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波利尼

2015-07-10

艺术评鉴 2015年2期
关键词:阿巴肖邦古典

如果要评选当今国际乐坛10位最伟大的钢琴家,其中一定有毛里奇奥·波利尼的名字。意大利钢琴家毛里奇奥·波利尼1942年1月5日出生于意大利的文化名城米兰,他的父亲是意大利著名建筑师吉诺·波利尼,并且有着很高的音乐素养,能够拉得一手出色的小提琴,而他的母亲也是一位业余歌唱家。在家庭中良好音乐氛围下,波利尼从5岁时起跟随卡罗·罗纳蒂学习钢琴,9岁时,便在米兰举行的第一场个人独奏音乐会,被人们誉为音乐神童。之后,他进入米兰音乐学院,拜著名教授卡罗·维德素教授为师继续深造。

1957年,波利尼在米兰演奏的肖邦练习曲,受到广泛好评并开始引起舆论界的关注。翌年,年仅15岁的他参加日内瓦国际钢琴比赛,获得了第二名(第一名空缺)。1959年,波利尼以优异的成绩从米兰音乐学院毕业,第二年他又参加了第六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賽,在参赛的89名选手中,年龄最小的波利尼以其出类拔萃的演奏荣获冠军。当时比赛的评委主席——钢琴大师阿瑟·鲁宾斯坦感叹道:“如果论技术,真不知我们在座的评委中有谁能弹得比他还好。”从此,波利尼在国际乐坛声名鹊起,世界各地的邀约纷至杳来。

少年成才的事实和肖邦大赛的成功说明了波利尼的才华之高和技巧之娴熟,但同时也框定了人们对他的定义。他冷静、专业、细腻、精准如机器的个人风格以及他对技巧和理性的不懈追求,使得他被戏称为一部“音乐计算器”。生活中他本人也确实总是以一丝不苟的整洁形象示人,似乎确实是个精确机械而无趣的人。但事实上,作为意大利人的他本性轻松而善社交,还喜欢看财经新闻,爱和他那些古典乐界的大亨伙伴们交流业内心得。

波利尼的理性和执着,体现在他表现音乐的方式上。在1960年一举成名之后,他开始了长时间在欧美巡回演出的生活。在巡演中,他结识了一些世界著名的音乐大师,如卡拉扬、科林、戴维斯等,在一次与意大利指挥家克劳迪奥·阿巴多合作过程中,阿巴多对他的演奏进行了深入分析,这令他大受启发,受益匪浅。随即波利尼决定要淡出舞台、潜心苦练。“我一直在演出,一场接一场。”波利尼说,“但是我并不想局限于做肖邦专业户。我意识到我还年轻,迫切需要花时间开拓我的演奏广度,我需要尝试、广泛涉猎,所以我减少了演出量。作为一个演奏家,我的级别如何要交由别人来界定,但在自己的领域内做出改变、继续开拓对我而言并不是什么难事。”在退隐期间他多方求教,还曾拜在著名钢琴大师米凯兰基利门下,重新学习手指触键等技法。对于退隐八年的传闻,波利尼自己澄清说:“我确实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但是一年半后我开始举行小规模系列演出,只是数量很少而已。事实上我作为演奏家的事业一直没有停止过。”

自从淡出公众视野跟随米开朗基利继续学习以后,波利尼不仅将演奏技巧提升了一个档次,他的演奏曲目和音乐视野也得到了扩充。进入20世纪60年代,他已不仅是世人难以望其项背的肖邦专家和古典乐巨擘,还把擅长的领域放宽到了解读当代音乐家的作品上,如卡尔海因茨-施托克豪森和皮埃尔-布列兹等。

1968年,他重返舞台,在伦敦伊丽莎白音乐厅演奏了肖邦的《24首前奏曲》,引起轰动。《经济时报》杂志的一位音乐评论家回忆说,那是他听到的最伟大的演奏:“波利尼在退隐8年的刻苦训练中,钢琴技巧已经达到炉火纯青。他的钢琴音色不再是一面体现自己个性的镜子,而是一把能刺入人心的利剑了。”从此,波利尼跻身于国际顶尖钢琴家的行列之中。自1971年开始,波利尼陆续到世界各地举行音乐会,2006年参加第九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是他首度来华演出。

