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语言中感受自然的歌唱

2015-07-10刘欣

艺术评鉴 2015年2期
关键词:语言

刘欣

摘要:歌唱艺术以语言为媒介体,是被看作为最简洁、最方便的音乐表现手段,同时在传情达意上也是最直接、最准确,容易被人们接受,中国的语言和歌唱更加讲究吐字语调的清晰性,四声准确,分辨五音和清浊。“字行腔运”用在现代声乐教学里,作为一种概念,既借鉴戏曲、曲艺唱腔的咬字规律,又不同于中国本土戏曲、曲艺的咬字发音原则。本文正是从语言出发,探讨歌唱的自然与语言的关系。

关键词:语言 自然歌唱 依字行腔

英国作曲家诶尔家爵士曾说:“音乐是人类的必需品,如空气和食物。失去了音乐,我们可能会少了活力,在精神上造成缺憾。”其中歌唱艺术就是一门与其他音乐形式有所不同的音乐艺术门类,它不仅需要有优美的声音,而且更需要有清晰的语言来表达作品中具体的艺术魅力。近代教育家应尚能老先生曾在《以字行腔》文章中论说过这样一种论点:“在一般情况下,字说讲的。讲的字与唱的字有什么区别呢?这一区别就在于讲的字不需要延长,而唱的字需要延长。这是从本质上来区别两种字的不同的。”在中国戏曲中讲究“依字行腔”,是指“各种戏曲、曲艺唱腔和创腔须与唱词的声调相吻合。”清晰准确地明以字、示以情、确以意。说话和唱歌在生理上都共用一个发声器官,“说话”作为人类这种高级生物所独有的个性特点,它可以清晰准确的表达思维和感情。歌唱和讲话都是抒发情感,也是演绎作品的重要手段。在歌唱中,声音一定是悦耳的动听的,这就要求声带的完整性,就是说声带破坏严重的人和讲话嘶哑的人,那么他注定无法“悦耳”的歌唱。悦耳的嗓音有一部分来源于先天,但“先天”并不占决定因素。有许多歌者在学习声乐很多年后,会发现自己的说话声音也会有共鸣腔体的存在,跟没有歌唱训练过的人声音位置很不一样,显得很有底气,很动听,这就是潜移默化的改变。

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卡罗贝·尔冈齐也曾明确地讲:“怎么说就怎么唱。”歌唱以人声作为“乐器”,与其他乐器不同之处在于人声具有语言发声器官,即咬字、吐字器官。包括唇、齿、牙、舌、喉、上颚、下颚、鼻腔、口腔、咽腔等。由于这些器官活动时候的位置和着力点位置不同,从而就形成了不同口型声响的字与音。歌唱的首要条件就是自然。歌唱等于朗诵,你能把诗词读得好,不要“倒字”,那么唱歌也就有了意义。舒伯特、舒曼的艺术歌曲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选择的诗词能与音乐完全融合在一起,是作曲家与诗人的完美呈现。依腔行调在《唱论》中对于歌唱“腔体”这一方面也告诉歌者这样一种论点“依腔、贴调” 和“声要圆熟, 腔要彻满”。明朝魏良辅在编著的《曲律》中曾提出对演唱者的基本要求归结为“字、腔、板——三绝”要素,即“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他认为“凡字不真,句不笃,声不稳,音不准,皆得谓之‘拗劣”。是在讲学习唱歌,应该先学如何发音,讲好了话再去练习唱歌,在音韵读法正确的情况下加上歌唱的气息、歌唱的状态,其次再去识别歌词大意,思考曲中情感,最后应该掌握的就是曲调、旋律、风格等,逐步而来,循序渐进地练习。如果初级学习声乐过程中,教师过早地要求把声音建立在气息上,建立在共鸣上,就会使学生把歌唱“困难化”,造成气息僵硬,声音发虚等一些毛病。

清人徐大椿《乐府传声》指出“欲正五音,而不于喉、舌、齿、牙处著力,则其音必不真;欲准四呼,而不习开、齐、撮、合之势,则其不清。所以欲辫真音,先学口法。口法真,则其写无不真矣。”五音是指“喉、舌、齿、牙、唇”,搭配而来的还有“四呼”,也就是演唱中的开、齐、摄、合四种口法。简单的讲,是把每个字拆开来看,想好重音在哪,是否需要延长音,歌唱中“腔”和“字”也是相辅相成的。

魏良辅《曲律》中亦指出:“五音以四声为主,四声不得其宜,则五音废矣。”王骥德则在《方诸馆曲律》中“论平仄”一小节中对“四声”有深入讨论。他对平仄的规律进行了归纳总结:“盖平声,声尚含蓄,上声促而未舒去声往而不返,入声则逼侧而调不得自转矣。”也就是说如果四声发音不够清楚,不但会影响到演唱中的吐字并且会影响声音的质量,致使听众会有模糊感,听不清歌词大意。演唱者也会觉得字腔不顺口,演唱中有影响,必然会关系再度创作中的歌唱艺术。所以说“四声”“五音”互为基础。歌唱中将“二声”混淆为“一声”抑或“三声”混作“四声”,都属于演唱交代不清楚,哪怕声音再响亮好听,终究是不完美的。元代燕南芝庵所著的《唱论》中提出:“字真、句笃、依腔、贴调”。也是着重强调演唱中应该遵循对声调的吻合,也就是“依腔贴调”,要注意字音的变化在旋律中的完整体现。在《长江之歌》前两句演唱中,“你从雪山走来”中的“雪”为三声,但是很多歌者在演唱的时候经常歌词一带而过,使听众听成了“削”。第二句“春潮是你的风彩”中的“彩”字,也是三声,有时候歌者过于注重声音的通透性和腔体的立体型,导致咬字头重尾轻,注重字头不顾字尾,三声“彩”最后咬成了一声“猜”,这都是“去声往而不返”状况。正如戏曲学家周贻白在其 《戏曲演唱论著辑释》 中所言: “读别字固然是大错, 而字有阴阳平仄之分, 阴唱成阳或阳念成阴, 平唱成仄或仄念成平, 也都是一种讹误。”就从字上来说,歌唱必须掌握每个字词的字头、字尾,有时在长音演唱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余音的处理。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5000年左右的历史。在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学中,我们尝试发出唇,齿,牙,舌,喉五个字的时候,不难发现,每个字的着力点都是在字的本身上,即体现了象形文字的特殊含义,又生动地刻画出运用器官发出“字”的本身。

“声音是车轮,语言就是道路,只有达到了声音和语言的和谐统一,才能顺利行驶的更高更远,才能真正的展现声乐歌唱的独特魅力。”“以字行腔”不仅仅强调“声”,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声乐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训练好的。在学习声乐的道路上,我们更应该注意时刻发扬民族特色,充分体现出中国语言在歌唱领域中独特的魅力,这将是民族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

猜你喜欢

语言
诗之新,以语言创造为基
(n,k)-语言及左-(n,k)-语言的一些性质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多向度交往对语言磨蚀的补正之道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日常语言与播音语言
语言技能退化与语言濒危
我有我语言
论语言的“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