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间叙事视角下的《河湾》

2015-07-12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210094

名作欣赏 2015年21期
关键词:后殖民生活空间河湾

⊙孟 妮[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南京 210094]

空间叙事视角下的《河湾》

⊙孟 妮[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南京 210094]

在《河湾》中奈保尔通过物理空间的转换、物品的再现和人物的意识空间这些空间叙事技巧来表现人物的自我身份认同危机。这些空间叙事技巧深刻地表达了身处后殖民时代背景下人物所面临的广泛而深刻的身份认同危机。

空间叙事 后殖民 身份认同危机

一、引言

像凯斯特纳指出的那样,“小说是时间第一性、空间第二性的艺术,而视觉艺术则相反”①,时间被当成小说研究第一性的要素。甚至在提出空间叙事的早期叙事研究也是以对时间的研究为重。托多罗夫将叙事时间分为时间、语体、语式三大范畴。热奈特在《叙事话语》中将托多罗夫的时间这一范畴发展为时序、时距和频次这三部分。之后的叙事学者里门凯南、巴尔等也对叙事时间展开了详细的讨论。哲学领域的空间转向促进了文学理论的叙事学转向。空间是指“纯粹时间”,在“纯粹时间”的瞬间可以同时掌握过去和现在。②简言之,空间使得叙述的时间流被中止,时间成为空间的附属并在空间中得以展现。由于空间具有共时性,它不仅指场景、地点等僵化静止的背景,还指场景的转换、地点的变化和物品的反复出现。无形的心理空间也属于小说的空间形式。“小说的空间化不仅指向有形的环境、地点,也包括无形的心理空间、情感空间、感性空间等。”③因此,有些学者将亨利·詹姆斯列为空间叙事学的重要影响人物。因为他所描写的心理现实阻止了叙述时间的流动。

作为一位出生在特立尼达的印裔移民作家维迪雅达·苏拉吉普拉萨德·奈保尔对流散作家的身份认同危机有着深刻的切身感受。他曾感慨道:“我永远是个外来者:用一个美国词儿,我永远是一个舶来品。”④他创作的很多作品如《世间之路》都以归属不定的无根感为主题。《河湾》是这些众多作品中的典型。该作品主要讲述了萨林姆从非洲海岸到中心的河湾小镇经商的所见所闻。不同于时间流动难以察觉的意识流小说,《河湾》的情节发展可以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加以复述,但这并不能否认用空间叙事理论分析该作品的可能性。相反这彰显了小说分析长久以来对空间研究的忽视。在《河湾》中奈保尔借助物理空间上生存环境的转换、相同的意象的反复出现、人物相似的意识空间强调突出了后殖民时代背景下人物所面临的广泛而深刻的身份认同危机。虽然近年来对奈保尔的研究视角多样,文化多元性、流散、殖民主义政治等视角成为学者的切入点,但是研究的方向大都指向了身份认同危机。这一方面强调了奈保尔作品的鲜明主题,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身份认同危机的普遍性和评论者对现代人的身份认同危机的关注。不同于现有的研究,本研究从空间叙事的视角分析作者如何通过空间的建构来深化身份认同这一主题。

二、物理空间的转换

“地点或是发生边界和位置的转换,或是在文本中反复出现,从而具有了空间的共时性特征,并且能够完成某种意义(比如身份)的构建。”⑤主体的身份意识随着空间的转换而模糊,从而形成了身份认同危机。物理空间的转换在《河湾》中主要是指主人公萨林姆的生活空间的转换。萨林姆的生活空间由小镇转变为新领地,由非洲中心转换成英国,每一次生活空间的转变无疑是对身份认同危机的一次重击。

萨林姆离开了非洲海岸来到了战后的河湾小镇,但这个他满心期待的地方并没有给他带来安宁。在这里他经历了两次生活空间的转换使其面临深刻的身份认同危机。破败的小镇并不是非洲大地上的欧洲文明,它只是一个消失的文明留下的残骸。“广阔的草坪和花园又恢复成丛林;街道不见了;水泥或空心土坯造的墙东倒西歪褪了颜色,上面爬满了藤蔓植物。灌木掩映中不时露出饭店或夜总会的水泥框架。”⑥欧洲文明的遗迹正在被原始丛林所吞噬。在这样的废墟中,“你的时间感错乱了。你感觉自己像是个幽灵,来自未来而非过去。你感觉自己的生活和野心都已经实现,你所看到的是那种生活的遗迹。在你所处的地方,未来出现过,又消失了”。在此作者将过去和现在并置的努力得以展现。时间的流逝不仅是出现了混乱,而是暂时中止于生活空间的转换中。这种转换体现的是从殖民时期到后殖民时期的转换。穿梭于这两个生活空间萨林姆感慨自己与非洲人没什么两样,但又与非洲人格格不入。后殖民时期的欧洲文明虽让他心驰神往,认同于其文化的梦想也终将幻灭。领地的房子为萨林姆展现了一个后殖民空间。“装空调是有必要的,领地的房子都无遮无拦地矗立在平地上,像一个个大水泥盒子,没有隆起的屋顶。要是天气晴朗,就会有一两面墙一直暴露在烈日下。房子里还配了个男仆,穿着领地奴仆的制服——白色短裤,白色衬衫,白色夹克(而不是殖民时期那种罩衫)。”但在此空间中他却感受到“我知道,在领地我属于另一个世界”。欧洲的环境一直为萨林姆所向往,然而身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却不能给他带来丝毫的舒适感和安全感。他难以认同于小镇上的欧洲人。从废弃的几乎被原始丛林覆盖的小镇到新领地的空间转换使萨林姆走上了认同危机之路。从此他觉得既没有退路也没有未来。

