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教育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

2015-07-20徐爱英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4年18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新课程

徐爱英

【内容摘要】有效教育新课程改革是课堂教学的改变,而不是学生为主导教法的改革。本文从学生学习动手能力的培养、有效课堂的应用、物理探究精神的培养等三方面来学习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

【关键词】有效教育 新课程 初中物理教学

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学的目标不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应重视让学生主导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方法,动手操作的体验过程,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念。新课程要学习课堂的有效教学、教师与学生谁是主体这些教育的本质,把教学目标重点放在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从而对物理教学起到更好的作用。

一、动手能力的培养

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学习态度及对物理知识的浓厚兴趣等。

1.道德情操

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学生知识的增长、动手能力的提高。要学习物理知识,也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思想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核心是人格的教育,是对人的塑造。”表现出公民所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的一代新人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德育素材,正确加以引导,把培养学生的道德放在合理的位置。

2.学习态度

新课标提出学生要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有动手探究简单的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科学原理的兴趣和勇气,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尊重自然规律,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少国家和地区的理科教学都把发展学生与学科有关的科学态度和能力或以科学态度的养成作用于个体人格的形成,作为教育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把培养学生能够保持对大自然的热爱、能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知识世界的好奇心作为一种目标去实现。

3.物理知识兴趣的培养

兴趣的培养对物理的学习至关重要,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充分发挥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反之学生若缺乏兴趣,则其它教学目标也很难实现。因此,教师不能孤立地看待兴趣的培养,而应从观念上和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把它作为教学目标的一部分来实现。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大胆创新,设计学生熟悉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更贴近生活,感受到物理就在自己身边,生活处处有物理,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潜质。

二、有效课堂的应用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学的实验基础、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是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它在学生智能结构的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资源,让实验渗透到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这不仅是实现物理教学目标的需要,还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培养、都需要在有效课堂中体现出来。

有效课堂要发挥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甚至实验记录的表格都是预先设定好的,学生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去做,这极不利于其能力的发展及自主学习的开展。按照实验的探究环节实验目的、原理完全可以让学生到教材中找,实验中步骤完全可以让学生按实验目的去摸索,实验表格完全可以让学生根据物理量的需要去设计,实验结果让学生去归纳总结、验证。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一定要改变在传统教学中只重视结果而不重过程的习惯,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有效课堂中表现出来。

三、物理探究精神的培养

物理探究精神的养成是学生会学的基础,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在探究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新课标中提倡探究式教学,即学生或通过自己的活动,或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各种方式的主动学习,从不知到已知的过程,均可谓探究过程。探究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不能一碰到问题不去想办法解决,而等着老师给出答案;教师也不能只简单的告诉学生答案,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解放思想,不要因为学生的探究过程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或者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偏离自己的思路设计程序,而牵着学生的鼻子搞“探究”,因为它不但不能使学生真正地学到科学的学习方法,反而会使学生曲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同时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探究和发现的真实情境,这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他们像科学家一样进行工作的必须条件。为了使探究式活动顺利展开,教师不必负责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是文学的,如某种电器产品的说明书或某种猜想,也可以是实物的,它们是引起和形成学生探究发现经历的工具,是学生实践活动的对象,学生需要在改造材料的过程中完成发现并改造自己原有的认识。所以提供给学生的材料应该与所要发现的知识具有相同结构。

综上所述,搞好物理教学的基础,这是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有效课堂的应用、物理探究精神的培养视学习过程与方法及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教师带来了新的任务,新的课题,它不仅仅是换了教材,还要求教师更新观念。重新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去改变,去实验。而有效教学就成为了新课标的显著特色。

有效课堂教学只一种是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除了以上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外,还要遵循特定的教学原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另外还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不断探究和寻找提高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和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教师必须拥有良好的主导情绪状态,每节课同学的心情都不一样,老师要根据同学们的状态不同,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总之,我们要把有效教育充分的发挥出来,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参考文献】

[1]《有效教育》.

[2]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3]《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

(作者单位:江西省余干县五雷初中)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教学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论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试论体验性学习实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新课程下的课外阅读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设及应用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