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2015-07-20徐冬梅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1期
关键词:护理工作高血压

徐冬梅

【摘要】目的 探讨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我院近期收治的101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给予程序化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66.0%、82.4%,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则为70.0%、86.3%,两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程序化健康教育有效应用于高血压护理工作中,不仅能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而且还提高了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程序化健康教育;高血压;护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高血压指的是人体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或(和)舒张压增高,动脉压升高是其主要特征,一般情况下,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管、肾脏以及脑等器质性或器官功能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临床上有继发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之分,具有较高致残率与病死率,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负担[1]。而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促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缓解患者的病痛,改善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为有效探讨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对2014年04月~2014年0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1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常规健康教育与程序化健康教育,并比较其护理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04月~2014年0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1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均符合相关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并伴有恶心、心悸、头痛(晕)、失眠、耳鸣以及肢体麻木等症状。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50例,其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55.3±2.9)岁,合并脑血管病21例,糖尿病1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19例;实验组51例,其中男31例,女20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55±2.5)岁,合并脑血管病18例,糖尿病1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1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则给予程序化健康教育,(1)群体教育。护理人员应选取恰当的时间,例如,早餐前或晚饭后,开展健康教育座谈会或相关知识的宣传活动等,并积极动员患者参与,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以高血压病因、危害、疗效以及预后等为主,此外,还应详细讲解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运动与饮食。(2)个体教育。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状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一对一的反复宣传与护理等,包括患者疾病治疗进展、治疗状况、服药时间与方式以及饮食与心理护理等,以此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预后工作。(3)书面教育。相关医护人员主动向患者发放本院自行编制的高血压健康知识宣传册,并指派专人定期更新、维护医院内所张贴的与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相关的宣传资料,使患者能够及时获取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治疗进展及成功的治疗案例等[2]。

1.3 疗效评定标准

于患者出院前对其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评估测试,满分为100分,患者测试总分数≥80分为优,测试总分数介于61~79分之间为良,测试总分数≤60分为差,优良率=(优+良)/101×100%,在本研究中,优良率即为知晓率。此外,让其对护理工作进行总评分,≥85分为很满意,介于65~84分之间为满意,≤65分为不满意,满意率=(很满意+满意)/101×100%。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研究结果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以(%)及“x±s”分别表示两组间的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并分别以x2及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对高血管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比较

经有效的健康教育后,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均对相关的高血压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两组的知晓率分别为66.0%、82.4%,实验组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知晓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比较

经有效的健康教育后,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分别为70.0%、86.3%,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2所示。

3 讨 论

健康教育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以此引起人们的重视,使其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并逐渐了解与掌握一定的医疗卫生知识,从而促使其改变自身存在的不良生活习惯,随着我国医学管理模式的不断完善以及人们对护理工作的高要求,目前,健康教育已成为医院的基本工作职能之一,而程序化健康教育则是由健康教育衍生出来的一项具有一定针对性、计划性以及时间性的工作流程,其通过规定具体的教育项目、内容与时间,可避免健康教育流于形式现象的发生,并防止因医护人员综合素质能力不高而影响健康教育质量等[3]。

在本研究中,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66.0%、82.4%,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则分别为70.0%、86.3%,不论是知晓率还是护理满意率,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患者进行程序化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的知晓率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加以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 姜乔惠.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08(07):271-272

[2] 张美云.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08):3035-3036

[3] 李媛媛.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工作中的尝试[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3):396-397

猜你喜欢

护理工作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这些高血压的治疗误区你知道吗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护理美学对护理工作者的作用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护理工作在口腔正畸中发挥的实用价值
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