况,针对上述调查中提到的现存的私立图书馆进行了简单的调查。调查主要针对私立图书馆的馆舍地址、主页URL,以及办馆宗旨、服务对象、馆藏特色等方面进行了信息汇总和简要总结。

3.1 调查对象选取

如上所述,在不同权威调查机构出具的调查结果中,关于目前日本现存的私立图书馆的数量暂时无法得到统一的答案。不论是文部科学省提出的25家,还是日本图书馆协会提出的20家,均未列出详细目录。因此,在进行调查对象的选择时,仅通过日本图书馆协会官方网站上提供的私立图书馆的列表[26]访问到了10家私立图书馆,并对其基本情况进行了尽可能详细的调查。虽然通过日本维基百科等其他途径还可以获得一些私立资料馆和私立图书馆的链接,但由于无法确定这些机构与上述两个权威机构调查结果之间的确定关系,因此并未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由此造成的局限性,自当在日后时机成熟时尽力弥补。

3.2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根据日本图书馆协会提供的私立图书馆列表,对以下10家日本私立图书馆的主页进行访问,其中阪急学院池田文库的链接无效,因此通过其他方式进行检索并修改,具体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10家日本私立图书馆基本信息

3.2 调查结果总结

从日本图书馆协会和文部科学省的近10年调查数据中都可以看出,日本现存的私立图书馆,虽然数量很少,但是状态相对稳定。这些私立图书馆能够保持稳定的开放状态必然有其原因,为了探究这一原因,着重对上述10家私立图书馆的建馆理念、馆藏特色和服务对象进行了调查,尝试从图书馆与读者的关系方面寻找答案。

(1) 蜂斗菜之茎儿童图书馆[27]

建馆理念:自主、并有所创新地尽全力为无法享受到国家政策福利的残疾孩子们送去快乐。

馆藏特色:以1.3万册绘本和儿童书籍为中心,包括约250册扩印本和约80种布书。

服务对象:长期生病、住院和残疾的孩子。

特色活动:每月举办数次活动,包括讲座、手工、参观等。

(2) 成田山佛教图书馆[28]

建馆理念:“完成成田山的宗教使命,推动地方文化的发展”,“为我国的精神文化的发展而努力”。

馆藏特色:藏书构成非常广泛,包括江户时代的版本,以及明治、大正时期的大量珍贵书籍。特别是收藏有很多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未收录的杂志等连续出版物。

服务对象:主要服务于成田市一地,只有该市居民才能出借。

(3) 三康文化研究所附属三康图书馆[29]

建馆理念(缘由):博文馆创立第6年(明治26年),创始人大桥佐平以考察出版行业为目的远赴欧美,但佐平所见到的是欧美诸国随处可见的图书馆,以及读者繁多、文化繁荣的景象。于是,大桥佐平心系公益事业,遂决定建立图书馆。

馆藏特色:①大桥图书馆旧藏。作为面向一般公众开放的图书馆,所藏书涉及各个领域,其中文学、历史、方志地理类居多。文学书籍中包括芭蕉亲笔跋文、中川浊子做画的《甲子吟行(旷野纪行)》,山崎宗鉴亲笔的《俳偕连歌(犬筑波集)》等;在历史、方志书籍方面,包括据说由狩野晏川、狩野胜一按照江户城内的屏风临摹的田安家旧藏《江户城屏风图(柳营四季之画卷)》,以及江户时代的《国家地图》等堪称贵重文献的珍藏。此外还收藏有许多其他机构未收录的儿童读物、大众文艺杂志等资料。②研究所成立后收入的图书。以宗教、佛教方面的书籍为中心,除了购买的研究用书之外,还包括受赠的专门文库:竹田家文库(约8800余册,主要是历史、军事方面的书籍)、内田文库(约4000册,主要是法律方面的书籍)、椎尾文库(约9500册,主要是佛教书籍)、增谷文库(约2200册,主要是宗教和佛教数据)。其中,该研究所第一代所长椎尾并匡博士的佛教旧藏代表了馆藏中的高水准,对佛教研究者具有重要意义。

