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分析

2015-07-06徐美华

2015年40期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会计实务应用分析

徐美华

摘要:隨着经济的发展,竞争风险的加剧,企业的客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在逐渐的增高,这就需要会计人员能够采用会计估计方法来预计损失或收益。因而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将成为必然。但是谨慎性原则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会计实务中只有正确运用谨慎性原则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会计实务;应用分析

一、现阶段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一)在资产方面的运用

在资产方面,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从业人员能够较充分的预计可能的费用和损和避免虚计资产的价值。例如一方面,对固定资产采用的加速折旧法,是很符合谨慎性原则的。在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对企业面临潜在的存货损失,能够通过高估产品档期销售成本,合理低估存货,来减少当期利润的方式得到补偿。另一方面,在我国很多企业存在特定经济业务造成的潜在债务,会计人员如果能利用谨慎性原则来对种或是负债进行反映,就会使会计报告提供比较全面的财务信息,从而来避免一些可能发生的损失。

(二)在财务分析方面的运用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谨慎性原则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主要就是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短期偿债能力等来进行初步的分析。企业在正常的运作过程中,为了保证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来如实的反映子菜单实际情况,企业会不定期或定期地来对资产进行清查。在进行清查的过程中,一旦出现资产的盘亏、盘盈和毁损情况,首先需要报经企业董事会或股东大会、经理会议或者是类似的机构审批。

(三)在收入方面的运用

企业的收入具有以下的特征:第一,收入的取得可能表现在企业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又或者是负债减少和资产增加都有,但最终是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第二,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确认与计量负债的时候,应该避免少计负责和减缓确认负债。在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债务量是可以肯定的,债务的确认时点是在经济业务发生的时候。第三,企业的收入是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产生的。

二、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谨慎性原则缺乏较明确的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即标准,指的是谨慎性原则应该具有较明确的范围,从而让会计人员来进行实务操作。但是,在我国现有的会计规范体系中,并没有明确地指出标准,这样的情况给会计核算工作增加了一些客观的困难。例如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目前对资产的减值损失的确认,主要有以下三种标准:经济标准、可能性标准和永久性标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偏向于经济标准。但是这种标准并没有给减值做明确的交代,这就给会计人员操作会计利润留下了比较大的想象空间,从而认为地夸大利润、增加资产,不利于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二)谨慎性原则的可操作性不强

新会计制度有一定的创新、完善,在实际的会计处理中要求合理的应用谨慎性等原则,然而,仔细研究会发现新的会计制度仍有不足,严重缺乏具体的操作方法,导致在具体操作的时候不知所措,增加了操作难度。例如,新的制度规定,企业在确认资产减值的时候,需要获得以下这些数据:存货可变现净值、短期投资市价、无形资产可收回金额、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长期资产可收回金额、在建工程可收回金额等。其中“可收回金额”、“可变现净值”、“市价”等在一定程度上是依赖于会计实务工作者的判断。

(三)谨慎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相冲突

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如果应用谨慎性原则有时会和其他的原则产生矛盾,最终可能导致信息失去真实性。谨慎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相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反面:首先,与一致性、可比性相冲突。一致性原则指的是会计处理方法前后每个时期应该一致,不能随意改变;可比性要求会计核算应该按照已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来进行。可比性和一致性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可比性原则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同一企业横向可比的问题;一致性原则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同一企业的纵向可比的问题。不过在现实运用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是可以让企业考虑其当时所处的具体情况的,然后根据实际的状况来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做就让谨慎性原则在执行的过程中富有了更强的灵活性,更加适应企业在不同的时间段的具体要求。但是,这样执行却和会计的一致性原则和可比性原则产生了冲突,还和客观性原则发生冲突。众所周知,在会计具体实务的操作中,其客观性原则要求财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时候需要根据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来处理,并且要如实的反映出企业经营情况;然会计的谨慎性原则却要求在具体的会计实务处理过程中要确认还没有发生或者即将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支出,这就和客观性的要求相背离,并且也不能如实的反映出企业当期的具体经营实况。

三、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应用的建议

(一)要增强谨慎性原则的可操作性和明晰性

在会计实务中谨慎性原则的主要目的是排除会计估计的随意性,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防止出现不实和虚夸。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把其规定详细化,制定出具体操作方针,来增强谨慎性原则的可操作性与相对的明晰性。很多企业在会计准则中都规定了比较多的方法来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一些财务人员在工作中还是会选择加速折旧法。不管是采用什么方法来进行计提折旧,最后计提的折旧额都是相同的。与此同时,工作人员的职业判断的随意性和不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给操纵利润和虚增资产都提供了空间。所以企业会计准则应该要不断地完善与之相应的解释性规定,只有规范了上市公司的具体业务操作,才能够去适应现代会计的潮流。增强会计信息质量的规范性、明晰性操作,去尽量的避免因为主管因素而造成的损失。

(二)要对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进行一定的约束

在会计实务中要想使谨慎性原则发挥积极的作用,就应该都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条件进行一定的约束。例如可以学习美国对市价孰低法与存货应用成本制定两个前提。这种规定不仅仅在技术上提供了计算的范畴,而且还有利于消除税务部门和企业之间存在的一些矛盾。从而有效地预防和避免其他会计原则和谨慎性原则之间的冲突。

(三)要增强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

企业中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所发挥的作用。近些年来谨慎性原则的选择性范围在不断的扩大,这就要求健康从业人员具有更高的职业判断能力。在企业的管理中要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管理,丰富其专业知识,不断地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此外还要重视她们的后续教育,使会计从业人员树立终生学习,不断地更新专业知识的意识。

结束语

在今天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不确定的经济业务也在日益增多。企业要想做好财务工作,及时的掌握市场经济发展的信息,就必须使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这就需要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仔细分析谨慎性原则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自身企业发展的措施进行改革。(作者单位: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逯瑶.浅析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运用[J].知识经济.2014(08)

[2]方振峰.谨慎性原则在具体会计准则中的体现[J].商.2012(16)

[3]王小萍.试论谨慎性原则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2(16)

[4]丰贵华.会计实务工作中的谨慎性要求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3(13)

猜你喜欢

谨慎性原则会计实务应用分析
论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局限性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