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弦上的歌唱

2015-07-10

艺术评鉴 2015年2期
关键词:演奏家二胡音乐会

2014年12月9日,在北京的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歌剧厅,青年二胡演奏家张晔再次成功举办了她的个人二胡独奏音乐会。本场音乐会是張晔的硕士毕业音乐会,同时也是她对三年研究生阶段研习的一个汇报和总结。

张晔从小受父亲启蒙学习二胡,八岁正式跟随二胡演奏家杨忠才先生系统学习二胡演奏,并数次在山西省多项重要二胡比赛中获得一等奖。2000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本科,师从我国著名二胡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宋飞教授。2004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原中国歌舞团)。在工作中,在收获掌声与鲜花的同时,张晔也开始意识到还有很多东西是自己需要不断学习的,要重新回到学校进一步学习的种子,慢慢在这位二胡演奏家的内心扎根、发芽,并最终茁壮成长。于是,在2011年,张晔又考入母校——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研究生部攻读艺术硕士,师从著名胡琴演奏家、教育家宋飞先生至今。也正是由于她对音乐的热爱和对二胡演奏事业的不断钻研和思考,使得她在练就了娴熟的演奏技巧的同时,还在二胡音乐创作、舞台演奏的实践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曾多次参加国内外的大型演出,并且在各大音乐赛事中屡屡获奖。

张晔现场演奏

在12月9日飞整场独奏音乐会中,张晔不仅是演奏者,同时也亲自担任主持人的角色,与到场的观众、朋友以及领导直接交流自己所爱的音乐和她在面对音乐、面对生活时的最真实的感受。音乐会分为上、下半场两大部分,将多年来张晔对二胡学习、研究、实践和在音乐创作中的一些代表性作品作了一个较为全面综合的展示。

张晔为音乐会的上半场安排了《江河水》、《闲居吟》、《听松》、《第四二胡协奏曲——爱恨情仇》等四首包含了中国传统、民间、当代大型创作的曲目。

音乐会开场曲《江河水》,原为双簧管协奏曲,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黄海怀将其改编移植为二胡独奏曲,二胡在模仿管子演奏特点的同时,也运用了民间的吟、压、揉等揉弦方法,间或辅以直音的交替,配上弓法的丰富多变,使乐曲的风貌别具一格。之所以选择这首曲子作为音乐会的开场曲目,也是因为自从张晔在十几岁开始接触并演奏这首曲子之后,一直为这首经典作品所折服,并且时至今日也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欢。用张晔自己的话来说:“以女性的角度看待它,演奏它,本身就是一个品味它的过程,观众从音乐中所感受到的一个女性的眼泪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软弱,而是在面对眼前这破碎了的一切时的洗礼,眼泪洗尽的是所有的卑微、愤恨、仇怨,也祭奠了无数被无视却从此不再卑微的灵魂。”

《闲居吟》被演绎得流畅而柔美

紧接着为观众呈现的是由刘天华作曲的《闲居吟》,在音乐会的舞台上,作为此曲演奏家和作曲家的崇拜者,张晔坦言,将这首令她魂牵梦绕的佳作搬上舞台,是她鼓起了相当大的勇气之后做出的决定。有着多年舞台经验打磨的她,自然深知要将这首作品的精髓完全表现出来,没有平静的心念是无法做到的。而当演出结束,张晔在分享自己演奏这首作品的心境时,她是这样描述的:“在演奏的当时,我在心里看到了一汪湖水,在微风吹拂过后开始泛起后知后觉的涟漪,那种美丽之下藏着一丝忧虑和复杂的不安,淡然中也寻求着积极的向往。”

《听松》是阿炳先生创作的又一首二胡独奏名曲。一曲气魄豪迈,铿锵有力的音乐呈现,得益于演奏家对乐曲的理解与诠释,更得益于一把好乐器的帮衬。张晔与现场观众分享了一个小小的插曲,原来在音乐会当天下午走台的时候,用来演奏《听松》的二泉琴弦突然坏了,完全不能再出正常的音响了,当时张晔表现出来的镇定委实让人吃惊,当她在跟自己的老师宋飞先生电话说明情况之后,宋飞先生将她的爱琴借予张晔,正因为如此,也成全了现场所有观众的耳朵——可以听到如此铿锵、挥洒的《听松》之音。

张晔在舞台上倾情演奏《第四二胡协奏曲-爱恨情仇》

音乐会上半场的最后一首曲子,张晔选择的是当代著名作曲家关乃忠先生于2008年创作的具有突破性的大型二胡作品《第四二胡协奏曲——爱恨情仇》,作品以汉末才女蔡文姬的坎坷经历作为背景,更是选择了蔡文姬一生中矛盾冲突最大的经历作为故事梗概,以期在艰难复杂的境遇之下,通过对蔡文姬内心挣扎与纠结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大义、包容的气概。

