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学校德育新常态

2015-07-14张宁娟

中国德育 2015年13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常态德育工作

张宁娟

“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时常发生的状态。所谓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对新常态的静态解读。如果进行动态解读的话,“所谓新常态就是指由过去的状态向一种新的相对稳定的常态的转变,是一个全面、持久、深刻变化的时期,是一个优化、调整、转型、升级并行的过程,是一个新的阶段、新的时期、新的方式、新的趋势”。[1]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标志着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呈现出一系列新常态,如经济新常态、从严治党新常态、社会治理新常态、文化强国新常态、生态文明新常态等等。我国学校德育工作也全面进入“新常态”。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新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尤其是德育工作。特别是进入21世纪,中共中央先后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都成为指导不同阶段学校德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此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提出,对于学校德育工作具有新的指导意义。

1.可持续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具有其政策发展的延续性。早在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这一点对于学校德育工作非常重要,它将使德育工作具有很强的延续性、明确的工作边界,意味着学校德育将会告别“德育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的尴尬境地。

2.系统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追求做了全面的论述,这一点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继承与超越,它极大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时,对于学校德育工作而言,德育不再是单维度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伦理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社会、个人发展目标的勾勒,绘就了一个立体的美丽愿景,不仅为个人的发展和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最为强大的持久动力。

3.可接受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述既是中国特色又具有全球普适性。所谓中国特色,是指它集中反映了民众的诉求、社会的需要和国家前进的方向,具有极强的认同感。所谓全球普适性,就单独这24字而言,它又非常具有普世价值,放之四海而皆准,既易被追求先进、向往民主与法治的当代中国人所接受,又容易被主张继承发扬优良传统文化的传统知识分子所认可。认同,对于教育而言,是第一步,更是德育工作的关键环节。因此,其可接受性,将使学校德育工作迎来新的局面。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

常态之因

常态,从时间维度看,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长期性;从空间维度看,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内容将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这就要求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全面融入和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种“常态”。

一方面,德育工作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要求学校必须长期持续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挑战,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面对新生代自我意识、权利意识不断高涨以及主流价值观意识淡薄的新情况,需要学校教育肩负起在下一代群体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光荣使命,这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另一方面,德育工作的长期性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是一项长期任务。从价值观教育的过程而言,构成思想品德的因素比较复杂,知、情、意、行各因素本身和各因素之间要通过不断斗争,才能得到发展和统一。因此,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进行的,内容不断深化,要求不断提高的过程;从对象而言,未成年人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正处于成长时期,可塑性比较强,思想不成熟,其发展也具有双向性,某一阶段出现某些倒退是正常的,这使得德育工作必须是一个反复的持续的过程;从结果而言,教育效果有很明显的滞后性,德育更是如此。因此德育评价具有明显的滞后性,需要长期的跟踪检查。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长期性任务。

三、践行核心价值观之策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积极应对政策诉求,实现向新的相对稳定的新常态转变。

1.抓薄弱环节,努力营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学校治理体系。24字要求是一个立体多维的目标,它不仅包括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要求,还包括对学校管理服务等各环节的要求。对于一所学校而言,与全面完整的教授24字要求的教育教学相比,学校的管理服务是否体现24字实质更加关键,否则将会出现45分钟课堂影响力抵不过10分钟课间影响力的现象。就当前的现状而言,学校管理服务环节严重同构与复制社会,显然是个薄弱点。这是学校德育工作在新常态下面临的最大挑战,实现由过去状态向新状态转变的关键点之一。因此,学校要加强内部管理改革,营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校园管理体制机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教育中实现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创造条件。

2.拓宽育人平台,积极彰显和推动国家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德育实践性很强,需要受教育者参与。这种参与,包括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现场观摩等等。这些要求显然不是单一的课堂教学能够完成的。因此,一方面需要学校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也需要国家具备各方面的条件和能力,以便更加充分的发挥青少年宫、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其他社会机构,共青团、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文化、体育、科技、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信息产业、民政、公安、海关、财政、税务等职能机构的作用,为学生打造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形成无处不育人的强大影响力。拓宽育人平台,对于学校德育工作而言,并不是新常态下的新任务,但是当前,政府正在积极努力出台相关政策,以法律的形式督促社会各方面加强与学校的合作,为学校拓宽育人平台提供便捷,这就是新常态下德育工作的新特征。学校要以更加开放、积极的心态面对这种制度化、法制化的校社合作。

3.完善教育网络,不断增强公民个人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追求。价值观养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是个人层面的品质养成更是如此,家庭、社会与学校的影响力缺一不可。以往的德育政策文件毫无例外地都对社会各界育人职责做了明确的要求,同时更加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国际社会也非常重视社会和家庭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采取各种方法激发其参与的积极性,并不惜花费巨资进行人文社会环境、媒介传播环境等的建设,通过环境熏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因此,要求学校要调动家庭和社区力量,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这既是一个老问题,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学校德育工作能否从过去的状态向一种新的相对稳定的常态的转变,实现德育工作优化、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后强,邓子强.准确把握和积极适应新常态[N].光明日报,2015-01-18(7).

责任编辑/高艺菲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常态德育工作
明确方向标、设计中轴线、提供参照系
智珠二则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习近平不要滥用“新常态”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意义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