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创作歌曲《移民新村传佳话》

2015-07-10任佳佩

艺术评鉴 2015年2期
关键词:艺术风格南水北调

任佳佩

摘要:一首反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爱国情怀的歌曲《移民新村传佳话》,在河南南阳甚至全省家喻户晓。歌曲用一位106岁王奶奶的真实故事,诉说描绘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淅川丹江口库区移民,为了早日让京津人民喝上丹江水,舍小家为大家的爱国情怀,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洒脱的曲调,激昂奔放,直抒胸臆,节奏感强。它反映出淅川移民人与物、情与爱、伤感与向往、兴奋与平实的真是感受,纯真质朴,勾人心魄,传递出强大的正能量,体现出了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关键词:创作歌曲 南水北调 大移民 丹江号子 艺术风格

“胸佩大红花,告别旧篱笆,一路阳光当头照,春风送我搬新家。渠首王大妈搬进新家乐开花,无限往事涌心头……难忘那年五月八,总理慰问到咱家,虽说老家千般好,咱要舍小家为大家……”《移民新村传佳话》这首歌,是由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地南阳本土知名词作家杨学富、曲作家朱敬武两位先生创作,由南阳青年歌手朱晓静演唱的一首新的创作歌曲。自问世两年来,这首歌曲的MTV宣传片在南阳当地电视台连续播放,同时在省内外各大中型宣传南水北调的舞台上广泛演唱,深受专家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并在南水北调工程大移民文艺作品创作奖评选中荣获歌曲类一等奖。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必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就从歌曲的创作背景、艺术特征与风格、歌曲体裁等方面试以浅述。

一、歌曲的创作背景

我国南水北调伟大工程令世界瞩目。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如期通水,南阳淅川滔滔丹江水,沿着南水北调中线干渠跋涉千里,以气壮山河的磅礴气势奔流北上,使京津及沿线人民饮用上了纯净甘甜丹江水。作为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的南阳,是中线工程总干渠渠线最长、工程最大的省辖市,同时也成为是全省唯一既迁出移民又安置移民的重要基地。近几年来,仅淅川丹江口库区就有16万左右移民迁出,安置10万多人,为移民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南阳词作家杨学富、曲作家朱敬武先生多次身临搬迁安置现场,亲眼目睹浩浩移民大军长跪不起、挥泪告别故土的催人泪下的壮观场景,他们被移民们舍小家为大家的爱国热情而深深感动,又被党和政府为安置移民所作出的一切努力而动容。2012年8月,俩人冒着酷暑连夜伏案挥笔,仅用2天时间,创作完成了这首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优秀代表作品《移民新村传佳话》。

二、歌曲的艺术特征与风格

(一)题材与歌词

此曲歌词采用叙述、对比的写作手法从三个方面歌唱了整个移民迁安过程中“大爱”的情感故事,即:移民对老家的惜别情;移民对新家的赞美情;移民对党移民政策的感恩之情。如歌词:“告别旧篱笆,无限往事涌心头,虽说老家千般好,咱要舍小家为大家;住进小楼观天下,田里一片好庄稼,党和政府绘蓝图,脱贫致富一路发。”歌曲站在时代的高度,采用人物叙事、抒情相融合的艺术表现手法,以渠首一位106岁移民王秀华老人为主人翁,用真人说真话,以和谐欣慰、朴实无华的农民语言为主格调,讲述移民心里话。

2013年以来,南阳强力推进移民新村建设力度,至目前,全市6个县区42个乡镇新建61个移民新村和28个安置村,其村容、村貌、学校、社区、卫生院等硬件设施均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全市40%的丹江口库区移民实现了集体经济大跨越,人均年收入由搬迁前的4200元提高到了目前的7500元。为此,歌中唱到:“惠民政策雨露洒,移民新村传佳话,百岁老人笑哈哈,总理说的都实现啦,咱和和美美安新家!”情真意切,真实感人。在对比中,使人感受到有一种强大的移民精神和纯朴的思想境界所带来的驱动力,感受到作品中所传递出来的正能量。

(二)旋律特征及曲式结构

这首歌曲豪壮、大气、亲切、自然、旋律优美动听。开头引子部分用别具地方韵味的唢呐领奏,强烈烘托出了搬迁现场的气氛,民风、民俗画面扑面而来,使人身临其境,感人肺腑。同时,在大量的南阳地方民歌音乐元素中采用了通俗唱法,尤其是在“丹江号子”的音调中运用领唱、二声部、三声部伴唱、合唱、尾部再现唢呐旋律等表现形式,使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听起来即显时尚性、又有民族的朴实性。

南阳素有“音乐之乡”的美称,民歌资源丰富多彩,有山歌、灯歌、号子等种类,它们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发展着。《移民新村传佳话》的曲调、结构形式具有鲜明的南阳民歌风格。南阳民歌的调式大都属于五声调式,但此歌曲所使用的音阶比较丰富,偶尔也会出现有六声音阶(即:1 2 3“ 4或#4”5 6或1 2 3 5 6 7)和七声音阶,在七声音阶里出现的“4”和“7”两个音,都不十分稳定,而是游移在“4”和“#4”以及“7”和“b7”之间的音,这也使此歌曲的民风更加浓郁突出,更能表现其思想情感和内涵。如:歌曲中“百岁老人种桑麻,难忘那年五月八,总理慰问到俺家,虽说老家千般好”,用的就是六声音阶和七声音阶。

三、歌曲的艺术体裁

上述中提到的“丹江号子”,是该歌曲体裁中的一大亮点。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地理条件决定了人们的生活和劳动方式,也影响了当地民歌的题材、体裁。这苍劲浑厚,质朴粗犷,悲怆有力的“丹江号子”来自古老的丹江,几千年来,这充满着丹江地域特色的勞动乐章,世世代代被丹江儿女传唱,它不仅喊出了丹江船夫们的激情和力量,也寄托了丹江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移民新村传佳话》中引用的淅川“丹江号子”音乐,为2/4拍,节拍感强,重音突出,效果强烈,表现方法和典型性格特征直截了当,明确易懂,生动朴实。如:歌中唱到“丹江岸边是我家,渔米之乡楚文化……”等回忆时出现了“丹江号子”铿锵有力的旋律,充满了磅礴气概,使音乐性格紧毅、精犷,再加之领唱、二声部和合唱相结合的演唱形式,前后呼应,律动起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使作品如诗如画,恰如其分,达到了一定的艺术境界。

四、结语

一部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作品,必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所在。歌曲创作者只有永远站在时代的高度,根植于群众的土壤中,才能创作出无愧于历史、人民的优秀作品,才能做到艺术之树长青,艺术之花永不凋零!

猜你喜欢

艺术风格南水北调
浅谈“太和壶”的艺术风格
浅谈“长青壶”的艺术风格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建设
南水北调工程管理
古意流转——评改琦《红楼梦》画的艺术风格
南水北调运行管理研究
南水北调
浅析《拜月亭记》中所体现的“南戏”艺术风格
DRAINING THE SOUTH
毕加索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