这首《爱恨情仇》对二胡这件乐器来说,是突破性的大型创作。作品将二胡的传统定弦制(5度)改变,采用了内外弦8度的定弦制来演奏,使二胡音域宽广、厚重、深沉,大大的丰富了这类“叙事性协奏曲”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表达,同时也相当大程度的增加了演奏时的难度。相对于技术上的难度,演奏者对于作品的认识,对于作曲家创作意图的理解,以及从心灵上真正和乐曲中叙述的人物做到灵魂上靠近,才是最最困难的事,也是对演奏家最大的考验。在大的时代背景下,蔡文姬以及她的选择所折射出来的那种大气、包容、责任,甚至是乐曲所描写的爱、恨、情、仇,都需要演奏家在排练之前完成乐曲与自身情感的无缝对接。而对于张晔来说,摆在面前的挑战更是多过旁人,因为从决定要演奏这首《爱恨情仇》,到初次读谱,再到最终完整地搬上舞台,只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故而,在时间上又是另一重考验。对于熟知内情的朋友,无不为她暗暗捏一把汗。而当观众感受到第一弓琴音带出的情感分量时,方知晓自己的担忧是多余的,随着音符的层层叠加,早已不自觉的被演奏者,被作曲家以叙述的方式带到了蔡文姬的故事当中了。

张晔与现场观众分享演奏心得

相对于上半场的四首曲目,下半场的曲目显得更为丰富多样,且灵气与原创性十足。因为张晔为下半场音乐会精挑细选出的七首曲目,全都是由她本人原创、改编、移植的作品。就乐曲的丰富性而言,所选择的曲目包含了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弗拉门戈音乐、电影音乐、探戈音乐,还有爵士乐中的摇摆乐、BossaNova音乐,展示了将二胡与各种类音乐风格加以融合之后所呈现出来的独特魅力,使二胡这件乐器充满了更加丰富的表现力和世界性。

作为下半场音乐会开场曲的是张晔自己创作的《枫之舞》,这首创作于2014年夏,首演于“第二届中国弓弦艺术节——跨界作品音乐会”的作品,也是张晔送给妈妈的一首歌。作为演奏家的她,常年在外巡演,走过了不同的城市,与成千上万的观众通过音乐结缘,而心里最深的牵绊仍是家人、父母和恩师,因此在恩师宋飞先生的“丛林邂逅——宋飞从教十五周年师生二胡音乐会”中,她也将这首乐曲送给自己的恩师宋飞,感恩这份难得的师徒情意!

张晔现场演奏自己创作的《枫之舞》

《枫之舞》自由地融合了爵士乐、拉丁音乐、流行乐等跨界风格,在融合了多种音乐风格之后,二胡的语言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演出现场,她在音乐中展现出的柔美、灵动、飞舞、安静都是恰到好处的,如片片红叶在风中飞舞盘旋,为现场观众用音符勾勒出秋天漫山红叶飞舞的画面,淋漓尽致的展现出二胡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接下来一首《弦上精灵》,则是张晔的首部原创作品。完成于2007年冬,首演于法国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浪漫中国——理查德克莱德曼中国巡回音乐会”。2011年,由两人共同合作演绎,并由法国著名音乐人Olivier Toussaint 亲任制作人的同名音乐专辑DIABLESSA在日本、欧洲出版发行。乐曲旋律自然灵动,从指间流出的音符犹如在弦上舞蹈的精灵,表达出对自由的热爱和对生命舞台的无限激情。

另外一首《爱的光》,同样来自于张晔自己的创作,这首作品可以视作是作曲家对自己心路历程的深度挖掘。张晔在分享這首作品的创作初衷时表示,每个人在生活中、工作中都经历着各自的情感、责任、喜怒哀乐,但总有一束光在你的前方照亮,指引你去向任何地方,让你怀着真、善、美、爱、乐观,勇敢的大步向前,这就是你所有的力量源泉。张晔说,如果将人的心灵比作海洋,那么在成长中历经的一切就成为了一个又一个或大或小的浪,在这过程中闪耀着的那美丽的浪花也成为了我们心中不可战胜的——“爱的光”!

