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暗之心》的后殖民主义解析

2016-04-29易小暄

青年文学家 2016年14期
关键词:东方主义康拉德后殖民

摘 要:英国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发表于1902年的《黑暗之心》是英国二十世纪最负盛名的小说巨作之一。小说以其浓郁的现代主义特色、首创的叙述模式、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黑暗之心》是康拉德根据1890年刚果之行的亲身经历而写成的一部中篇小说,是康拉德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罪行揭露的重要作品。本文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运用东方主义以及属下理论对文章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康拉德;后殖民;东方主义;属下

作者简介:易小暄(1993-),女,汉族,湖南省岳阳市人,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4-0-02

一、康拉德后殖民主题的社会根源

帝国主义对海外殖民地的扩张和掠夺深深地影响了康拉德的创作。他的小说都直接或间接反映了这一历史背景。康拉德创作的鼎盛时期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恰好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期。主要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等,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加快了对亚、非、拉等地的瓜分,加大了对殖民地奴役和掠夺的力度。非洲本是世界上的第二大洲,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从十五世纪开始,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殖民主义者相继入侵非洲。到1870年,西方殖民国家大约占据非洲全部面积的百分之十,在十九世纪的最后三十年,已进入了帝国主义的英法等国开始了抢夺非洲殖民地的狂潮。到二十世纪初,非洲除了利比里亚和埃塞俄比亚外,几乎都被帝国主义瓜分殆尽了。康拉德在作品中也暗示了这一点,如《黑暗之心》中殖民地国家的经济停滞不前,种族主义和民族压迫严重的现象。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殖民体系的逐渐瓦解,康拉德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信念也在悄然地发生着改变,康拉德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疑虑,于1890年刚果之行后加深了。在亲眼目睹了殖民主义对非洲惨无人道的剥削之后,康拉德在心中对粉饰得天花乱坠的西方殖民话语打了大大的一个问号。

二、后殖民主义分析

本文从后殖民角度,运用萨义德的东方主义和斯皮瓦克的属下理论对《黑暗之心》进行分析。

(一)东方主义与《黑暗之心》

“东方主义”或译为“东方学”,原是研究东方各国的历史、文学、文化等学科的总称。萨义德认为它是一种西方人藐视东方文化,并任意虚构“东方文化”的一种偏见性的思维方式或认识体系。东方主义本质性的含义是西方人文化上对东方人控制的一种方式。在小说中,作者刻意将非洲荒蛮与丑陋的形象与西方文明与现代的形象进行对比,虽然也表达出对殖民主义残暴行为的唾弃,但始终展现出西方人以一种偏执的思维方式看待东方文明的不争事实。

文章伊始,马洛受聘时去见医生的场景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马洛的回忆中,医生对他进行了一些另类的检查,如量并仔细记录马洛脑袋的尺寸并暗示去了非洲西方人脑袋内部会发生变化,并且询问马洛的精神状况想得出从非洲回来后人们的精神状态的变化情况。这些另类的检查即认为西方人去第三世界国家会产生一系列变化,热带神经衰弱的现象,认为非洲的落后贫穷使他们自身的高度文明与殖民使命而承受较大的精神负担。实际上,这些都是只是西方人对于东方的臆想,实际情况是就算是西方人去东方发生一系列变化也只是由于对环境的不适应或不健康的心理状况引起的。

此外文中的几处鲜明对比更凸显出殖民者眼中东方的应有之样,小说中非洲人的原始野蛮生活与西方文明生活的对比;非洲与西方自然环境的对比;非洲黑人与西方白人的对比。举例说明一下第三种对比,小说中,马洛在去非洲公司贸易站途中遇到的黑人奴隶与贸易站中光鲜亮丽的会计主管显示出鲜明的对比。沿路中的黑人衣不遮体,瘦骨嶙峋,脖子上套着铁项圈,马洛对他们的形容如黑色的人形、野蛮人、生番、流里流气等。相反,对会计的描绘却是出人意料的高雅精致、洁白、一尘不染等。除此之外,文中非洲女人与库尔兹英国未婚妻的有这鲜明的对比。作者对非洲女人的描写充满轻蔑,野性、浓妆艳抹、野蛮人、凶猛狂暴等,对其未婚妻的描述则是成熟、忠诚等褒义词。以上两种强烈的对比显示出作者对与东方文明的藐视。

