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应链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

2015-07-06谢丽健

2015年40期
关键词:融资模式金融体系困境

谢丽健

摘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对于我国经济增长、吸纳就业、改善税收、提升技术创新方面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和国情因素,中小企业在金融体系中获得的支持和其作出的貢献是相背离的,融资困难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阻碍之一,本文在阐述供应链金融的基础上,研究基于供应链金融服务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为我国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金融体系支持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于实践参考。

关键词:金融体系;融资模式;供应链;困境

近年来,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加之经济全球化背景不断深入,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大企业有着一定的规模和底蕴,尚能维持生存,但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发展的规模、资金等客观因素的限制,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经营成本相对更高,但是在盈利能力方面缺乏竞争优势,相对大企业,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中小企业对于解决我国就业问题、促进国民经济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稳定提供了助力,寻求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创新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有鉴于此,本文在阐述供应链金融的基础上,研究基于供应链金融服务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为我国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金融体系支持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于实践参考。

一、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是从整个产业链出发,在以核心企业为主导,将供应链上的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开展综合授信,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上对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提供基于交易项下的综合类金融服务。

供应链金融服务中有几个要素需要注意的是,第一,供应链的金融主体是银行、物流和供应链的管理方,实际上主体定义是对传统的供应链金融的一种扩充和延伸。第二,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是企业,只有围绕核心企业展开,才能充分利用企业的平台优势,脱离了核心企业,银行、物流所提供的服务只是简单的银行服务和物流服务。第三,供应链金融模式是将供应链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中小企业捆绑在一起提供整体的金融服务,是专门针对供应链所设计的。

二、供应链金融服务的特点

第一,供应链金融服务改变了传统的金融机构对单一企业的授信,不仅仅局限于对单一的金融业务或产品,而是以核心企业为基点,为原料供应到产品生产、销售整个供应链提供金融服务。一方面银行向处于上下游中的弱势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解决这些中小企业的供应链资金困难。另一方面银行将信用体系纳入到供应链的交易环节,保证材料供应、物品加工、市场销售每个环节都能合理的控制风险,顺利完成交易。供应链金融促进了中小企业和核心企业的战略协同关系的提升,从而形成整个供应链的竞争优势。

第二,供应链金融改变了传统的单独考察企业静态信用的途径,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进行评判,对整个供应链进行风险评价,实现了静态财务数据过渡到对企业的动态跟踪评价,更加注重对供应链的贸易背景和企业资信、交易对象和供应链本身稳定性的考察。有助于挖掘出中小企业核心价值,更为客观真实的反映出风险问题。

第三,供应链金融模式强调贷后的动态跟踪和对贸易流程的管理,以真实的商品或服务为基础,注重供应链中每一个交易环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通过对供应链结构特点和交易细节的把握,基于核心企业的信用和货物流通价值以及单一交易的自偿程度,提供全面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三、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来说,人民币汇率变化,通货紧缩、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劳动力成本因素都会导致企业的经营成本提升,阻碍中小企业的发展,资金问题已经是掣肘中小企业的最大因素,而另一方面,和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无论是经营收益还是发展规模上的不足,导致其信贷融资十分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小型企业盈利不足,在风险防范方面缺乏能力。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大部分都集中在传统行业中,无论是经济规模、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还是内部管理和经营管理方面都有着先天的不足,使得企业成本较高,经营受限,对外界市场十分敏感,缺乏抵御风险的能力。例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一部分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困难,但融资乏力而转向利息高昂的借贷,最终却只能以破产告终。

其次,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融资困难。大部分中小企业在申请融资贷款时所提供的信息存在着一些不对称情况,导致了银行很难辨别一些企业的还贷能力,当信息不对称出现时,银行出于降低信贷风险的需要会要求企业提供担保或是抵押,当银行无法客观的评估风险时,导致了融资的成本性和风险性,使得银行和中小企业都不愿意参与融资行为。

最后,中小企业在申请融资时的抵押大多数是公司的固定资产和土地资产,而这一部分的资产评定较为复杂,评估费用较高,因而很难直接抵押获得资金,许多企业只得退向担保机构,但这无形中又增加了额外的成本,导致融资困难。

四、供应链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

作为一种全新的金融模式,供应链金融可以为我国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融资途径,其主要优势在于:

一是在供应链模式下银行可以淡化企业的财务分析和贷款准入控制,从而降低融资门槛,使得中小企业获得资金支持。

二是供应链模式实现了银行授信与融资主体风险的隔离,进一步扩大了客户范围,从而提升了银行对中小企业实施融资的信心。

三是供应链模式中中小企业的交易对象是大型企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中将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进行信用捆绑,降低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

四是信用捆绑机制下,中小企业在约束机制下为了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会按时偿还银行,从而减少了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

五是供应链模式下银行统一授信给第三方物流企业,这样的模式将有助于转移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而物流企业将直接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风险管理以及贷款运营。

五、基于供应链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

第一,应收账款融资模式。这一方式使得上游的中小企业可以用最短的时间申请到短期信用贷款。企业将自己的应收账款作为抵押,银行按照贴现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贷款额度取应收账款面值的一定百分比。这一模式可以满足短期的融资需求,并且可以构件良好的外部环境,优化供应链的运营。这一模式下核心企业、中小企业和银行三方需要建立合作,银行要对借款企业重点评估贸易背景,核心企业要确保质押的应收账款严格按照事先约定的汇款方式汇入银行

第二,保兑仓融资模式。这一模式实际上是申请融资的中小企业在供应商承诺回购的前提下以供应商在银行中的仓单为质押而申请一定的贷款额度,由银行控制其提货权。对中小企业来说,短期信贷支持较为困难,这一模式可以运用保兑仓业务对其某笔专门的预付账款进行融资,实现短期的资金支持。

第三,融通仓融资模式。这一模式下物流企业发挥重要的纽带作用,在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扮演担保角色,通过使用其物资的流通仓储,使二者形成良好的资金交流,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中小企业在融通仓存放融通物价值会很大,因而资金占用很多,而中小企业的存储物资周转速度上存在着不足,而第三方物流凭借物流优势可以快速的促进资金流转和物资流通,从而提升了中小企业贷款的清偿能力。

六、结语

供应链金融模式为中小企业融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助力,在今后将成为金融机构金融创新和提升收益的有效途径,具有十分可观的发展前景。国家需要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寻求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企业的融资创新,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作者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李恩燕.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3(31)

[2]周云.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律制度的完善[J].企业经济.2013(07).

猜你喜欢

融资模式金融体系困境
甘肃“强科技”需健全科技金融体系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解读
中国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远虑与近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