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数列与差分”教学研究

2015-07-12张彦文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科学中国人 2015年20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研究教学

张彦文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高中数学“数列与差分”教学研究

张彦文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列与差分方面的知识学习时,仅凭学生的一腔热情、积极性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完整、高效的学习方法和教学体系,因此对高中数学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对高中数学数列与差分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列与差分;教学;研究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其难点在于难以统一学生的学习水平,即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实践中,代课老师无法完全了解和把握学生们的学生的接受和学习能力。实践中,因每一个学生的自身条件、学习兴趣程度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所以选择的数学方法差异性也就会非常的大。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数列和差分”教学,提出以下措施。

1、数列与差分概述

第一,差分定义。对于差分而言,较之于数列而言,第n+1项、第n项之间的差是多少?可用an=an+1-an这一公式,对第n项的差分进行表示;通常将数列中后一项、前一项之间的差值,称为是差分。比如,an=an+1-an所代表的是数列第n项的一阶差分。差分表示2an上的数字2,则代表的是差分次数,这里所讲的差分说明是2次,即差分算子利用了两次。在每一次差分运算完成后,便会形成一个新的差分数列,两次之后便形成了{2an},以此类推,即可对三阶、四阶差分进行定义。

第二,数列与差分通项之间的关系。在研究二者通项关系时,通过举例方式进行辨识。比如,数列{an} = {2,3,4,5,6}时,则其一阶差分(Δan)即为{1,2,3,4}。通过一阶差分构成一个新的数列,而且其项数应当比前面的数列少一项。若为常数列,则数列的一阶差分项数均为0;数列{an} = {-1,3,7,11,15,19}时,则其一阶差分(Δan)即为{4,4,4,4,4 },即常数列;数列通项an=4n-5,代表的是线性函数。由此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一次线性函数的一阶差分为常数列。数列{an} = {3,3,5,9,15,23}时,一阶差分(Δan)为{0,2,4,6,8};二阶差分(Δ2an)为{2,2,2,2},即为常数列,其通项an= n2-3n+5(二次函数)。由此可见,当{an}是利用二次函数进行定义时,二阶差分即为常数列;当数列{an} = {3,9,27,81,243,729,2187}时,一阶差分(Δan)为{6,18,54,162,486,1458}、二阶差分(Δ2an)= {12,36,108,324,972},均非常数列,但均为公比等于3的等比数列。由此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数列{an}由指数函数定义时,一阶差分、二阶差分,均以该指数函数底数作为公比,构成一个等比数列。就差分与数列之间的关系而言,一阶差分描述的是数列增减和数列极值,二阶差分则是对数列图形凸凹形状进行描述。

2、高中数学中的数列与差分教学实践

为了对高中阶段的数列与差分教学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以待定系数法求解差分方程为例,进行具体的分析。实践中,对待定系数法求解差分方程、求解常微分方程进行对比可知,其在求解非齐次线性差分方程过程中应用效果非常的好。利用待定系数法对差分方程进行求解,主要是基于方程具体特点,假设一般模式方程,并且根据其中的具体条件,找特定解代入方程求出系数。

第一,当K≠1时,可用xn+1=kxn+b代表一阶非齐次差分方程,其特解xn=A,其中A代表的是待定系数;将xn=A代入上式,即A= kA+b,A=b/(1-k),由此可得xn=b/(1-k),一阶非齐次差分方程求解可得xn=knc+ b/(1-k),(其中c可以是任意一个常数)。

第二,当k=1时,xn+1=xn+b的一阶差分是一个常数,设xn=An之特解,然后代入上式,原方程为A(n+1)=An+b,即A=b,xn=bn,其通解是xn=knc+ bn=c+bn(其中c可以是任意一个常数)。

比如,某教室是用来做物理实验室的,在安排座位时,每后一排均比前排座位数量多出2个,已知首排的座位数量为30,问题:如果用yn来表示教室内的第n排座位数量,那么求yn+1、yn的表达式;求第9排共有几个座位?若用Sn代表第n排之前的所有座位数量,Sn+1、Sn代表的意思是什么:关系表示又是怎么样的?若教室内共有二十排座位,求一共可容纳多少人?解:yn+1=yn+2(n=1,2…);由已知可得,k=1,b=2,yn=2n+c,其中c为任意一个常数,因为y1=30,带入上式可得c=28,yn=2n+28,y9=46;Sn+1=Sn+ yn+1= Sn+2(n+1)+28,Sn+1= Sn+30(n=1,2…);由Sn+1-Sn= 2n+ 30,数列Sn一阶差分可知,Sn的表达式为二次函数,将二次函数设为Sn=An2+Bn+C,Sn= A(n+1)2+B(n+1)+C=2An+A+B=2n+30,即A=1,B=29,y1=30=S1,30=A+B+C,即Sn=n2+29n(n=1,2…),最后可得S20=980.

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数列与差分定义、意义需要与实际相结合,用数图结合方式来表示,从而为学生们展现高中数学中的“数列与差分”用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昌官.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研究与实践[J].课程、教材、教法,2013(02).

[2]朱洪军.高中“数列与差分”专题采用的教学方式[J].素质教育-综合版,2014(09).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研究教学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