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宜州城市特点小议

2015-07-13利明慧

城市地理 2015年7期
关键词:城市军事

利明慧

【摘要】本文着重探讨了古代宜州城市的建筑特点及其成因,指出宜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统治者的政治需要,造就了其独特的城市特点。

【关键词】宜州 ; 城;城市 ; 军事;经济文化

宜州市,位于广西中北部。原名为宜山县,因境内一座“宜于登眺”之山而得名。西汉王朝在此首开建制,此后历代均有建制。宜州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历朝历代统治者对桂西北地区实行统治的重要据点,这一特殊的政治因素使得宜州城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点。

一、宜州的地理环境以及选址原因

(一) 宜州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桂西北地区地处西江上游,山岭阻隔,陆路难走;水浅滩多,水路不畅。在广西民间,素有“河池南丹,有钱难返”的俗语。相比之下,宜州的交通则较为便利。宜州处于黔湘桂交汇之地,地势西高东低,以喀斯特地貌为主。主要河流有龙江、中州河和临江河。龙江横贯宜州中部,向上可溯金城江北上经河池市、南丹,再到达贵州;向下可沿柳江南下经柳州、南寧,再到达越南。中州河和临江河可做航运之用。所以古籍称宜州为“岭南要害之地”、“西陲之襟要”。宜州是古代邕、柳至西南夷地区的必经之路,也是西南夷进贡的必经道路。宋代,在此置宜州兼广西路兵马都监,并经此到大理买马。明洪武元年(1368),设庆远千户所。二十九年(1396),改设为卫。永乐六年(1408),徙河池千户所至德胜镇二里(今宜州市内),更是凸显其地在军事上的重要性。

(二)古代宜州选址原因分析

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原南越国和夜郎地区收归西汉版图,在今宜州地区设立定周县,统辖桂西北及桂北大部分地区。有汉一代,桂西北这一“蛮地”都未增设新县。汉之后,西晋、南朝时的宋和十国时的汉亦是如此。在其他朝代,宜州也是各州、郡、府、路、司、行政地区的治所所在地。统治者选择宜州做为首治之县,除了地理上的优势外,更多的是出于军事上和政治上的考虑。

(1)邻近河流,水源充沛,交通便利。

《管子.乘马》中提到“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而沟防省”。宜州的选址也符合“依山傍水”这一规律。龙江不仅为古代宜州城提供了城市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用水,还造就了较为便利的水运交通。龙江一直是宜州城内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历代县城机关及居民都饮用龙江水。龙江还是当时的主要航道。宋代黄庭坚来宜州时即是从柳江溯龙江而上。光绪年间,河池地区的土特产均需通过龙江运往柳州、梧州一带。这使得宜州后来成为连接桂西北地区和广西其它地区的重要枢纽。

(2)汉代定周县的设置是出于管辖原西瓯地区的需要,定周即定瓯之意。

施铁靖认为,秦始皇虽然在岭南设置了三郡,但未将今天的整个广西地区囊括其中。西瓯人在西瓯君的领导下,西迁到红水河流域的河池地区,建立起以宜州为中心的“西瓯国”,仍在与中央王朝对抗。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汉武帝时期。在平定南越和夜郎之后,汉武帝籍借军威灭掉了西瓯,在原西瓯政区故地,原红水河流域的河池地区设置定周县,县治今宜州。“瓯”字是西瓯族称的音译假借,在古汉语中,“瓯”“周”二字发音相通。定周,实为“定瓯” 。东西两汉,这一设置均未更改。西晋、刘宋、南汉等朝代,也采用这一设置。

(3)桂西北地区为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在宜州建城并屯兵于此,有利于实现中央王朝的统治。

桂西北地区向来居住着大量少数民族,“郭以外,民之家一,而瑶壮之穴九。” 统治者们对他们都抱以一种仇视的态度,认为他们是敌人,需要时刻防范。即使是当地的土兵,他们也持不信任的态度,“而兵非汉种,将不知兵。…因令随地戍守,虽迹若不费而兵足,然非我族类,心与面殊,一城孤县,四面皆敌,不可谓无虞也。”

为了证“汉土”的安全,不但需要坚固的城墙和深不见低的城池,还需要屯兵守卫。因此,宋在此置宜州兼广西路兵马都监“广西控扼夷峦,曰邕,曰宜,邕屯全将,宜屯半将” ,元置庆远南丹安抚司,明置庆远卫,25636名士兵驻扎在此,后又续添新军共6747名。后又徙河池千户所至此,设旗军384名,马军56名,以“控西南之边,隶五县,羁縻十七州,扼束七十二寨”(

二、宜州城市的建筑特点

地理环境上的特点和政治军事方面的因素,决定了古代宜州城是一座军事性质的城市。历代统治者在修建之时都重视突出它的防御功能,其城市的建筑特点颇具军事色彩。

(一)历朝历代都极其重视对城市防御体系的构建

宜州是一座军事性质的城镇,为了突出它的军事价值,城市防御体系的构建就非常重要。城防体系包括城墙、城池、箭楼、雉堞、瓮城等防御设施。每个朝代在构建时会因地形和备战需要而有所不同。

