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现状与策略

2015-07-16王春红

科技资讯 2015年6期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策略

王春红

摘 要:在新课标改革的要求下,无论是教育模式还是教育方法都要与以往大不相同,与传统的教育模式区分开来,如何能使小学的语文教育的改革发展适应现如今的教育方法以及如何使小学的语文教育得到创新,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该文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现状入手,重点阐明了小学语文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创新突破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 背景下 小学语文 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c)-0183-01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与以往大相径庭,社会注重的是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不再是单一发展方向的人才。而学校的宗旨是为社会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因此新课程标准在现代社会人才新需求的促进下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它要求我國的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单单要教会学生最基本的理论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为人处世以及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创新型的人才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教育事业教学过程的创新突破,而教育的关键是教师,要想创新突破就需要一支拥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较强的专业的师资队伍。教育事业要从娃娃开始抓起,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突破非常重要,需要广大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创新突破,通过创新教学不断培养小学的创新思维并且不断开阔学生们的视野。

1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改革的现状

1.1 改革语文学科本位现象从封闭走向融合的尺度把握

语文学科是上学期间最重要的学科。学生学习语文不仅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还可以积累大量优美的词汇,通过积累学生可以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任何思想感情。语文的学习也是为了其他学科做好铺垫,语文的学习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为学生们打好良好的基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们日益增长的知识以及日渐增长的好奇心,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授课时不能把内容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而是把语文的学习与其他一切学科进行完美地融合,但是老师也应该把握好度,否则就把语文课上成了其他学科的课,对于小学生而言一定是听不懂教师在说什么了。

1.2 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不明显

许多教师在追求创新的同时却忽略了创新本身,完全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语文课经常会有公开课,有些教师为了追求创新力求自己的课是多么的与众不同,用各种办法增加科目的新鲜度和被关注度,但是这样做只是吸引了听课老师的眼球却忽略了学生们的感受,这样做就有利有弊,虽然课堂氛围十分活跃但是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这样一个事实。

1.3 教育目标和教学模式不适应新课改下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虽然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不适应现如今的教学,但陈旧的观念已经深入老师的心中,这就阻碍了教师的创新思维。虽然新课程改革不断的推广教学理念,对于小学的语文也做了明确的改革方向,但是传统的陈旧观念仍然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老师教学的目的还多以应付考试为主,传统的应试教育的痕迹遗留很深。而在课堂上许多教师的课枯燥而乏味,学生在这样压抑的氛围下一定是学不好语文知识的。

2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改革的策略

2.1 创新突破必须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开始

作为小学生,教师对他们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因此要想在小学时就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教师一定需要具备较高的素质并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教师应该对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有主动获取信息的欲望,久而久之学生在潜移默化下慢慢就会拥有创新意识,教师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当代小学语文教师,在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是熟悉包括人文知识、科学知识的综合型人才。21世纪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如果教师知识不够渊博,那么就很难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基础教育传授的是专业的基础知识,教师如果专业知识不够深厚,驾驭起来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应该通过自学、进修、深造、培训、交流等方式获取新知识,优化知识结构,适应教学创新的需要。当今时代,需要创新型的人才,创新教学方式需要素质高、观念新的教师。所以,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响应时代的召唤,通过创新实践,学习研究,在认真反思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把自己培养成适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教师。

在把握学科本质的基础上,明确创新的目的和方向。语文学科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听和读是接受信息,理解语言;说和写是输出信息,是运用语言。引导学生把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做的。有教师重读写、轻听说,还有的教师认为提高语文能力的唯一途径是多读多写,这样的观点有失偏颇,不利于语文能力的整体提高。语文学科教学,主要是对语言文字、文章和文学进行研究,只有紧密围绕这一学科特点,才能做到教学创新。

创新课堂教学多样化方式,营造民主愉悦课堂氛围,使创造性活动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相关联。所以,创设有利创新的客观环境,对学生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教师,为营造宽松民主氛围,可以在课堂环境中,利用活动来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结合小学生的天性,围绕知识内在联系和教学要求,尝试用比赛、绘画、唱歌等形式进行教学。

合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突破“板书”执教弊端改革语文教学,应该对教学进行创新,其核心是对课堂教学措施进行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也逐步实现了教学手段现代化,通过录音、幻灯、投影等多媒体,将准备好的素材加以演示,能直观地表现出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学内容。多媒体的运用,可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加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这种情况下,教师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启发、解决疑难问题和听说读写训练上。

3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之下的现代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应该理性地认识到在传统小学语文教育观念和陈旧教学模式的不良影响之下,创新突破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在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研究教案创新和教学过程创新,以不偏离小学语文本位学科的课堂创新方式让小学生在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中,接受语文知识文化的熏陶,并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濮坤.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27(5):16-18.

[2] 徐培林.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刍议[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6):12-14.

猜你喜欢

新课改小学语文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