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飘来也飘去

2015-07-21OLLIEMARRIAGE

TopGear汽车测试报告 2015年5期
关键词:雷克萨斯涡轮车手

OLLIE+MARRIAGE

简简单单的直线测试,绝非判断这两台车谁胜谁负的正确方法。这一点我当然知道,但谁叫这样过招实在太好玩,所得结果还相当发人深省呢!所以TG就这样把雷克萨斯RC F和宝马M4并排起来,运指如飞召唤最适合的驾驶模式和牵引力设定,一待双方车手觉得开心满意便绝尘而去。

胜方是宝马,而且赢了一条街。M4从静止状态加速至160km/h,前后花了不过8.8s,雷克萨斯达到同一速度时却已落后了2s。后来大伙儿又用其他方法试招,结果发现宝马绕场一圈的时间较快,所产生的加速力和减速力也较大。对许多人来说,这样想必已够他们断定哪一方更优秀。

可是光有速度就等于刺激吗?M4车手承受的额外重力难道就比冲刺威力略逊一筹的RCF刺激千百倍吗?当然没有这回事,尽管坊间普遍有一种想法,觉得纽博格林圈速在促使汽车发展上举足轻重,因为这类测试易于量化,所传达的信息比较容易理解吸收,遂格外容易让人觉得这些数据至关重要。

我当然也知道生产商不谋而合声称转投涡轮增压阵营,乃基于废排方面的考虑。不过在堂而皇之的理由背后,我倒是相信有一大群懂得营销之道的工程师因为唾手可得的额外功率而摩拳擦掌。因为这样,你我现已无法从宝马买到新款自然吸气M型车,新款C 63的出现也代表着AMG一门全面进入增压时代。后者的性能数据跟宝马不遑多让,不过奔驰仍有待实地测试以确定数据无误。

雷克萨斯则另有一套。他们虽在环保方面从善如流,却设法力保自然吸气V8丹心,尽管速度的确相对较慢。有此发展,想必是日本距离欧洲太远而未能直接感受到那边的竞争压力。然则开发上不食人间烟火,销售方面又侧重美国消费者的雷克萨斯(后一点大家就无谓自欺欺人吧),能否在Dunsfold校场以精彩绝伦的下盘功夫追回速度上的失地呢?答日:否。

RC F虽然拥有又大又甜美的V8,Dunsfold却不是它的自然栖息地。这辆雷克萨斯重达一又四分之三吨,衔尾追赶宝马时未免流于松垮垮,通过FolloW Through时的转向不足得补上小半圈方向修正。它的TVD(TorqueVectorinq Differential)系统设有一个Expert模式,本该容许肆意飘移,一试之下却发现系统只能容忍我迫使车轮打滑。

RC F似乎老是被这片擂台弄得糊里糊涂,就算拖着刹车进入倒数第二弯,仍然无法打消转向不足倾向或改善下盘平衡。这辆车就是厚重庞大,出手轻重老大不像这种车应有的法度。Expert模式没辄,但是这项功能一经解除,车手倒是可以在慢速弯大开大合情挑车尾,诱使后轮画出一道大弧兴高采烈地原地打圈,轮拱同时大吐白烟。那个扭幅大得惊人的方向盘本来只可当作泊车恩物,这时却大大有助车手化解RC F的乌龙摆尾。好一手妙趣横生的功夫,可是撇开这一点的话,这辆雷克萨斯其实加速缓慢,减速表现和抓地力也不是那么好。这些可不是光凭数据得出的印象。这样子开了不久,懒洋洋的刹车更从最初的反应结实变成软绵绵,轮胎显得苦于应付那身沉重赘肉。

不过大家莫要太早为RC F握腕痛惜,因为我们将会谈到它的杰出之处。只是在此之前,有必要先谈谈宝马。它在Dunsfold擂台的直线路段打得雷克萨斯全无还手之力,在其他路段速度也比较高,出招更果断,步法更淡定。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反应更为敏锐,车头只管唯命是从瞄准车手指定的方向,出招时机不早也不迟。车手若非头脑发热乐极忘形,后轮自然会规行矩步踏踏实实用劲推。