非洲的生活空间向英国的转变是作者有意为之,作者借现代发达的交通设施在小说临近结尾时不知不觉地完成了空间上的转换。作者通过这种空间并置深化了身份认同危机,指出了这种危机不仅广泛存在,而且面对这种危机人们往往束手无策。此时,时间的流动被便捷的飞机所抹去。萨林姆觉得“我像是同一时间出现在两个地方:一觉醒来就到了伦敦,身上却还留有非洲的痕迹”。初到伦敦叙述者就将当地的生活空间叙述地与非洲小镇的生活空间别无二致。伦敦各个角落的“那些小摊、小铺、小售货亭,还有熏黄的杂志店——都是像我这样的人开的——给人留下的印象,事实上也正是那些设法挤进来的那些人给人留下的印象。他们在伦敦中央做着生意,就如当初在非洲中央做生意一样”。再次生活空间的转变给萨林姆带来了迷惘。后殖民时期的英国并没有给像叙述者一样的移民带来希望,这也归因于伦敦的生活空间不能让萨林姆等人完成身份的转变,事实上这一空间与非洲小镇的空间没有多大区别。在以上的描写中萨林姆似乎在初到伦敦时就预见了自己的未来:像自己这样设法挤进来的人无法在身份认同上有多大的改变。非洲生活空间带来的迷惘是普遍的无法摆脱的,即使身在后殖民的欧洲也于事无补。

三、物品的再现

在《河湾》中作者反复提及了一些物品如拖着驳船的汽船。时间的痕迹体现在这些物品上,但又以空间的形式得以展现。这些物品的出现构建了一种过去和现在并置的空间感,现在和过去的间隔被弱化,但两者并置而产生的空间突出了萨林姆不能认同于夹生的欧洲文明的决心。一心向往欧洲文明的他陷入了身份认同危机。拖着非洲特有的独木船的汽船是河湾小镇的唯一交通工具。通过反复呈现这一物品奈保尔再现和强调了非洲大陆上夹生的欧洲文明。古老的独木船与欧洲工业革命的成果的结合代表了非洲文明与欧洲文明的结合,是一种夹生的文明。“汽船或驳船开过的时候,把独木舟拴在上面来搭顺风船,这种做法在大河上是被认可的,不过风险很大。”拖着独木船的汽船不能代表先进的工业文明,也没有在体现非洲特色的同时使非洲在去殖民化后富裕发展起来。它更多地体现了非洲的贫穷和落后以及其自身对欧洲的依赖。在这样的空间下,对萨林姆等在非洲陆地上生存的印度移民或阿拉伯移民来说非洲文明和夹生的欧洲文明都不能成为他们寻求安全的避风港。在萨林姆看来“这里的事和我们过去了解的不一样。对我们来说,这里非常诱人。非洲中间的欧洲,后殖民时期的非洲。但这里既不是欧洲也不是非洲”。在商人纳扎努丁的诱导下,萨林姆原以为自己来到了非洲中的欧洲,一步一步地接近了渴望已久的欧洲文明,但事实却让他大失所望。河湾小镇既不是非洲也不是欧洲,而他既没有认同于非洲文明,也对没有将非洲带出贫穷与落后的欧洲文明大失所望。对非洲文明的失望体现在面具和木刻上。“他说这就话历史久远,可追溯到两千年前,是一个古罗马作家说的,意思是非洲‘总有新东西’。这话用于面具和木刻最贴切不过。每个面具、每件木刻都是为特定的宗教目的制作的,只制作一次,所以个个都不同。”面具和木刻本身凝聚着过去和现在,它存在于当下也代表着古老的非洲。时间的流动在面具和木刻上中止。它们最终成为无人问津的摆设,暗示着包括萨林姆在内的人们对非洲文明的不认同。这些空间的构建说明了萨林姆无法认同于非洲文明,而他憧憬的欧洲文明也只是他一厢情愿的想象。因此,他的身份认同危机也随之凸显了出来。

