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可持续发展水平能力评价研究

2015-07-05姚欢

2015年27期
关键词:技术效率可持续发展

姚欢

摘 要:本文着眼于有关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研究,利用数据包络方法对江苏省的可持续发展的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近年来,江苏省仅在2010年、2012年与2013年可持续发展DEA有效,其余年份可持续发展均为DEA无效。江苏省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未来江苏省必须兼顾规模效应与技术有效性,发展循环经济。

关键词:数据包络;可持续发展;技术效率

一、引言

早在1995年,可持续发展就成为我国的基本战略,而江苏省也已经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对策。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江苏省的环境问题日益显著,太湖蓝藻事件、持续雾霾天气不禁让人提出疑问:江苏省可持续发展到底处于什么水平?本文以DEA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体现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对江苏省2000年~2013年各年度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测度和评价量化评估江苏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探索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协调共进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二、实例研究

(一)指标的选取

本文首先确定了江苏省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投入指标方面选择能源消耗总量(X1)、污染治理完成投资额(X2)及从业人员数(X3);产出指标分为GDP(Y1)以及居民消费水平(Y2)。

该指标体系充分遵循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发展的原则,从社会系统中分别选取了兼顾实际意义与可获得性的指标,投入方面指标代表了人口、能源、环境三个社会子系统,产出方面主要体现在收益上。数据均来源于历年《江苏统计年鉴》。

(二)实证结果与分析

将上述指标扣除价格因素后代入BCC-DEA模型,通过DEAP2.1软件运算,得到2000年~2013年江苏省可持续发展DEA效率。表1列出了2000~2013年江苏省可持续发展历年的DEA效率值:

1.从技术效率来看。就是被考察单元可以减少投入的最大比例,当=1时,被评价对象是技术有效的。由表3可得:2000~2013年平均技术效率值为0802小于1,最小效率值仅为0563,且仅2010年、2012年和2013年技术效率为DEA有效。DEA有效这意味着投入产出达到了最优状态,其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益都是有效的,不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的情况。其他年份评价结果为DEA非有效,说明投入要素和投入产出之间尚未达到最优状态,可持续发展能力偏弱,以技术效率最低的2005年~2007年为例,这段时期正是太湖蓝藻爆发时期。但是历年技术效率所对应的规模报酬均呈递增趋势,说明通过调整投入仍可以获得规模效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从纯技术效率看。2000~2013年江苏省平均纯技术效率为0881,总体效率无效。2003年~2009年以及2011年为纯技术效率无效。纯技术无效说明各资源之间的配置或技术使用效率未达到最优。通过并列比较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报酬区间可以发现,虽然2003年~2009年以及2011年纯技术无效,江苏省仍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这说明规模报酬递增的取得可能不由技术因素决定,其纯技术效率无效应当归因于要素使用不合理,利用效率低下。通过比较江苏省各个年份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发现,在纯技术效率达到1的2000年~2002年,对应的规模效率全未达到1,这意味着从江苏省整体产业结构来看,江苏省存在着产业结构趋同,高新技术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技术应用尚未普及的情况。

3.从规模效率来看。除了2010年、2012年和2013年规模有效之外,其他年份都未达到规模有效。由此可知,这些年份的经济生产规模与投入产出严重不协调,需要调整规模以期实现生产效率相应下的最大产出。其余年份都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并且根据上文纯技术效率的分析可知这些年中出现了投入冗余。这意味着,虽然2000年~2009年以及2011年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但是依然DEA无效,这很有可能是由于经济投入规模过大,但是重数量忽略质量,导致发展效率低下。

4.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分析。对非DEA有效的年份对原有的产出投入进行调整能够使其有效。投入产出冗余整理如表4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投入冗余主要存在于从业人员,即人力资源使用效率不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会长期存在规模无效率的情况。能源投资总量方面,江蘇省不存在冗余,这也侧面反映了江苏省资源的贫瘠,资源环境比较脆弱;在污染治理投资额方面,基本不存在冗余;产出不足主要体现为江苏省存在着内需不足的问题。

从对DEA有效的单元进行调整,我们可以看出,江苏省发展曲线沿着可持续发展的轨迹主要是通过大量投入人力资源。这种情况自2000年起未发生根本的改变,但自从江苏省开始重视可持续发展后,整个江苏省经济也进入了一种转型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江苏省经济的发展,但是长期来看,这种转型是有效的,具体表现为,投入大量人力资源维持经济发展的现象正在不断消失。作为经济大省,江苏省一直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上不断前进,并在2010年开始取得了成果。但是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江苏省省内内需不足的情况。

三、结论

运用DEA对江苏省2000年~2013年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效率评价,通过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以及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四个方面分析了江苏省近年来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显示,江苏省发展仍不能称之为可持续发展,其可持续发展水平正不断提升。与此同时,通过以上四方面分析可以看出,江苏省可持续发展存在着:产业结构趋同且落后、资源环境脆弱、人口老龄化隐患等等问题。未来江苏省仍需要不断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合理规划江苏省可持续发展,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讯,李广周.基于DEA 的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力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5).

[2] 韩延玲,高志刚.新疆可持续协调发展动态分析与评价[J].干旱区地理,2007(2).

[3] 姜勇,徐敏.基于DEA模型的新疆可持续发展能力测度与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2014(1).

猜你喜欢

技术效率可持续发展
湖北省十二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财产保险公司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节能环保产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评价研究
基于网络DEA方法的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