倘若阁下真的头脑发热乐极忘形,即便操纵手法只是轻微过火,M4也会出现TG所谓的“牵引问题”,简单地说就是苦于劲无着处。车手要是应变力不足,油门操之过急的结果将会是车头不再指着出弯口,而是指着来时路。事实上说它敏锐也许有嫌用词不当,因为火爆、性急同样可以用来形容赛道上的M4。在Sport Plus模式之下,油门反应简直凶猛暴烈,其间全赖精明乖巧的发动机管理系统维系涡轮增压器的工作转速,以免车手因为增压力骤降而手足无措。这辆宝马吐劲非常霸道,得多花功夫驾驭才能维持行云流水的跑姿,车手也因此较容易犯错。

这一切予人的感觉就像宝马生怕外界因为M4引进了涡轮增压器而觉得它流于软弱,遂把心一横给它一根螯人毒羯尾以正视听。当然,这一安排也意味着M4在擂台上可以逗人开怀大笑,不时剑走偏锋,车头鲜少与推进方向重叠。受不了或受够了的车手当然也可以还原所有设定,M4自然会变得听话。

虽说性能数据往往重量多于重质,在这场比试中却似乎足以判断输赢。但以下才是核心问题:在赛道风驰电掣,比诸日常驾驶对你到底有多大意义呢?阁下一年之中纵有两天参与赛道日,余下那363天其实离不开一般道路。这样一想,情况可就大大不同了。面对日常路况,宝马仍然会出现上述的“牵引问题”,但趣味性将会大减,在路口拐弯时橙色警告灯总是闪个不停,发动机唱腔相当牵强,双离合变速器会不必要地跳挡,车厢除了添置一些碳纤维装饰,实际上跟标准型3系毫无分别,两旁后视镜则令人不禁一问镜框上端的支柱接点为何不能移到车门上。

M4感觉上有点太着痕迹,枝叶太多,太也执着于台型造手,结果令人觉得它十分努力地扮演M4,而不是自然而然地显露M4本色。

请勿误会我的惠思。M4其实还是很优秀的,只是有点阴阳失调,缺了旧型3系那为人津津乐道的正直本色和纯粹意图。问题症结就在于那台发动机。拜涡轮增压所赐,M4已无法奏出直六发动机一鼓作气冲上8000r/min所发出的刺耳清音。

声若雷霆的发动机正是雷克萨斯其中一个强项。这台V8有心有力有热诚,反应得体,令启动发动机变成早上出门的一大乐趣,转速催至限速器定下的7000r/min界线前一直甜滑如丝,仿佛八九千以至10000r/min也难不倒它,表现好不称心满意。其他环节也毫不逊色,车厢比M4更有轿跑气氛,平台式仪表板尤其耐人寻味(尽管资讯娱乐功能无可救药)。它的牵引力和稳定性已练得相当火候,乘坐感觉舒适细腻,猛而不烈。我乐于开它上街,取其稳重魁梧,老实可爱,而且身手出乎意料机灵敏捷,比宝马犹有过之。考虑到363天日常功与两天打擂台的比例,RC F不是胜算更高吗?

可惜雷克萨斯就是差了那么一点点未能胜出。RCF的体重要是减个300kg,我相信战果必定大为不同。宝马虽然夺魁,M4的阴阳失调怪病却未免令胜利光芒大为失色,本该十分全面的功夫练得偏于一面,原因说不定就是太过执于性能数据。

猜你喜欢

雷克萨斯涡轮车手
中国车手受伤
对涡轮增压器进行高效加工的应用
全新雷克萨斯ES
赛车手
涡轮的乌托邦时代到来了吗?
AUDISQ7映射未来的电心术
涡轮的乌托邦时代到来了吗?
能否力挽狂澜?
雷克萨斯在中国为何卖不好?
分站冠军数决定F1最佳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