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古族与汉族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2015-07-12吕翠兰白院生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汉族蒙古族

吕翠兰 白院生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内蒙古 东胜 017000)

脑卒中(stroke)亦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erebrovaseularac-cident )是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性脑血管疾病的总称,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脑卒中是仅次于癌症的第2 位致死疾病,每年新发脑卒中超过20万例,致残率达75 %[1],不仅如此,近20年来我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存在差异[2]。本研究通过对蒙古族与汉族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和分析,为脑卒中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9月有关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分析。282 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1)汉族组:男性122 例、女性52 例,年龄35~78 岁、平均年龄59.2 ±11.5 岁;(2)蒙古族组:男性82例、女性26 例,年龄36 ~76 岁、平均年龄57.8 ±10.0 岁。入组者均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编著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的脑梗死诊断[3],并经头颅CT 或MRI 检查证实;且此次发病前无因脑血管病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明显的神经功能缺失。排除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及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癫痫、硬皮病、甲状腺疾病者、近期(6 个月内)患血管疾病(如心脏及四肢)者及妊娠者。

1.2 研究方法

1.2.1 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判断标准:(1)高血压病诊断标准: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高血压联盟(ISH )的标准,将收缩压(SBP)≥140 mmHg 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或本次血压测量正常而近2w 内服用降压药者;(2)血脂参照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规划(NCEP )新修订的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指南(ATPⅢ)(2001),TC、TG、LDL、HDL 中任何一项及以上异常考虑为血脂异常;(3)糖尿病诊断标准: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 或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7.0mmol/L,或OGTT 实验中2h 血糖值≥11.1 mmol/L;(4)冠心病:有心绞痛发作和(或)心肌梗死酶学及心电图改变;(5)吸烟:指平均每天吸烟≥1 支,并持续3 个月以上;(6)饮酒:>100m L/d,>1年。

1.2.2 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检验,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关系见表1。

危险因素 汉族 蒙古族 P值61 ±11.5 59.8 ±10.0 0.141性别(女/男) 55/122 26/82 0.582/0.368高血压 96(55.1) 62(57.4) 0.435糖尿病 41(23.6) 30(27.8) 0.563冠心病 28(16.1) 21(19.4) 0.754 TG(mmol/L) 2.0 ±1.4 2.2 ±1.9 0.168 TC(mmol/L) 4.71 ±0.99 5.1 ±1.10 0.034 HDL(mmol/L) 1.20 ±0.31 1.08 ±0.28 0.487 LDL(mmol/L) 3.1 ±1.3 3.4 ±1.6 0.021吸烟史 69(40) 51(47) 0.182饮酒史 22(12.6) 28(25.9)年龄0.036

缺血性卒中患者276 例,其中汉族174 例,蒙古族10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糖尿病、高血压、TG、HDL、冠心病及脑卒中家族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血压仍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汉族缺血性卒中患者伴有高血压55.1%,蒙古族占57.4%);蒙古族缺血性卒中患者胆固醇水平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例明显高于汉族患者(P<0.05)。蒙古族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饮酒(25.9% 对12.6%,P<0.05)高于汉族患者。

3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分为已经明确的危险因素和可能的危险因素。已明确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心房颤动、血脂异常等[4],在众多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本研究也发现,高血压是蒙、汉族两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首要的危险因素,分别占到了55.1%和57.4%。高血压是公认的缺血性卒中最强的危险因素[5],高血压通过不同的机制影响脑血管,除直接作用于直径50 ~200 Lm 的小动脉,使这些小动脉发生透明样变性外,还可通过机械性刺激损伤直径>200μm 的较大血管及其内皮细胞,早期使内皮细胞肿胀,中期平滑肌增生,晚期内膜结构破坏,出现血管狭窄。

另外,脂代谢异常也是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血脂异常可引起内皮细胞损伤和灶状脱落,导致血管壁通透性升高,血浆脂蛋白得以进入内膜,引起巨噬细胞的清除反应和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斑块及血管狭窄。本研究显示,蒙古族缺血性卒中患者TC 水平和LDL 水平与汉族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蒙古族患者缺血性卒中发病可能更多与高脂症有关。众所周知,蒙古族是北方少数民族的组成部分之一,有蒙古高原游牧民族的共性,又有着他们独特的生活起居习惯。蒙古族人以肉食、奶食为主,粮食为辅,轻视蔬菜,高脂血症的患病率呈日益增高趋势。另有研究显示,冠心病、高血压的发生与脂质代谢紊乱常合并存在,血压与血脂水平具有相关性[6]。蒙古族聚居区,其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体质特征和遗传结构与其他民族有所不同,蒙古族居民普遍存在着摄入动物脂肪过多的现象,这也可能是造成蒙古族居民TC异常率较高的原因。

同时蒙古族人好饮酒,尤其是高度白酒,而酒精在体内的中间代谢产物乙醛具有强烈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和毒性作用,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膜系统,促进动脉硬化,长期大量饮酒不仅可以改变血液成分,而且能使血压水平升高[7],本研究结果显示蒙古族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饮酒史(25.9%)明显高于汉族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饮酒史(12.6%),提示蒙古族患者缺血性卒中发病可能更多与饮酒有关。

综上所述,蒙古族人群高血压受多种因素影响,及早对一些环境因素进行干预可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提高人们对戒烟、限酒、低盐饮食、适宜运动、减重、合理膳食等非药物治疗的认识,重视以健康教育为重点的一级预防是高血压防治的重点。

[1]茹小娟.王文志.社区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6,14(2):133 -135 .

[2]Tong YQ,Zhang YW,Zhang RL.Association between two.key SNPs on chromosome 12p13 and ischemic stroke in Chinese Han population[J].Pharm Genomic,2011,21,572 -578.

[3]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脑血管病学组卒中一级预防指南撰写组.中国卒中一级预防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44:282 -284.

[5]Suzuki K,Izumi M,Sakammoto T,et al.Blood pressure and total cholesterol level are critical risks especially for hemorrhagic stroke in Akita[J].Japan Cerebrovasc Dis,2011,31:100 -106.

[6]唐惠,滕国兴,刘国玉,等.血脂异常与蒙古族高血压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30.

[7]赵宏林,佟伟军,林哲,等.蒙古族高血压与吸烟、饮酒关系的对应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8,25(5):479.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汉族蒙古族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RANTES及其受体CCR5基因多态性及环境因素在昆明汉族T2DM发生中的交互作用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不要乱叫“老家”了!中国姓氏分布图曝光,看看自己的根在哪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第17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7’通知
脑血管病昏迷患者的基础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