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省林业可持续发展现状与战略思考

2015-07-06韩慧翔

2015年40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林业问题

韩慧翔

摘要:林业是生态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不仅能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而且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本文从湖南省林业发展优势出发,分析其林业资源总量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生态意识薄弱等问题,根据现状探究湖南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因此,主动适应新常态,实现林业新发展,了解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和问题,是挑战也是机遇。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物种资源丰富、系统结构复杂、生态服务功能完善,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历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湖南省是我国重点林区省份,林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林业为全省的经济发展、维护生态安全、提升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林业可持续发展自然成为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本文研究了湖南省林业发展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为实现湖南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湖南省林业可持续发展优势

1.1 优越的自然条件

湖南幅员辽阔,地处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9′-30°08′,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南,是我国东南腹地。土地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2%,在各省市区面积中居第11位。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1.2%,全省三面环山,形成从东南西三面向北倾斜开口的马蹄形状。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光热充足,雨量丰沛,2010年数据统计全省年平均气温为17.7℃;日照时数1460.9小时;降水量1548.1毫米。土壤以红壤土、黄壤土为主,约占全省总面积的一半多。湖南省有适宜各种植物生长的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降水充沛,气候温和,光能资源充足,日照时间长,积温有效性高,土壤肥沃,自然条件优越,适宜于多种林木的生长。

1.2森林资源丰富,林业产业结构迈出新步伐

全省林业资源丰富,从2012年底到2014年底,全省林地从1.234亿亩扩大到1.949亿亩,占全省国土总面积比重从58.2%上升到61.35%,森林覆盖率从44.76%增加到59.57%,森林蓄积量从那个3.5亿立方米到4.84亿立方米,2014年全省森林储碳、放氧、蓄水、固土、保肥等主要生态效益价值达9773.48亿元。湖南省主要树种有杉木、马尾松、毛竹、油茶、杨树、柏木、银杉、红豆杉等,主要林木花卉有红桎木、桂花、杜鹃、金银花等。林业产业总产值从1883亿元增加到2799亿元,比2013年增长17.61%,实现11连增,产业规模再上新台阶,自2008年以来,林业产业总产值的平均增速达到25.79%。近年来,林业三次产业结构已由2008年的39∶45∶16调整为34∶37∶29,林业服务业所占比重逐年增大,三次产业比重趋向均衡,在优势产业中:油茶产业快速增长,产值达到207亿元,较上年增长35%,继续稳居全国第一位。受市场影响,楠竹产业完成产值205亿元,木竹家具完成产值113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3%、38%。新兴产业中: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业、花卉产业、林下经济产业保持稳定增长,同比分别增加27%、21%和50%。现有纳入补偿的国家和省级生态公益林8140.35万亩,天然林7466万亩,占全省林业用地面积的41.8%和38.3%。全省建成国有林场207处1644.3万亩、自然保护区190处2041.95万亩、森林公园123处712.5万亩、国家湿地公园49处341.5万亩。

1.3全省的林业投入不断加大

林业的发展离不开投资的推动,2014年,全部林业投资完成资金达到190.83亿元,比2013年增加30亿元,其中国家預算资金投资完成71.78亿元,占全部林业投资完成额的37.61%;自筹资金86.88亿元,比2013年增加24.35亿元,增长38.94%。按建设内容分,用于生态建设与保护方面的投资为83.45亿元,占全部林业投资完成额的43.92%;用于林木种苗、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等林业支撑与保障方面的投资为8.65亿元;用于林业产业发展方面的资金为76.11亿元,比2013年增加14.2亿元;用于林业民生工程方面的资金为6.61亿元;其他资金16.01亿元。

1.4林业管理系统不断完善、科技教育发展快速

林业管理系统不断完善,林业科技队伍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首先,2014年全省林业系统拥有各种经济类型单位2922个,其中企业单位86个,事业单位2567个,机关单位269个。全省林业系统年末从业人数49519人;其次,科技服务初步形成网络。林业科技交流与推广服务单位个数59个,林业工程技术规划管理个数59个,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单位个数44个,基层林业工作站有2021个;林业科技成果显著。2014年,全省共鉴定科研成果19项,其中18项为实用科研成果、1项为基础应用研究成果;推荐科技进步奖候选项目12项,8项获奖,全年科技成果数量与上年基本持平,科技进步奖较上年增加2项,奖励等级提高幅度较大;但仍应进一步加大成果储备和市场转化的能力。林业科技教育越来越收到重视。截至2012年底,湖南省的唯一一所林业专业院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职工数2248人,在全国仅次于东北林业大学,博士生毕业人数为41人,研究生毕业人数为511人。