1、在广西范围内,宜州城筑城时间较早,使用的材料料也比其它城市要好。

城,即城墙。城墙是古代城市建设的根本,中国自古“无郡不城”、“无县不城”,但岭南地区是个例外。由于离中央政府太远、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建城技术不高等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岭南地区的大部分州县到唐代仍处于无城状态,或是在城市周围种植荆竹以作防御之用。与宜州同属庆远府的南丹土州和永顺副长官土司到了清代仍无城墙。南宁在唐代以前均无城墙,到了唐中期才以荆竹为城。相比之下,宜州的城墙不仅建筑时间早,而且还是用土筑而成,充分说明了统治者对宜州的重视。

2、汉代之后,城市防御体系经历多次修整,规模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完善。

汉筑土城,城市面积0.4平方公里。唐代将汉城墙易以砖石,建5个城门, 480个雉堞,城市面积扩大到四里五十五步。将土城改建为更加坚固的砖城,修建的雉堞,明显是做为军事防御之用。唐代城墙在宋元两代一直在使用。直到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才对城池的外壕排栅进行修整。

明清两代是广西农民起义的高发期。明代,仅宜州一地就爆发了11次规模不等的人民反抗官府的武装斗争。所以明清两代对于城池的维修和加固也最为重视。同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砖的大量生产,也为修复倾圯的城墙提供了必要条件。因此,明清时期宜州城防体系的设施和功能最为完备。

首先,增建瓮城和城楼。瓮城,又称月城,是古代城市主要防御设施之一。在城门外口加筑小城,高与大城相同,其形或圆或方。圆者似瓮,故称瓮城;方者亦称方城。瓮城设在侧面,以增强城门的防御能力。城楼是城墙顶精致美观的高层建筑,通常建于城门顶上。平常用以登高瞭望,战时主将坐阵指挥,是一座城池重要的高空防御设施。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东、西、南门各环以瓮城”。永乐二年(1404年),建城楼;天顺六年(1462年),修整城池。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增建西北二门城楼以及西门月楼。

其次,新建城池,并不斷加深加固。明天顺六年(1462年),在城楼三之外挖深沟广壕。弘治元年(1488年),“凿壕深三丈,广一丈五尺,延长三十丈,引官陂水注之”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修建城池,深二丈,广四丈五尺。

再次,修葺破损的城墙,此项工作是城墙维护的重中之重。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重修倾祀城墙。嘉靖二十八年(1579年),修补破损城墙。清康熙二十二年(1684年),因新城已经无人居住,知府白启明修葺旧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又一次整修城墙,并在西门增建城楼。 。道光三年(1823年),以北门之西,临江土薄,外砌石垣,长十余丈,高一丈余,以护城脚。咸丰元年(1851年),修建了绕城的外壕,在西南东三面,修建了郭门。

(二)古代宜州城的城市形态

城市的形态即是城墙的样态,城与墙一体的概念决定了在修建城墙的过程中,城市的舆图便被勾画出来了。南方的城市多依山傍水而建,因此城墙多呈不规则的形状。从明清两代的地图上看,宜州城东西狭长,形状颇像一只船,即庆远古谣所称“铁锁练孤舟”。因此宜州的城墙并不如北方的城墙那样工整,而是将就地势有所弯曲。

城门的多寡,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传统城市的等级序列。 在古代,开四个门以上的多为省城、府城,以及地处要津的县城。宜州城共开六个城门,符合其作为一府之治的身份。明代以前的旧城只有4个城门,分别是:北门拱宸,东门永安,南门镇安,西门定远。明代庆远卫设立之后,在原有的旧城基础上扩建新城。在北面和南面增建了新门,城门总数变为6个。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修整时,把中谯楼改为迎恩门,镇宁门改为来薰门,定远门改为布德门,拱宸门改为悦泽门。北面的门和南面的门之间都有大街联通。

结语

地理优势、历代政府的民族政策和军事需要,决定了古代宜州城既是一座军事性质的城市,又是封建王朝在桂西北地区实现统治的首选之地。城市防御体系的多次修整是其城市建筑方面的突出特点。

注释:

施铁靖.汉代西瓯历史地理与定周县.广西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第125-130页

杨芳.庆远府图说.殿粤要纂.卷二.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刻本

杨梁.修府城记. 谢启昆修、胡虔纂.广西通志.建置略二.广西师范大学中国历史文献研究室点校本.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章伦.重修建庆远卫城楼关堡记.转引自李楚荣.宜州碑刻集.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

余心儒.修府城二楼记.转引自韦朝隐.宜山县历代城池变迁概括.宜山文史.第1辑

余心儒.修府城二楼记.转引自韦朝隐.宜山县历代城池变迁概括.宜山文史.第1辑

英秀修,唐仁纂.庆远府志. 卷二.迁谪.桂林图书馆据道光本影印

刘凤云.城墙文化与明清城市文化的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第96页

猜你喜欢

城市军事
军事鬼才
城市绿化面积规划管理
生态城市规划管理与建设技术研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
谜底大揭秘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