1972年起,波利尼在基贾娜学院钢琴高级班任教,他演奏的曲目十分广泛,演奏风格清晰明快,具有丰富的色彩变化和深厚的音乐涵养。从巴洛克、古典乐派、浪漫乐派,直到现代作品均有涉猎。波利尼天生一双大手,微微张开就可以从容的触到键盘上的八度音程,因此人们戏称:“波利尼有11根手指”。生活中的波利尼为人谦和,兴趣广泛,他音乐中充满客观的哲理和斑斓的思绪与这不无关系。他所演奏的贝多芬、肖邦、李斯特、普罗科菲耶夫、斯特拉文斯基、巴托克、贝尔格、曼佐尼等作曲家的作品都深受好评。他演奏的古典作品精益求精,并对现代作曲家的钢琴作品也有广泛的涉猎,如勋伯格的全部钢琴作品、普罗科菲耶夫及斯特拉文斯基的主要钢琴作品等。

在波利尼心中始终有着不灭的信念,那就是艺术之于社会是不可或缺的。“伟大的艺术作品会一直构成社会进步的无穷动力。一件真正伟大的艺术作品,本身一定会以某种方式为社会所需要,哪怕看起来毫无用处。这就像睡眠与梦境之于生活,看来似乎没带来什么贡献,但确实不可缺少。艺术之于社会的作用也是一样。”波利尼说。

“与我同时代的优秀作品,比如布列兹第二钢琴奏鸣曲,也是内涵丰富的旷世杰作。过去古典乐作品中被称为精华的丰富情感在这些作品中都得到了绝佳的体现。”波利尼如是说,“它们需要得到公众的欣赏,并被更好地理解。”波利尼觉得,他有义务来演奏这些“年轻”的作品,让听众意识到,音乐,哪怕古典乐也是不断在往前发展的。

与波利尼有密切合作的当代音乐家中,重要的两位当属意大利作曲家诺诺和意大利指挥家克劳迪奥-阿巴多,前者作为意大利前卫作曲家,曾为波利尼多次谱写钢琴曲。“我成为了Nono作品的爱好者,并请他为我写些能用钢琴演奏的曲子。”波利尼说,“这很冒险,因为他对钢琴并不感兴趣。”而后者则是波利尼名副其实的好友,正是他在波利尼刚刚功成名就,对被频繁的演出限制住手脚而感到烦躁的时候与之进行了一次长谈,深入而客观地分析了波利尼的演奏。

正是因为阿巴多的启发,波利尼才在烦躁不安中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从而在职业生涯更上一层楼。波利尼与阿巴多在事业上可谓互相成就了彼此,阿巴多为波利尼创造了许多与享誉世界的交响乐团合作演出的机会,而波利尼则为阿巴多介绍新的演出理念,与之携手将更多古典乐界的新观众引进了殿堂之门。“我认为艺术应该是属于每个人的,而不应该太小众。”波利尼描述他们行动的出发点,“所以我和阿巴多将演出献给学生、工人等普通大众,能为艺术开拓一片新的、大众化的疆域既是积极的,本身也是有趣的,尽管很难发展壮大下去。”

与很多当代钢琴大师一样,波利尼也是一位既弹琴又指挥的“双料音乐家”,自1978年首次指挥德国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演出后,他又成功指挥过多场音乐会,其中还包括大量歌剧的演出。波利尼还录制了大量的唱片,最经典的是肖邦《夜曲》全集,据说在波利尼之前,还没有一位意大利钢琴家演奏过肖邦《夜曲》全集。波利尼被誉为是演绎肖邦音乐的权威。不仅如此,波利尼也擅长演奏幅度、力度较强的作品,波利尼在演奏中总是在竭力追求音乐的最完美呈现。波利尼的演奏营造出的是自然、平淡而具有诗意和浪漫的气氛,乐句的处理自然,仿佛诗人在寂静的夜晚平静而富于理性的沉思冥想。同时波利尼也擅长演奏幅度、力度较强的作品,他的演奏触键准确、清晰、干净,他追求音乐演奏的完美。

如今,已年逾七旬的波利尼依旧保持着惊人的演奏功力,依然凭借其“仿佛用十一根手指演奏”的精准利落的台风活跃在古典乐界,并继续其将古典乐对准公众、将古典与现代融合的理念推而广之。“你是每天都弹奏那些作品、或是经年不去碰他们,这并不重要。对我而言,它们已经刻在我的脑海里,时时刻刻被我记起、在脑海中流淌。你若常存希望,哪怕它们像是幻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也将一点点抓住你的梦。这些是世间最永恒的互动,彷如在脑海中弹奏那架永不合上的钢琴。”如同对钢琴的执着,波利尼从未放弃任何一次与音乐的灵魂交流。

猜你喜欢

阿巴肖邦古典
“钢琴诗人”肖邦
Chapter 5 New lamps for the old
论肖邦《第二叙事曲》(Op.38)的叙事、形式与风格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阿巴扎拜师(下)
阿巴扎拜师(上)
肖邦
论《云中记》中的阿巴形象及其意义
怎样读古典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