1.5林产加工技术进步迅速,产量大幅度增加

湖南省不但能运用多种林产品加工技术,并引进了先进的木材加工技术和设备,促进了林业第二产业总产值大幅度增加。首先,木竹产量稳定。2014年,我省商品材总产量478.21万立方米,近几年我省商品材产量基本保持稳定,为全省木竹加工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油茶、花卉、林下经济等新兴产业突飞猛进。近年来,中央和省财政扶持油茶产业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整合和统筹各类资金支持油茶等木本油料产业发展。从事油茶良种苗木培育、种植、茶油以及其他副产品生产加工的企业有393个,现有油茶林面积、油茶籽产量接近全国的半壁江山,油茶产业产值达207亿元。全年花卉种植面积达4.77万公顷,比2013年增长17.49%,花卉种植产值达到108.66亿元。具有一定规模的花卉市场396个,花卉企业1837个,其中大中型花卉企业364个,带动近40万人就业。

2.湖南林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

湖南省59.7%的森林覆盖率与主要的世界林业发达国家的70%相比仍然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对森林资源的需求。人均森林面积133.73(公顷/千人)远远低于世界主要国家的人均森林面积。林分龄组结构不合理,中、幼林比重占到总面积的80%。林分结构中防护林占比57.1%,混交林占比60%,纯林比重偏低。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为48.05立方米,仅有全国水平的56.4%。

2.2林业产业化结构不合理

2012年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883.4万元,自2008年以来,林业产业总产值的平均增速达到25.79%。产值结构已由2008年的39∶45∶16,调整为36∶40∶24,虽然林业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逐年增大,但是,林业产业结构依然不合理,第一、二产业比重大,三产业发展滞后,且龙头骨干企业发展不足,辐射带动能力弱,企业数量大,规模小,没有实现规模经营,造成资源被低效率地使用,影响着全省林产业发展的速度和效益。

2.3 森林环境管理形势依然严峻

尽管林业系统已经初步建立了相应的机构,但综合管理水平依然很低,且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森林防火和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难度加大。数据显示:2011年到2012年,湖南省森林火灾次数从873次到922次,受害森林面积从3605公顷上升到4653公顷。

2.4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有待提高

我国从事林业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据统计,各地区基层林业工作站大专以上工作人员仅占41.2%,低于全国水平50.3%,从事林业工作领域里的专门性人才只占到职工总数的43.4%,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0%,且林业高级技术人员仅占1.1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其次,林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力度不够,林业产业上的科技贡献率远远低于其它行业,大多数企业仅仅停留在原料和初级产品的简单生产上,无法与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外国企业抗衡。

2.5林业生态意识薄弱

居民生态意识依然薄弱,特别在我国适合林业资源种植的地方更是偏远山区,严重缺乏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边治理边破坏,偷伐树木的现象屡禁不止,使得生态建设难度加大,影响林业可持续发展后劲。

3.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这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在第一产业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它原料林、速生丰产林、竹林等经济林建设,增大人工林建设的规模,增加人工林地种植面积,充分保证木材资源的供给;在第二产业方面,加大科技创新,增加对林业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加大旅游服务业、花卉业的发展。总体上采取“以二促一带三”战略,调整生产力布局,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3.2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管理,大力提高森林质量

我国林业经济改革的主题就是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管理,首先,将林场分为公益林与商品林两大类,进行分类管理。公益林应由国家拨款管理,通过实行森林效益补偿机制来解决资金投入问题,商品林的资金则由生產经营者自主解决;其次,改进森林经营方式,按照分类经营的要求制定适应各类森林资源的管理制度,有效地保护和经营公益林,促使商品林真正走向市场。要提高森林质量,需坚决落实现存的原始天然林资源,对于人工林以及人工次生林,要求随着林龄增加,及时进行抚育间伐,及时调整人工林林分结构,改变其单一性,从而提高森林质量。

3.3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实施科技兴林,加大林业科技人员培养力度,通过科技手段优化林种,提高林业产业的科技含量,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对于林业的科技创新,要加大对林业科研经费投入,要建立长久研究的机制,提高产品的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实现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4改革林业现行管理体制,完善林业体系建设

改革完善林业产权制度。深化集体林权制度、后续配套改革工作,完善林业经营、林业服务、资源保护体系,创新林业管理体制,充分调动林农和社会各界造林护林的积极性,提高抵御风险和市场竞争的能力。

3.5不断提高生态发展观念

相关部门在具体工作中,必须以生态理念为指导,更多的关注生态环境,不断提高全民的发展观念和林业保护意识。一方面,形成适合时代发展和遵循生态规律的林业可持续发展观念;另一方面,实施全民林业生态监督,提高全民林业生态责任意识。如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以创造更大的林业生态价值。(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海蛟.河南林业发展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10

[2]张永弼.龙陵县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考[J].林业调查规划.2011.2

[3]陈华、徐文艳.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现代园艺.2012.06.072

[4]庄瑷宁、金胜男.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中的困境及对策建议探究[J].中国林业经济.2015.4.

[5]邱家秀、付伟芳.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技术.2015.10

猜你喜欢

可持续发展林业问题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land produces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