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币国际化业务的竞争格局

2015-07-14王家强编辑孙艳芳

中国外汇 2015年23期
关键词:外汇交易中资银行离岸

文/王家强 编辑/孙艳芳



人民币国际化业务的竞争格局

文/王家强 编辑/孙艳芳

随着资本账户的开放和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快速发展,人民币国际化业务领域将日益集中在资本市场及与外汇交易相关的业务上,中资银行将因此面临外资银行的挑战。

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更多的金融机构与国际金融中心参与进来,以搭建起更多的人民币跨境流动渠道,帮助企业和居民收获人民币国际化的好处。金融市场的竞争有利于市场效率的提高和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深化,并以此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但需要注意的是,市场竞争应当是合理、有序和互补的,避免同质化或拆台式的恶性竞争。为此,需要进行适当的政策引导。

本文88例研究对象,均随机选自2013年5月~2017年10月我收治的剖腹产手术患者,年龄在19-43岁,平均年龄为(31.6±3.5)岁,其中切口脂肪液化5例。

离岸人民币中心的竞合格局

境外一些国家/地区基于各自的传统优势和政策积极性,已经建立起十多个离岸人民币中心中,并以香港、新加坡和伦敦三地为核心重镇,实现了包括大中华区、亚太地区、欧洲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多层次布局,逐步形成了覆盖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全球离岸人民币市场体系;同时,构建了全球24小时不间断的人民币交易清算业务体系。到2015年5月,以当地人民币跨境支付占全球人民币支付的比例衡量,前10大离岸人民币中心分别是中国香港(69.4%)、新加坡(8.4%)、英国(4.8%)、中国台湾(3.2%)、美国(2.4%)、韩国(2.1%)、澳大利亚(1.1%)、法国(1.1%)、卢森堡(0.6%)和德国(0.5%)(见图1)。

大中华地区离岸人民币中心以香港为核心,辅以台湾、澳门以及上海自贸区、深圳前海等地协同发展,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跨境和离岸人民币业务。整体上,大中华地区离岸人民币市场集中了全球60%以上的离岸人民币存款,80%以上的离岸人民币贷款,60%以上的离岸人民币债券和40%左右的人民币外汇交易,是发展最早、市场容量最大、产品最丰富和交易最活跃的离岸人民币市场。这与两岸三地经贸往来密切、政策支持大、金融基础设施完善和业务往来便利等紧密相关。

处在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对闽商团队协作精神进行反思,认识闽商团队协作精神的特点,认清闽商团队协作精神存在的缺陷,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创新闽商团队协作精神,促进闽商事业和福建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在其他地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相对分散。在美洲,美国对人民币国际化并未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因此中国主要是与加拿大和智利合作,通过建立人民币清算行、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及安排RQFII投资配额等,分别搭建了北美和南美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的基础。中东、非洲和东欧地区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主要根植于直接投资与贸易的需求,一些国家积极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整体上,人民币在上述地区的发展还需要开辟新的渠道和思路。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建设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战略框架下,应重点推动人民币的更多使用,提高其在大宗商品计价结算方面的地位。

欧洲地区拥有伦敦、法兰克福、巴黎、卢森堡、苏黎世等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同时这些国家都对离岸人民币业务表示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英国,更是将人民币业务看作其未来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战略性业务。应该说中、欧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合作上态度都非常积极,政策合作也取得了诸多重大突破:(1)中国央行分别与英国央行、欧洲央行和瑞士央行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2)确立了伦敦、法兰克福、巴黎和卢森堡的人民币清算行;(3)开通了人民币与英镑、欧元的直接兑换交易;(4)英国、德国、法国、卢森堡、瑞士五国共获得了3400亿元人民币的RQFII投资配额;(5)特别在英国,更是早在2012年就专门成立了离岸人民币中心工作机制,定期发布人民币业务报告,且率先发行人民币国债并纳入外汇储备。总体上,欧洲离岸人民币业务最突出的优势是人民币外汇交易业务和金融产品的创新,特别是发挥了伦敦作为全球首要外汇交易中心地位的作用,极大提升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层次与水平。2015年5月,上交所、中金所和德交所开展合作,在法兰克福注册成立了“中-欧国际交易所”,研发和上市交易以离岸人民币计价的证券和衍生产品。虽然此前伦敦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离岸人民币中心,占据了中国大陆和香港以外离岸人民币的大部分份额,而且是全球最大的外汇市场,但在企业债以及商品和服务等国际支付往来方面,法兰克福占有优势。在辐射地区方面,伦敦市场是全球性的,法兰克福主要面向欧元区。据此可以预计,双方将利用各自优势,展开对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差别化竞争。

对方既然敢这样说,显然是有备而来。李陆峰不再啰嗦,铿然一声,拔出佩刀。手下如听号令,齐刷刷拔出刀来。李陆峰左臂朝马车一挥,为字营一干人迅疾分为两组,将两辆马车团团围住。李陆峰认定,重要嫌犯裴主事一定是藏进了马车,就等着溜号。

在跨境人民币存贷款业务方面,中资银行占有优势。由于中资银行具有雄厚的人民币资金基础,在境外又是主要的人民币清算行,因此在存贷款业务上具有比较优势。以离岸人民币存款为例,港澳台三地人民币存款占全球离岸人民币存款的60%以上,而这些存款主要分布在承担清算行、发钞行职能的中资银行,为其保持市场领先地位提供了支持。