张晔现场主持"弦上的歌唱2014"音乐会

或许是有感于身为作曲家、演奏家的张晔的真挚与勤恳,现场观众似乎都被乐曲中散发出来的正能量所感染,一曲演奏完毕,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同时也将音乐会的气氛带到另一个小小的高潮。值得一提的是,这首《爱的光》也是音乐会当晚所选择四首张晔原创的作品中,被大家讨论最多,同时也是收获掌声和赞美最多的作品之一。

本场音乐会选用的最后一首原创作品《小调上的摇摆》,是一首具有鲜明小调色彩的新作。演奏者在特定的几个小调和弦上以半即兴演奏作为主要方式,又融入了摇摆乐(爵士乐中一种名为Swing的音乐风格),展现出二胡在爵士乐中所散发出的独特气质。而在现场演出的时候,张晔与钢琴家曲大卫一同用半即兴的演奏方式为大家展现了二胡演奏摇摆乐时的特殊魅力。在爵士乐中,有很多的音乐家都有用小调和“摇摆乐”作为主要内容而创作的即兴曲,可以说,这是一首命题创作,相信对于任何演奏家或者作曲家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张晔也不例外,对于她来会说更是一次新的挑战和对二胡演奏的能力发掘的过程,是非常有趣的尝试。

张晔在音乐会尾声为现场观众献唱英文歌曲以表达感谢

在上一场独奏音乐会中,张晔大胆的引入了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主题音乐,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这也大大鼓舞了作为演奏家的张晔,渴望通过努力拓展二胡演奏空间的愿望。因此,在这一场汇报演出中,自然也少不了经典电影音乐的身影。在演奏两首电影音乐《那一年的河川》与Loves Theme之前,作为本场音乐会“主持人”的张晔问所有现场的观众“你们都喜爱看电影吗?”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人们在电影的世界中感受不同的人生,不一样的风景,却收获着相同感动。那些给观众内心留下过感动的故事,在音乐的伴随下也会深深的印在我们的内心,成为回忆的开关。这两首电影音乐的演奏,张晔如同一个导聆者,带着大家去回忆那些情感深处的感动。此时此刻,相信无论是对于演奏者张晔来说,还是对于现场的观众来说,都是幸福的,因为大家通过音乐,通过情感的共鸣成为了彼此互通心灵的知音。

而另一首移植曲目,来自法国著名爵士手风琴家理查德·加里亚诺的《探戈-致克劳德》,作为一首带有爵士风格经典探戈作品,鲜明的节奏,动人的旋律,外加炙热的情感,完全由充满东方色彩的民族乐器二胡来演奏,可以说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当然也收获到了大家最多的喜爱。

张晔与恩师宋飞先生合奏《优雅的波萨》

每场音乐会自然少不了特邀演出嘉宾,张晔的此次演出也不例外,本场音乐会邀请到了优秀的钢琴家曲大卫、打击乐演奏家陈枭、手风琴演奏家刘昭助阵出演。这些受邀演出的嘉宾,可以说每一位都是多才多艺的,比如钢琴演奏家曲大卫同时也是优秀的作曲家及指挥家,而且在本场音乐会中演奏的张晔的原创作曲《枫之舞》、《爱的光》等颇受观众喜欢的作品编曲就是由曲大卫先生完成的。

在音乐会的最后,张晔与观众们都显得意犹未尽。为了让现场观众一饱耳福,张晔还即兴邀请了坐在观众席的特殊嘉宾——她的恩师宋飞先生,师徒二人共同为大家演绎了由张晔移植的《优雅的波萨》和马可移植的探戈音乐《角鲨》,将音乐会推向又一高潮。

如果在此之前,你也观看过张晔于2013年举办的独奏音乐会,或许你被其中的《优雅的波萨》深深吸引,这是这首作品的首演,同时也是张晔第一次将爵士乐作品用二胡搬上了舞台的见证。在上一次的演出中,《优雅的波萨》不仅赢得了现场观众的掌声与欢呼,后来宋飞先生也数次将其演绎,成为了很多观众和二胡演奏者喜爱的作品。这一次成功的移植,也极大的刺激了张晔的内心,让她在音乐上激发出更多的灵感与想法,并在后续的演奏中将其一一实现。

在音乐会的尾声,张晔感慨:“2014的这个冬天,我眼里的春天。带着无限感恩,宽容、力量、充实、求知、对一切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对于这样一位真诚与实力并存的演奏者,我们也期待她能继续怀着虔诚的力量与纯净的心灵,带着爱与包容,拥抱接下来的每一场演出,向着她心中的音乐圣地勇敢前行。

猜你喜欢

演奏家二胡音乐会
演奏家
搞砸的音乐会
洞腔随想二胡独奏
失败的音乐会
海底音乐会
春天的音乐会
小议二胡艺术改良创新下的思考与实践
老头子的二胡
我的二胡梦
笛子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