(二)“属下”理论与《黑暗之心》

在20世纪初,葛兰西在他的《狱中札记》中提到“属下”一词。用来指欧洲社会的从属或边缘化的社会群体,主要指农民或无产阶级。在20世纪80年代初,以印度裔的澳大利亚历史学家古哈为代表的印度属下研究小组把“属下”的概念应用在南亚,尤其是印度的语境中,用来指“南亚社会中存在的从属群体的一般性特征,包括阶级、种族、年龄、性别、职务和任何其他领域中存在的受压制群体。”。本文将着重探讨的是《黑暗之心》中后殖民理论下的“种族属下”。

在《黑暗之心》中属下的范围限定于非洲土著居民。从文章中不难看出,凡事有关非洲的描写都是野蛮的、破败的,非洲土著都是蛮夷,称他们为“黑色的人形”,甚至都没有名字。文中的土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住在森林深处的黑人,另一类是为“文明人”服务的黑人。尽管他们两类有不同点,但是在马洛的眼中他们难以逃出黑人属下这个范畴。在马洛的描述中为“文明人”服务的黑人明显是作为比生活在森林中黑人更高一级别的存在,他们为殖民者服务,收取少量的铜线作为工钱,又不被提供食物,相反还受到殖民者的不屑。文中马洛一行人称呼他们为“食人族”可实际上这只是殖民者对他们的称呼而已,他们并不吃人肉。“当然。他们是带过一些臭掉了的河马肉”。另外马洛补充道“他们从未当着我们的面吃过”。马洛的话语可以理解为:他们可能在我们看不见的情况下吃,尽管他们不吃人肉,但是他们吃散发着恶臭的令白人们恶心的河马肉。这些黑人作为殖民者的雇佣者,也是船上的一员,但是作为属下,他们又尽可能去服从殖民者的命令。

在文中很明显的一点是黑人几乎是沉默的,他们甚少说话。他们仅有的几次说话也被描述成如动物般嚎叫而不是人类的语言。通读全文,文中仅有两处黑人的讲话。第一次是在航行去见库尔兹的路上,这也是第一次马洛表现出对黑人的同情。遇到野人的袭击,对比出了白人与黑人不同的应对态度“只剩下我们一个个僵在那里,姿势千奇百怪,愚蠢得要命,同时还在顽固地倾听那恐怖而过分的寂静。”而黑人的反应则是:“黑人们的表情则是警惕的,显示不出自然地感兴趣”。文中第二次黑人的发声则是传达库尔兹的死讯。康拉德用黑人来的口中来说出库尔兹的死讯意义重大,似乎只有这个被殖民者折磨到受尽磨难的种族才有资格宣告这一消息。

尽管文中有显露出对黑人种族的一丝同情,这是康拉德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抨击,但是他们的还是被描述成落后的野蛮的,没有权力发声的野蛮人、食人族,遭受非人般的待遇。

三、结论

作为西方文学的经典之作,读者们对《黑暗之心》的感受褒贬不一。本文通过后殖民主义理论-萨义德的东方主义、斯皮瓦克的属下理论对这篇小说进行分析。首先对文章大致内容、写作背景进行了介绍,接着论述文中所用的理论来源及简介,然后具体分析了萨义德的东方主义、斯皮瓦克的属下理论,揭露了殖民者否定了西方对与东方落后、野蛮的臆想,阐述了黑人在殖民者残暴统治下不能发声的不争事实。虽然文中鲜有几处流露出主人公马洛对殖民地人民的同情,体现出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抨击和否定,但这一主题似乎又难以概括康拉德全部的思想,康拉德在字里行间又维护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统治。在当时代的大背景下,康拉德还是无法跳出殖民者的眼光。

参考文献:

[1]解超群.《黑暗之心》的后殖民主义解读[D].西安: 西北大学.2010.

[2]刘辉.论斯皮瓦克的属下研究[A].北京:中央名族大学学报,2012:100-104.

[3]李文婕.《黑暗的心》的象征手法[J].重庆: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3:42-45.

[4]约瑟夫·康拉德.黑暗之心[M].孙礼中译.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东方主义康拉德后殖民
康拉德小说中的真实焦虑
名人名言
全球化之下的少数族群——霍米·巴巴后殖民理论浅探
失落中的真实:康拉德小说《阴影线》中的有机共同体思考
后殖民解读与性别研究的有机结合
——评《后殖民女性主义视阈中的马琳·诺比斯·菲利普诗歌研究》
黑暗月光下的非洲丛林——《大河湾》的后殖民生态解读
好莱坞动画电影中的东方主义
后殖民语境下的欧美鲁迅研究与误读
从贤哲会饮到饕餮盛宴
《麦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