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海洋生态补偿制度的路径选择

2015-07-06安然

2015年40期
关键词:海洋资源补偿海洋

安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是与此同时也需要认识到,我国海域生态与环境遭到的破坏不容乐观,海洋经济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就需要对海洋生态进行补偿,这是一项必须要开展的工作。文章针对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和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行探究,给出了可供参考的对策。

关键词:海洋生态补偿;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

经济在实现发展的过程中,陆地资源在不断减少,生态环境也遭到了破坏,与此同时,海洋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上的一大增长点,其发展的重要性得到各界关注,被各级政府视为工作重点之一。我国在2011年给出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广东海洋经济综合实践区发展规划》以及《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预示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被提上国家经济发展日程。如何实现海洋经济的稳健发展,促使其不再陷入之前经济发展困境之中,已经成为业界探讨的重点问题。海洋经济的发展需要足够的海洋资源以及一定的海洋空间,同时沿海而建的海洋产业基地也为海洋经济的发展做好了准备工作。渔业视为海洋产业中的核心部分,在学者杨立敏的观点中,渔业资源衰退问题在当下依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局部水污染问题的整治工作不到位,这些已经成为渔业经济发展上亟需解决的问题。同时我国出台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也认为,在实现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重海洋环境的保护以及资源的有效利用,海洋经济发展需要与当地的环境承载能力统一起来,实现现代化发展,实现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海洋经济发展上必须要走的道路,这也是实现海洋经济发展可持续化的可行方式。

一、海洋生态补偿机制与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

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有着很多机制,其中常见的机制之一便是生态补偿机制,通过这个机制,可以实现保护生态环境主体间利益关系的有效管理。生态海洋补偿机制的存在,是实现海洋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实现海洋经济长远发展的途径之一,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策略。因为海洋生态系统有着系统上的公共性与外部性特征,无法借助于传统的市场来发挥其价值,怎样促使海洋资源环境下创造的生态服务由外部向内部转化,从而实现海洋生态系统的价值,为海洋资源高效开发与环境的保护提供保障,在当下已经成为业界所热议的话题。

二、构建我国海洋生态补偿制度的路径选择

(一)健全生态补偿法律制度

市场经济便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的秩序化发展,离不开法律的支撑,对于海洋生态补偿制度的构建来说,也需要相关法律制度的支撑。因为我国当下还不存在与海洋生态补偿相关的法律制度,虽然部分沿海地区先后进行了海洋生态补偿试点功能做,但是这些工作的秩序化依然尚待解决。对于当下整个发展狀态来说,在生态补偿上给出相关法律制度,已经成为一项亟需开展的工作。国家政府需要站在整个发展层面上,同时结合海洋生态补偿工作的开展,来给出相应的法律制度,实现补偿模式和补偿标准的法律化。另外,借助于法律制度来对各个地区的海洋生态补偿工作加以监管,防止有些部分产生权力滥用的问题。同时,还需要对社会经济主体环境产权意识进行强化,促使经济主体能够认识到环境资源的重要性,将其上升为资源资产来看待,进一步将环境资源作为资产来加以监管,实现环境产权界定和管理的法制化。例如在海洋资源这种可以对产权进行确定的资源,要实现这种产权的法律化,通过法律的方式将产权主体和客体进行明确。对于海洋水质这些无法具体产权化的资源,需要成立相关机构,制定相关流程,来实现这类资源的监管,从而保证海洋资源利用的透明化和高效利用。

(二)开拓海洋生态补偿资金渠道,扩充资金来源

在构建我国海洋生态补偿制度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社会团体来进行资金的融资,实现资金来源渠道的多样化,从而开拓海洋生态补偿资金渠道,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真实与国际环保组织合作关系的建立。首先,要实现国家财政支持模式的多样化,国家不仅可以听过财政专项拨款的方式给出资金上的支持,还可以通过海洋资源费资源税的征收、国债的发行来实现海洋生态补偿资金的扩充;其次地方政府也需要给出财政支持,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可以每年度进行海洋生态环保专项补助金的下发,这项资金的主要用途是恢复和整治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态环境;再次是发展山东半岛蓝色金融聚集带,通过该区域的打造,为有利于海洋生态项目发展的个人或者社会组织给出贷款上的优惠待遇,让更多的民间资本流向海洋生态项目的建设,同时给出蓝色金融理财产品,逐步实现海洋生态补偿资金力量的强大,汲取到更多的社会资源;最后是重视国际环保组织合作关系的建立,争取国际资金的扶持。

(三)构建海洋生态补偿评估标准

在构建海洋生态补偿评估标准上,所参考的重要内容便是受损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程度。如果海洋生态系统不能够恢复,则可以参考替代性修复程度以及区域性保护上付出的费用。另外还可以参考的内容包括海洋生物物种以及群落的损失程度、物质循坏和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功能的损失程度、对如上海洋生态系统功能进行修复所付出的费用、针对上述内容进行检查和评估所发生的费用等。除此之外,在对围填海项目上进行补偿评估工作的时候,可以通过生态经济模型的构建来展开评估。

(四)提高社会公众的生态意识和参与意识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离不开社会的关注和支持,群众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转变为行动的时候,这项工作才能有效开展,生态环境问题才能够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进一步才有可能打造出科学可行的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同时推动这项机制的执行。在世纪议程中,有着这样的内容:在人们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上,关键性的工作便是教育,通过教育,环境,社会以及政治等各种事业才能够得到持续发展。通过生态教育,人们的生态意识才会被竖立起来,生态道德才会产生。鉴于此,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离不开教育。学校需要通过各种模式和途径来培养学生生态道德与生态意识,促使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形成科学的生态价值观,能够在思想上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社会层面上,需要政府通过媒体等可行的方式面向社会群众进行生态教育,特别是经济落后和生态环境较差的农村,更需要当地政府重视生态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十一世纪属于海洋世纪,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如果能够拥有了海洋资源,则可以在将来的发展中占据有力的地位。我国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一项重要的工作便是构建海洋生态资源保护机制。海洋生态补偿所涉及到的学科较多,如何构建起科学的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将会是接下来阶段重要的研究课题。(作者单位:大连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大连海洋大学湛蓝学者课题“资源环境约束下,制度创新与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贾欣,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渔业信息与战略,2012(8):189-193.

[2]刘慧,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2(11):142-145.

猜你喜欢

海洋资源补偿海洋
广东省海洋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对策建议
海洋资源资产清查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自然资源价值理论的海洋资源核算问题探究
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应用
辽宁省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
植物补偿和超补偿作用
离婚时,能否要求家务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