服务对象:16岁以上。

(4) 圣三木图书馆[30]

建馆理念:该馆作为天主教修道会——耶稣会的宣传活动的组成部分,以天主教为中心,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保存、管理和运营工作。其中设立“耶稣会圣三木图书馆友之会”,践行耶稣会圣三木图书馆的理念,并协助日本国内的天主教传教活动。

馆藏特色:收藏以天主教为中心的基督教各教派的文学资料大约3万册。

服务对象:耶稣会 圣三木图书馆友之会的会员,以及天主教神职人员、修道士、修女(免会费)。

(5) 东京儿童图书馆[31]

建馆理念:让更多的孩子在书的世界中发现有趣的事情、体验意想不到的经历、与良师益友相遇、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幸福的成长。凡是对此有所帮助的事情,都是我们的责任。

馆藏特色:①儿童室。以幼儿到初中生为对象,收藏绘本、故事书、诗歌、神话故事、非小说类作品等,藏书约7700册。②资料室。国内外儿童书籍、关于儿童文学的研究书籍等,约18000册。另外还收集了卡内基奖、诺贝尔奖等的获奖作品(原书),以及日本和世界范围的传统故事集。③桂文库。1958年由石井桃子创办的小型图书室。2014年4月起,石井的书斋与儿童文学家渡边茂男的藏书、民间读书活动资料组合而成的“地图房间”开放阅览,成为同时面向成年人的公共设施。

服务对象:儿童以及赞助会员。

特色活动:阅读推广、调查研究活动、讲座和座谈、人才培养和任用、出版。

(6) 日本不动产研究所图书室[32]

建馆理念:促进不动产领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进步与发展,以其普及、改善与合理化为目的,开设开放的图书室,收集不动产领域的相关文献和资料。

馆藏特色:日文书籍1.7万册、西文书籍2000册,及其他。

服务对象:全部。

(7) 图书馆82[33]

建馆理念:作为长野县的艺术、文化信息中心,公益财团法人八十二文化财团为大家提供集会、学习的场所。

馆藏特色:收藏以长野县的乡土资料、社会历史、金融方面的资料为中心的约3万册书籍,以及报纸、杂志等各类资料。

服务对象:全部。

(8) 阪急学园池田文库[34]

建馆理念:池田文库是由阪急·东宝集团的创始人小林一三(雅号逸翁)于昭和24年(1949年)开设的,目的在于在其所居住的池田地区开创出战后理想的地方文化事业。池田文库开创之时,北摄(指大阪府北部为中心,横跨兵库县、京都府的山区)周边尚无一所图书馆,因此成为当时该地居民热切期待的文化设施。

馆藏特色:①阪急电铁资料、民俗艺术资料、宝塚歌舞资料、歌舞伎资料。②专门文库包括逸翁文库、小林家文库、松冈家文库、布屋文库、白井文库、川崎文库。

服务对象:不限制读者对象,但不可外借,只能在该馆阅览室阅读。

(9) 金光图书馆[35]

建馆理念:金光图书馆是在战争中的1943年9月8日建立的,首任馆长金光鉴太郎认为:“这场战争不论胜利还是失败,日本国会变成荒野。到那个时候,我们最需要的就是文化的殿堂……图书馆”。时至今日,金光图书馆依然秉承首任馆长的遗志,以成为“对世间有用”的图书馆为目标。金光图书馆供所有人、在所有地方使用,希望对世间所有人都能够发挥作用。

馆藏特色:藏书约23万册,其中盲文书约1.6万册。该馆内设有名为“蓝鸟盲文翻译组”的盲文翻译志愿者组织的事务所,并且该组织制作的盲文书籍全部收录于金光图书馆,目前为止已经收藏了约1.5万册,这些书面向全国借阅。

服务对象:对所有人开放,尤其是盲人。

(10) 高知儿童图书馆[36]

