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临床观察

2015-07-12索南措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西医次数性状

索南措

(青海省海西州蒙藏医医院,青海 海西 817099)

笔者采用藏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经临床验证,疗效满意,安全可靠,现总结如下。

1 研究对象

收集近年我院收治符合迁延性腹泻的诊断标准患儿68 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治疗组34 例,其中男性19 例,女性15 例;年龄6 个月~1 岁11 例,1 ~2 岁15 例,3 岁以上8 例;病程在15d 22例,15 ~20d 10 例,20d 以上2 例。对照组34 例,其中男性22 例,女性12 例;年龄6 个月~1 岁13 例,1 ~2 岁14 例,3岁以上7 例;病程在15d 20 例,15 ~20d 11 例,20d 以上3例。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程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双歧三联活菌(国药准字S10950032)6 个月~1 岁150mg/次,1 ~2 岁210mg/次,3 岁250mg/次。12h 口服1 次,连用3 ~5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藏药四味止泻木汤散,1.5g/(次·d),九味五灵脂散,1.5g/(次·d),十三味石榴散1.5g/(次·d),5 天为1 疗程。两组均治疗5d 后统计疗效。

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患儿精神恢复正常,腹泻停止,大便性状正常,理化检查恢复正常。显效:患儿在治疗5 天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次数减少2.3 以上,大便性状基本正常,理化检查接近正常。有效:症状改善,大便次数减少不足2.3,大便性状改善,理化检查有所好转。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大便次数不减少或增加,大便性状无改善,理化检查无好转。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结 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总效率为94.11%(32/34),对照组为85.29%(29/3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37,P=0.425),见表1。

表1 两组迁延性腹泻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例(%)]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大便(次数、性状)、症状消失、便常规检查正常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见表2。

表2 两组迁延性腹泻患儿症状改善情况比较(d, ±s)

表2 两组迁延性腹泻患儿症状改善情况比较(d, ±s)

组别 例数大便(次数、性状)正常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便常规检查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治疗组34 6.36 ±0.98 7.25 ±2.16 8.12 ±3.47 8.58 ±1.54对照组 34 8.27 ±1.02 9.34 ±2.43 9.95 ±3.26 10.14 ±1.69 T 值 7.874 3.748 2.241 3.978 P 值0.007 0.021 0.028 0.036

6 讨论

藏医药论著《四部医典》记载,小儿腹泻是由于小儿饮食喂养、起居不当使得身体五行紊乱,四大失调而致病。藏医认为,小儿“隆”“赤巴”“培根”三者紊乱,气候突变,机体功能失调等,风邪侵入大小肠内致小儿腹泻等病症。《晶珠本草》记载:四味止泻木汤散、九味五灵脂散、十三味石榴散诸药具有祛除脾胃之火、助消化、治寒性腹胀、祛大肠寒等功效。诸药相伍,温中有补,使脾气得升,胃气得降,腹泻治愈。

综上所述,藏西医结合治疗迁延性腹泻效果确切、安全,副作用小,比单纯使用西药疗效为优,值得推广应用。

[1]程小卫.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25 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11(22):31.

[2]胡小梅;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迁延性及慢性腹泻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猜你喜欢

西医次数性状
“7532B”母种不同系统性状比较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俄罗斯是全球阅兵次数最多的国家吗?
宝铎草的性状及显微鉴定研究
不同保育单位“781”“7532”母种性状比较分析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基于切削次数的FANUC刀具寿命管理
探索性作战仿真实验重复次数控制研究
清热解毒止痛散联合西医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分析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