当然,除了争夺各项离岸人民币业务的竞争之外,各个离岸人民币中心之间更多的是合作,以实现优势互补。例如,香港和伦敦建立了定期交流沟通机制——香港伦敦人民币论坛,另外一些离岸人民币中心,则借助香港在结算清算、流动性充足等方面的优势开拓人民币业务。长远来看,金融中心之间围绕人民币业务的合作将是主要方面;在竞争上,各金融中心将会基于自身的资源禀赋,形成以香港、新加坡和伦敦为主导,其他金融中心作为补充并寻求专业化发展的,全球一体化的离岸人民币市场竞争格局。

表1 2014年跨境人民币结算排名

表2 2014年离岸人民币债券承销排名

金融机构的竞争格局

在跨境人民币结算与清算业务方面,中资大银行领先。人民币国际化首先从跨境人民币结算起步,而中资银行长期以来一直是国际结算业务的主办行,且与结算业务密切关联的清算服务也主要由中资银行的海外机构提供,因此在该领域保持领先地位是很自然的。2014年,中国银行跨境人民币结算量为5.32万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内地跨境人民币结算量为2.52万亿元,市场份额稳居第一(见表1)。

在除中国之外的亚太地区,离岸人民币市场也取得了较大发展成果: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和泰国等五个国家建立了人民币清算行,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十个国家央行与中国央行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日元、澳元等六种货币与人民币开通了直接交易,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三国共获得1800亿元RQFII投资配额。这些政策上的配套支持,为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从金融产品和服务来看,人民币存款、人民币债券、人民币资产管理、人民币外汇交易都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新加坡人民币存款规模已仅次于香港和台湾,还有澳大利亚地方政府发行了人民币主权债等,对人民币国际化都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整体上,亚太地区离岸人民币市场以新加坡为核心,发展成熟度、市场容量仅次于大中华地区。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相对于该地区处于贸易逆差地位,人民币通过经常账户输出的渠道较为顺畅。

参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角色和种类较多,包括跨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投资基金、保险机构、外汇经纪商、证券交易所等。在每个细分市场,竞争态势各有差异。毫无疑问,基于网络布局、资金实力和业务经验等方面的优势,中外资大型跨国银行是承担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渠道,在跨境人民币结算、跨境人民币借贷、离岸人民币债券承销、人民币外汇交易等业务上都占有主导地位。具体而言,这些机构集中于中国、欧洲和美国的大型银行,竞争格局有以下特征:

首先,政府在宏观层面的战略部署能够促进一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甚至成为一国经济的主要支撑点。以拥有相似文化底蕴的文化大国韩国为例,1998年韩政府出台“文化立国”战略,随后又紧跟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使韩国影视文化行业迸发活力。时至今日,韩国影视剧出口值屡获新高,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真正做到了“文化强国”、“文化立国”。其次,国家文化企业实力强大离不开有力的文化监管。如今很多文化企业存在偷税漏税、抄袭、恶意竞争等问题,影视文化行业需要政府对法律的完善和对违法行为的严厉处罚,只有保证文化氛围的文明和谐才能更好地进行文化产业体制改革。

图1 2015年5月前15大人民币离岸市场排名

在离岸人民币债券承销业务方面,外资银行占有优势。外资银行在人民币离岸债券的承销中,往往具有本土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中资银行则发挥“走出去”客户的资源优势。总体来看,外资银行略微占优;中资银行方面,中国银行则保持了市场的领先地位(见表2)。从2011年到2014年,中国银行累计承销离岸人民币债券2261亿元,在中资银行中排名第一。

图2 全球前15大外汇交易银行排名

在人民币外汇交易方面,外资大银行领先。离岸人民币外汇交易业务主要集中在伦敦和香港两地,占全球人民币外汇交易量的80%以上。在外汇交易方面外资银行一直拥有人力资源、系统支持、客户基础、产品创新和专业技术优势,致其在人民币外汇交易业务上也保持了领先地位(见图2、图3)。中资银行只在本土交易市场拥有一定竞争力。

图3 伦敦前20大人民币外汇交易银行

未来,随着中国资本账户的进一步开放,离岸人民币业务领域将日益集中在资本市场与外汇交易相关业务上,中资银行的总体竞争优势将因此面临外资银行的挑战。这是因为,中资银行在业务创新实力、系统支持与风险管理能力等方面与国际大银行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因而在离岸人民币资金交易、债券承销、非传统公司零售产品、跨境现金管理、投资产品、风险管理产品、系统处理效率等领域不具优势。以离岸人民币外汇交易业务为例。当前,在所有外汇交易业务上,中资银行均处于全球前15名之外。根据2015年《欧洲货币》杂志最新调查,花旗和德意志银行在外汇交易领域独占鳌头,全球占比均在15%左右。2014年,外汇电子交易平台上的离岸人民币交易量增长350%,其中英国占44%,香港占40%,新加坡9%,美国4%,其他地区3%。外汇交易的主流方式是成熟的自动化交易,基本集中在大型外资银行,中资银行差强人意。以人民币离岸交易最为活跃的伦敦为例,其全自动化外汇交易占所有人民币外汇交易的60%以上,而中资银行在其中的份额还不到3%,且由于衍生品定价能力不高,还需高度依赖外资银行的定价体系。

作者单位: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猜你喜欢

外汇交易中资银行离岸
中资银行“直面”挑战
伦敦离岸人民币市场稳步前行
离岸央票:需求与前景
离岸架构承压 税务方案再优化
当下与未来:对离岸人民币期货市场发展的思考
中德并购最新的特点以及中资银行在其中的作用
中资银行海外经营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研究
露天换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