建馆理念:为关注儿童图书的人们创造出适宜的阅读环境。

馆藏特色:从婴儿的绘本到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读物,以及关于儿童文学的研究书籍等。

服务对象:从婴儿到高中生。

4 从现状探究日本私立图书馆存续的原因

王君学[37]曾经总结日本私立图书馆的特色:服务于公众的办馆理念、多数是具有特色收藏的专门图书馆、根据图书馆法实行有偿或部分有偿服务、积极举办读书会、 研究会、 鉴赏会、 展示会等特色活动、在著作权法允许的范围内提供文献复制服务、尽可能为读者提供人性化服务、对读者有入馆资格或贷出资格的限制。其概括并未完全体现出私立图书馆的特点。在调查中可以看出:首先,调查涉及的10家私立图书馆都具有明确的办馆理念,这一点王君学也有提及。有的私立图书馆甚至承袭初创人的理念几十年之久,比如金光图书馆,背负着日本复兴的历史责任感而生存至今天,矢志不渝。东京儿童图书馆将孩子的幸福成长作为自己的责任,愿意为此穷尽全部的力量。池田文库更是考虑到周边的广袤地带缺少图书馆一类的设施而惠及一地常年努力。其次,这些私立图书馆还具有明确的服务对象,针对一类人或一类信息需求,这与他们的理念是相关的。有的服务于儿童,像蜂斗菜之茎儿童图书馆特别针对于长期住院、疾病和残疾儿童提供服务;金光图书馆向所有人提供开放尤其针对盲人,并建立了丰富的盲文书籍馆藏;图书馆82集中力量收集长野县一地之资源并为一地、居民提供服务等等。最后,独具特色的馆藏也是这10家私立图书馆共同的突出特点:成田山佛教图书馆收藏的宗教书籍、三康图书馆的大桥图书馆旧藏、圣三木图书馆的基督教书籍、东京儿童图书馆和高知儿童图书馆的儿童书籍以及研究儿童图书的书籍、日本不动产研究所图书室的行业资料、收藏长野县一地资料的图书馆82和池田文库、还有以盲文书籍为特色的金光图书馆。这些图书馆都具有独特的、不可取代的馆藏资源,这是他们提供专门服务的基础,也是实现其服务理念的保证。

图书馆离不开读者,图书馆价值的实现与图书馆社会职能的达成都是以图书馆馆藏满足读者的特定需求为条件的。在日本图书馆学家加藤一英的著作《图书馆学导论》中,对一些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经典著作进行了译介,在对巴特勒的研究中提到:巴特勒将图书馆学置于社会科学的领域之中来确定图书馆的位置,把它作为向现存的人类意识中灌输人类记忆的社会机构,可以说,这表现了对图书馆职能本质的深刻洞察。[38]图书馆正是在被读者选择后,才能够产生“灌输”的作用,从而实现其社会职能。在日本私立图书馆的特点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其社会职能的实现模式:通过明确而具体的办馆理念,确定并建立特色馆藏,进而为明确的服务对象(特定人群或特定需求)服务。

为特定读者或读者的特定信息需求提供专门的信息服务,这一过程保证了信息服务的“特定性”,即保证其办馆理念的实现。这一特定性服务以及私立图书馆的存续恰恰证明了公立图书馆在此方面服务的不足,这是这些私立图书馆存在的原因,也是它们存在的意义。

5 结语

在日本私立图书馆大幅度缩减的今天,仍然有20余家私立图书馆以稳定的态势立足于庞大的日本公立图书馆的背景之下,坚持着自己的理念、实现着各自的社会价值。这些私立图书馆得以维持和发展,与其不可取代的社会职能有着必然的联系。比如以盲人图书为特色的金光图书馆,本身就进行盲人图书制作工作,这就为其建设独具特色的盲人图书的馆藏提供了先决条件。再如蜂斗菜之茎儿童图书馆,服务对象锁定在长期住院和残疾儿童,弥补了公立图书馆的整齐划一的服务方式的不足,并更好地实践了公共文化服务的理念。诸如此类,这些私立图书馆以自己的特色,将目光集中于各自关注的领域、服务于公立图书馆服务难以顾及的人群和信息需求,从而弥补了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短板。这些精简后依然顽强生存着的私立图书馆,成为了公立图书馆功能的有力延伸,并以自己的价值捍卫了私立图书馆的存在意义。

