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配合运动疗法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观察

2015-07-12张玉荣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5年9期
关键词:踝关节韧带针刺

张玉荣

(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蒙医医院,内蒙古 鄂温克旗 021100)

踝关节是人体距离地面最近的负重最大关节,也就是说踝关节是全身负重最多的关节,站立时全身重量均落在踝关节上,行走时的负荷值为体重的5 倍以上,日常生活中急性踝关节扭伤是最易发生的外伤。踝关节的稳定性对于日常的活动和体育运动的正常进行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全身各关节韧带扭伤中踝关节周围韧带扭伤发病率占首位[1]。我院疗术科运用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从2012年3月到2014年3月期间就诊于我院我科(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蒙医医院疗术科)的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136 例,经过X 线检查排除骨折、脱位等其他疾病。均符合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有关踝关节扭伤的诊断标准[2]并根据临床症状确诊后,将136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8)和观察组(n=68)。

对照组:男性51 例,女性27 例,平均年龄(44.1 ±9.31)岁,平均病程(7.11 ±2.13)d;观察组:男性47 例、女性31 例,平均年龄(50.1 ±8.86)岁,平均病程(6.31 ±3.11)d。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疼痛部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两组治疗前后采用目测模拟量表(VAS)进行疼痛评定,并评价临床疗效,4 周后对患者进行康复评定。

1.2.1 对照组(针刺治疗):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后,选用0.3 ×40mm 的毫针刺入相应部位。(1)取穴:取患侧悬钟、足临泣、丘墟,内踝选太溪穴,外踝选昆仑穴等;(2)针法:毫针刺法,直刺1.0 ~1.5 寸;(3)TDP 照射:肿痛部位照射20 分钟,促进消除肿胀。

1.2.2 观察组(针刺配合运动治疗):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后,选用0.3 ×40mm 的毫针刺入以下部位。(1)取穴:取健侧小节穴[3](位于大指本节掌骨旁赤白肉际上)。针法:动气针法、动留针法;运针:针尖主朝腕横纹中点,再根据扭伤具体部位是外侧、内侧、前面或后面小幅度的调整针尖到相应的部位。进针角度为30 ~45°,针刺深度大概1.5 ~2.5寸,在针感最明显的位置运针,经2 ~3 次的运针后,再分段往外提针,当遇针感明显段位停留运针3 ~4 次,直至出针;动留针:在进针得针感后嘱病人一直运动患侧踝关节,从站立到行走直至接近于正常行走的整个过程,大概留针20min。(2)取健侧踝痛穴[4]位于前臂掌侧,碗横纹正中央,即桡侧碗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旁开1cm 处进针。针尖平刺2 ~3cm,用两步到位针刺手法,针感为局限性针感或放射性针感。进针的同时嘱患者活动踝关节,留针30分钟。

1.3 评定标准:治疗前后由同一位医师对两组患者进行康复评定。采用视觉模拟量表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定:0 分为无痛,10 分为最大疼痛程度。依据患者康复情况,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定[5]。①治愈:原有症状与体征消失,活动自如,恢复正常劳动和生活。VAS 评分为0 分;②显效:原有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VAS 评分下降率大于70%;③好转:原有症状与体征改善,VAS 评分下降率不高于70%且大于30%;④无效:原有症状和体征无改善,VAS 评分下降率大于30%。总有效数等于治愈数和显效数的总和。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 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见表1、表2。

组别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对照组 13(19.1) 21(30.9) 16(23.5) 18 (26.5)73.5观察组 21(30.9) 34(50.0) 11(16.2) 2(2.90) 97.1※

组别 治疗前(min) 治疗后(min) 下降率(%)8.13 ±1.18 3.68 ±0.51 69.36 ±8.70观察组 8.37 ±0.97 0.53 ±0.14※ 94.24 ±8.03对照组**

3 小结与展望

踝关节扭伤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病之一,所有关节韧带扭伤中占首位,如误治或治疗不及时、不恰当,经常遗留并发症,并发症一般有疼痛、关节不牢、骨关节炎等[6]。外侧韧带损伤是踝关节扭伤中较多,踝关节外侧韧带不如内侧的三角韧带坚韧,内踝比外踝比高1.2cm,因此,绝大部分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中损伤的是外侧韧带。在踝关节跖屈情况下,内翻应力或内旋应力即可导致损伤。踝关节背伸或跖屈时,距骨均与踝穴内各关节面紧密接触[7]。

现在,对于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治疗中有很多理疗方法。其中,针刺治疗可有效疏通电生理线路系统的电通路局部刺激使得紧张的肌肉势能释放,起到良好的改善血液循环,疏通经络的作用[6]。现代医学也证明,针刺具有调节神经反射、减轻肌肉疼痛、恢复局部组织平衡等作用,从而为采用针刺方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采用[8]针刺与运动疗法相配合的治疗,可使得患者踝关节肌肉收缩、韧带牵伸,有效增加节等效果,使得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对于临床疗效而言,采用针刺配合运动疗法对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可达到缓解疼痛、消退炎症、改善活动范围与稳定关法具有独特优势。

总之,治疗后两组患者均见效,针刺配合运动疗法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效果。本临床观察看出针刺配合运动疗法,为提高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治疗临床疗效开拓了新的诊治思路,适合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引用。

[1]姚太顺,孟宪杰.踝关节外科[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3:173.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8.

[3]杨维杰.董氏奇穴针灸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5:206.

[4]王文远.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J].中国中医药杂志,2010,4(60):10.

[5]边静.针刺治疗踝关节扭伤31 例[J].上海针灸杂志,1995,10(14):4.

[6]赵勇,王钢.踝关节扭伤的生物力学与运动学研究进展[J].中国骨伤,2015,16(28):4.

[7]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498 -1499.

[8]燕铁斌.现代骨科康复评定与治疗技术[M].北京: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98 -200

猜你喜欢

踝关节韧带针刺
清明的雨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超声结合应力实验在肘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中老年大骨节病踝关节影像特征分析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
膝关节韧带损伤36例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