四、心理空间的变化

如果说以上的物理空间通过间接影响叙述者使得他的身份认同危机一步一步深化,那么萨林姆、因达尔的心理空间的转变则直接表明了后殖民背景下广泛存在的身份认同危机。在《河湾》的开篇叙述者竭力讲述着自己家族的故事,这些故事发生的时间被有意地淡化。“在内心深处,我们知道自己的民族很古老,但我们没有办法测算时间的流逝。我父亲和祖父讲故事的时候都不会说出时间。这并不说明他们忘了,或者搞不清楚。在他们看来过去就是过去。”这种讲故事的传统似乎被萨林姆承袭,不仅是因为以上提及的叙述者对物理空间的构建和物品的再现,更重要的是由于心理空间的不断转换,萨林姆的过去也不可避免地成为过去,过去对萨林姆现在和未来的生活没有任何意义。他再也回不到当时一心憧憬和认同欧洲文明的身份,只能以混沌不清的身份随波逐流,不断逃离。小说大部分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叙述,因此萨林姆的心理空间及其变化俯拾即是。在海岸时萨林姆憧憬着逃离他家的宅院和周围的人群去接触欧洲文明这一历史潮流。“我要离开我家的宅院,离开我周围的人群。和他们绑在一起,自欺欺人地和他们一起过日子,只会跟着走向灭亡”。但带有欧洲气息的小镇在萨林姆看来与非洲原始的部落生活没有多大差异。在带非洲男孩费迪南参观完萨林姆的小店和房子后,萨林姆断定“他很难看出我的生活和他所熟悉的生活有多大不同,这使我在夜里心情更加沮丧。我不知道支撑我生存的渴望在本质上究竟是什么。我开始感觉到,无论我去哪个地方生活,无论多么富有,多么成功,多么舒适,也只是现在生活的翻版”。无论是非洲海岸的生活,还是非洲大地上夹生的欧洲文明使萨林姆感到迷茫。至此,混杂的心理空间直接导致了他的身份认同危机。和萨林姆相同,因达尔也是生活在非洲海岸的移民,他面临着比前者更为深刻的身份认同危机。与萨林姆不同的是,因达尔借留学读书这一契机与欧洲文明有直接的接触,但英国的生活并没有让他找到归属感。“我们感觉到伟大的世界就在那儿,我们中的幸运者可以去探索一番,不过也只能游移在它的边缘”。为了追求人性自由,不受传统、家庭、宗教的束缚,因达尔选择了英国。但即使是在欧洲这种理想也难以实现。就像外表是印度风格但里面却是欧式风格的建筑所预示的那样,不同的文明并没有在英国自由发展而是以发扬异域文化为幌子被置于后殖民的事实之下。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作为移民的因达尔也不可能在英国的环境下自由地发展个性,从而面临严重的身份认同危机。

五、结论

在《河湾》中奈保尔通过物理空间的转换、物品的呈现、人物心理空间的转变中止了叙述时间的流动,赋予空间以社会意义。在后殖民时代的现代人所面临的广泛而深刻的身份认同危机在空间中得到生动的再现。在空间的展开中奈保尔也对后殖民时代的欧洲和非洲展开了评述。欧洲已不是古老的欧洲。依赖于和非洲无异的欧洲来发展非洲的愿望终究会落空。对于个人来说,认同于这样一个欧洲将会导致身份认同危机。正如小说结尾揭示的那样,逃离是萨林姆最后的也是唯一的出路。他逃离的不仅是夹生的非洲,更是现代社会的空虚和混沌。

① 王安:《论空间叙事学的发展》,《社会科学家》2008年第1期,第143页。

② 弗兰克,约瑟夫:《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3页。

③ 毛凌滢:《多重空间的构建——论〈红字〉的空间叙事艺术》,《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第45页。

④ 转引自祝平:《边缘审视——奈保尔创作述评》,《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第2期,第110页。

⑤ 王晓丹:《空间、身份与命运——〈大瀑布〉的空间叙事特征与主题》,《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年第2期,第95页。

⑥ 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海出版公司,2014年版,第26页。(文中有关该小说引文皆出自此版本,故不再另注)

[1] 王安.论空间叙事学的发展[J].社会科学家,2008(1).

[2]Genette,Gerard.Narrative Discourse[M].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0.

[3]弗兰克·约瑟夫.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M].秦林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5] 祝平.边缘审视——奈保尔创作述评[J].当代外国文学,2003(2).

[6]王晓丹.空间、身份与命运——《大瀑布》的空间叙事特征与主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2).

[7] 奈保尔.河湾[M].方柏林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4.

作 者:孟 妮,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编 辑:水 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猜你喜欢

后殖民生活空间河湾
智己AIRO 流动的艺术品
河湾春夕
大地彩画 古朴村庄 宜良县河湾村
项链
后殖民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视域:以斯皮瓦克的语境化性别理论为例
身着和服的“东方灰姑娘”
年年有鱼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黑暗之心》的后殖民主义解析
河湾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