(来稿时间:2015年2月)

参考文献:

1, 6.王颖.日本的图书馆事业.中国图书馆学报,1996 (2):72-96

2, 8-14.马宗荣.日本图书馆事业的史的研究.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1932(6):177-191

3, 22, 23.日本図書館協会.公共図書館集計.[2014-11-19].http://www.jla.or.jp/library/statistics/tabid/94/Default.aspx

4.宋馨华,王君学.日本私立图书馆的服务特色及启示.图书馆论坛,2008(3):142-144

5, 15-17, 21.李国新.日本图书馆法律体系研究.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

7, 24.法庫.図書館法.[2013-09-31].http://www.houko.com/ 00/01/S25/118.HTM#s3

18, 20.吉田暁史.日本における図書館の歴史.[2013-10-15].yosida.mods.jp/gairon/toshokan9.ppt

19.日本図書館協会.第1分科会市民の図書館.[2013-10-15].http://www.jla.or.jp/rally/bunkakai/section1/tabid/244/ Default.aspx

25.文部科学省.社会教育調査図書館調査.[2014-11-19]. http://www.e-stat.go.jp/SG1/estat/List.do?bid= 000001047459&cycode=0

26.日本図書館協会. 図書館リンク集 私立図書館.[2014-11-19].http://www.jla.or.jp/link/link/tabid/166/Default.aspx

27.ふきのとう子ども図書館.[2014-11-24].http://fukin otou.org/

28.成田山仏教図書館.[2014-11-24].http://naritasanlib.jp/

29.三康文化研究所附属三康図書館.[2014-11-24].http:// www.f2.dion.ne.jp/~sanko/

30.聖三木図書館.[2014-11-24].http://www.jesuits.or.jp/~j_ seimikibun/

31.東京子ども図書館.[2014-11-24].http://www.tcl.or.jp/

32.日本不動産研究所図書室.[2014-11-24].http://www.reinet. or.jp/?page_id=346

33.ライブラリー82.[2014-11-24].http://www.82bunka. or.jp/library82/

34.公益財団法人阪急文化財団.[2014-11-24].http://www. hankyu-bunka.or.jp/

35.金光図書館.[2014-11-24].http://www.konkokyo.or.jp/konkolibrary/

36.高知こどもの図書館.[2014-11-24].http://wwwa.pikara. ne.jp/kodomonotoshokan/

37.王君学,宋馨华.富有特色的日本私立图书馆.情报资料工作,2008(2):108-110

38.(日)加藤一英.图书馆学导论:建立学科体系的探讨.东北工学院图书馆,译.长春:吉林省图书馆学会, 1989

〔分类号〕G250.931.3

〔作者简介〕李易宁(1982- ),女,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2013级博士生,北京语言大学图书馆馆员,发文10余篇,参编教材1部,主编论文集1部,研究方向:图书馆学理论和日本图书馆事业史。

History and Actuality of the Private Libraries in Japan

Li Yining
(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eking University )

〔Abstract〕The history of private libraries in Japan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long embryonic stage, the fast developing stage and the current shrinking stage.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the history of Japanese private library was just a process being replaced by the public library according to the studies in China. This paper did an investigation on half of the private libraries in Japan for their situation, including management ideologies, service objects and collection characteristics. It is the clear management ideology that brings about a unique collection and determines clear service objects and information demand. Those three points ensure the social role of the private libraries, which subsist in regression background and become the supplement of the public libraries.

〔Keywords〕Private library History of librarianship Japan

猜你喜欢

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日本强烈地震
日本古代艺术
探寻日本
日本的流浪汉与我
《黄金时代》日本版
日本:入住书舍,与书共眠
日本神社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第 位首相考验日本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