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间歌诗口述文化历史传承及发展现状浅析

2015-07-12张扬金梦吉林大学文学院

科学中国人 2015年20期
关键词:发展现状

张扬,金梦吉林大学文学院

河间歌诗口述文化历史传承及发展现状浅析

张扬,金梦
吉林大学文学院

摘要:河间歌诗是诗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唯一将诗经的吟诵形式继承下来的传统文化。本文对河间歌诗及诗经文化的传承脉络进行了大致的梳理。

关键词:河间歌诗;历史传承;发展现状

河间市地处河北省中南部,因置九河之间而得名。古城河间是毛诗的发祥地,诗经的传承地,两千多年来,诗经文化在这块土地上薪火相传。2005年,河间成为河北省第一个被命名为“诗词之乡”的县份,2006年5月20日,河间歌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河间歌诗的历史传承进程

河间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公元前212年,大儒荀子的弟子毛亨为避秦始皇“焚书坑儒”,自鲁地逃亡到河间北部隐居,汉惠帝撤销“挟书律”后,毛亨与其侄毛苌开始整理、诂训、并传讲《诗经》。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封毛苌为博士,建“君子馆”(今河间市君子馆村),讲经授学。

因为《诗经》中的每一首都是流行在当时的歌曲,尤其是“风”部分均为民歌,毛亨与毛苌在河间设馆教习《诗经》的时候,尽管是用“今韵”,但大部分都可完整的吟唱,史书上记载的“河间歌诗”,即起源于此。

(一)书面传承进程

关于《诗经》的传承,自古以来就有不同的说法。

三国时期吴人陆机著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记载:“孔子删书授卜商,卜商为之序,以授鲁人曾申,申授魏人李克,克授鲁人孟仲子,孟仲子授根牟子,根牟子授赵人荀卿,卿授鲁人毛亨,亨作《诂训传》,以授赵国毛苌,时人谓亨为大毛公,苌为小毛公。”而唐代陆德明著的《经典释文序》中有不同记载:“徐整云:子夏授高行子,高行子授薛仓子,薛仓子授帛妙子,帛妙子授河间大毛公,毛公为《诗诂训传》于家,以授赵人小毛公。”关于毛亨毛苌以后的《诗经》传承,《汉书·儒林传》说:“毛公,赵人也。治《诗》,为河间献王博士。授同国贯长卿,长卿授解延年,延年为阿武令,授徐敖,敖授九江陈侠,为王莽讲学大夫。”到东汉郑玄撰写《诗谱》、《毛诗传笺》、唐代孔颖达撰写《五经正义》,元代由官方奏建毛公书院,传至民国末期。

(二)口头传承进程

相关传说、民间故事及相关地名文化历代口头相传,少量散见于部分著作、文章,但完整的口头传承脉络已无从得知,只有在传承人裘孝信一族的家谱里里能找到一支自明至今保留完整的传承谱系:裘本固—得光—宗鲁—复聘—翰—庚—棠—士熉—宝善—德俊—祖浩、祖诒、祖諴、祖谔—宾—昭域—之桓—孝信。

(三)诗风传承进程

河间传承诗风,历代吟诗作诗普遍,诗人辈出,如唐代有大诗人刘长卿、张仲素等;明代有兵部尚书程信、程敏政父子诗人;清代有著名的“河间七子”,经常一起唱和,其中包括纪晓岚、戈涛、李中简等,均乾隆年间进士;民国年间有《豹桥》诗刊,“椟玉”诗社等;解放后民间或文化部门办过《原野》、《苗圃》等数十种诗报;现有15家民间诗社或组织,办有《毛公诗苑》等刊。

(四)河间关于《诗经》的著述作品

关于《诗经》的著述方面,河间地区也有很多作品流传,如李铉《毛诗义疏》,刘炫《毛诗述议》,提桥《诗说简正录》,纪昭《毛诗十义》,蒋绍宗《读诗知柄》等。河间地区浓厚的诗经氛围为文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料,而他们对诗经的重新阐释也使该地区的诗经文化得以在更大的层面上被传承、被发扬,可谓双赢。

二、河间歌诗的发展现状及保护措施

(一)河间歌诗的发展现状

1、传承人年事已高,难以为继

行别营村的裘孝信是如今河间歌诗的传承人之一,他的吟唱极具乡土味道,曲调之间有西河大鼓的韵味。他的祖父和父亲都能用古韵演唱《诗经》,他从小就受到吟诗的熏陶。历经朝代更迭,战乱纷争,文化兴衰,几经断裂之后,河间歌诗最终传到现在,而裘孝信老人年事已高,抢救、保护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已迫在眉睫。

2、传授给孩子,薪火相传

河间歌诗这一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继承人老龄化、口传面授的传承方式制约发展等问题。因此,将挖掘保护与传承推广同步进行,是河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新思路。河间市目前在定点小学举办暑期培训班,裘孝信老人每年利用暑假的时间,到行别营村中心小学为适龄小学生传授河间歌诗。

3、唱诗也作诗,诗风浓郁

河间歌诗这一传统文化的传承使河间及周围地区形成了作诗的传统,使得河间地区形成独特的诗歌文化氛围。据了解,在河间共有中华诗词学会会员34人,河北省诗词学会会员66人。河间市有毛公诗词学会,20个乡镇中有十八个分会,还有许多村庄都有诗会,全市活跃的诗词爱好者近2000人。2005年,河间成为河北省第一个被授予“诗词之乡”称号的县份。诗文化的盛行让河间的人们日常生活更加丰富充实,爱诗的氛围使这里的孩子们从小就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对河间歌诗的保护措施

1、进一步挖掘理清《诗经》的传承脉络

现除史书记载外,其传承过程在民间留下了大量的传说。毛公讲经地周围农村一些年纪较大的农民还能讲出许多毛苌公传经的故事和传说,像“诗经村”、“君子馆”、“解经台”等村名、地名都与诗经有关,就连河间的民风,河间的方言土语都与诗经有关。

2、挖掘、整理“河间歌诗”的传统文化

至今在河间农村中还在传唱着诗经中的《关睢》、《蓼莪》等民歌,而且是用古韵吟唱,传唱者多为老年人,对这一文化遗产的挖掘与抢救已迫在眉睫。文化局已聘请国内、外多名专家学者为顾问,并组成了有史学、文字、音像等专业人员的“河间歌诗”研究室,以实现对河间歌诗的保护。

3、恢复毛公书院

由于毛苌的特殊贡献,使诗经文化薪火相传,因此毛公书院久为诗经学者所崇仰。河间市人民政府已于2005年3月在毛公讲经处原址重修了毛苌公墓碑,已经恢复、重建毛公书院,建立诗经碑林。

4、建立诗经博物馆

沧州市政协文史委调研员、原河间市文化局长田国福收藏了历代各种版本的《诗经》700余种、近8000册,被吉尼斯总部评为收藏《诗经》版本世界之最,人称“中国收藏《诗经》第一人”。为了更好地弘扬诗经文化,他将这些珍贵的藏品向社会公开展览。

河间歌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本文大体上对河间歌诗及诗经文化的传承脉络进行了梳理,并简述了其在河间地区的发展现状及继承保护措施,希望能让更多的口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得以借鉴,为更多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找回其内涵与价值,从而更好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东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鱼疏》,商务印书馆,1985

[2](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中华书局,1983

[3](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

猜你喜欢

发展现状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河南信阳石榴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电力变压器绕组轴向振动稳定性分析
浅析电力多经企业的现状及其管理对策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