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棉花病虫草害防治存在问题与对策

2015-07-05徐志青

河北农业 2015年2期
关键词:病虫草害黄萎病棉田

徐志青

棉花病虫草害防治存在问题与对策

徐志青

棉花是我县主要经济作物,常年植棉面积40余万亩,全部是地膜覆盖抗虫棉。我县植棉历史悠久,被河北省农业厅命名为“河北棉花之乡”,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县、全国棉花50强县,素有“冀南棉海”明珠之誉。棉花的病虫害防治是棉花生产中重要一环。目前,在病虫草害的防治上,虽然广大农民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用药量大,在防治上不够及时等问题,使防治效果不理想,提高了防治成本,降低了植棉效益等现象。

一、主要存在问题归纳有以下几个方面

1、超量用药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农民在喷施农药时不能够做到适量用药,足量用水,存在惜水不惜药的现象,造成用药不匀,产生不良现象。如在棉田使用氟乐灵浓度过大,造成棉花的主根基部形成肿瘤,根量小,子叶厚而深绿,生长慢等现象。

2、在防治上不够及时。无论在防病还是防虫,都应经常到田间观察,注意病虫发生动态,不能在病虫爆发时再采取措施。(1)在棉绿盲蝽的发生与防治上。农民往往在棉花被害后,危害相当严重时,也就是严重超过防治指标时才进行防治。而此时防治既贻误时机,又造成蕾铃脱落,降低产量。(2)在农民防治棉花枯黄萎病时,绝大部分农民在病情较严重时才着手进行防治,此时进行防治已晚。在棉花黄萎病的防治上,必须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选种抗耐枯黄萎病棉花品种基础上,采取“预防为主”把病害控制在发生危害之前。在6月上旬和7月中旬,在棉花出现症状前对棉花枯黄萎病进行防治,可喷施乙蒜素、棉枯净、克菌、速效治萎灵、多菌灵等农药,并加上适量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鱼蛋白有机肥、氨基酸微肥、垦易有机肥等,每次喷药间隔5—7天,连喷2—3遍。可增强棉株的抗病力,降低发病程度,有效预防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流行,减轻病情。若遇降雨偏多年份,雨后应立即进行防治,酌情增加喷药次数。可有效的控制棉黄萎病的蔓延。

3、对病虫害的一些防治环节重视不到位。在病虫害的防治上还存在见病虫再治的思想,不能做到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棉田冬耕,是棉花病虫害防治措施的一项重要环节。冬耕后棉田可蓄水保墒,降低病虫害越冬基数为明年病虫害防治争取主动,耕翻后经过冬冻春融可活化土壤,改善土质。可是农民在棉花生产上,对此环节不是不知,而是不重视。这也就是说,不像喷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功效,或是说病虫未危害到棉花心里重视不起来的原因。

4、乱混乱配现象依然存在。农民实际在棉田用药时,往往把多种农药混在一起,以求高效。用药的品种有复配农药,但仍混配其它农药,也有的农民对所购买的农药的组成不清,在使用时不能合理使用。有些混用后造成药害或降低药效。

5、农民整体科技素质有待提高。近几年,通过各级部门的“三下乡”活动和农民的自身积累,农民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随着壮劳力进城打工的增多,农村从事农业劳动逐渐落在妇女和老人的身上。以前作为一个帮手,现在要靠自己,只好到农药门市和其它人处求教,这些人对病虫认识不清,难以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因此这些人的农业技术知识需进一步提高,从而实现农民进城打工和农村留守人员种地两不误。

6、在防治上重虫轻病。在棉田病虫防治上,农民对棉铃虫、棉蚜、棉绿盲蝽等害虫非常重视。而对棉花病害防治显得有些轻视。在棉花铃病的防治上棉农往往不够重视。棉花烂铃严重影响棉花的品质和产量。可是棉农往往对铃病不采取措施,任其危害,造成损失。造成棉花铃病的原因有密度大,氮素化肥施用过多,造成棉株徒长,田间荫蔽,棉田小气候透光性差,如遇天气潮湿,利于病菌侵染,发生铃病。因此在棉花种植上应根据品种合理密植,及时化控,整枝打杈,如遇天气潮湿,在铃病发生初期及时推株并垄,摘除空果枝、老叶,拔掉空株,改善棉田透光通风条件,注意排水,营造合理棉田小气候,如有烂铃及时摘收,并在发病初期喷施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准棉株中下部棉铃喷雾。均可减轻铃病发生。

7、药害仍有发生。(1)有一些农药广告虚假宣传多,标签不规范,随意扩大防治范围,降低含量。从而使农民对一些复混配农药制剂成份不够了解,在使用时随意加大用药量,或是对药效不够放心,又加配其它药剂。时常造成药量过大,产生药害。(2)在小麦田使用除草剂后,喷雾器未冲净或不易冲净,在棉花上使用造成药害。或在玉米田化学除草时由于有风,气温高,而飘移到棉花上,使其产生药害。这些药害的发生造成棉花严重减产和农民纠纷,应值得引起农民关注。

二、对策

1、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规范农药市场。按照《农药管理条例》和《河北省植物保护条例》净化农药市场,严厉打击坑农害农不法行为。植保部门和农药经销商多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环保型农药。

2、大力宣传植保新技术。(1)结合农村实际,利用科技下乡、广播、电视、网络、明白纸、黑板报等多种手段,搞好技术宣传,把农民在防治棉花病虫草害中存的问题和改进方法,以及科学安全施药技术详细讲解给农民,提高农民对棉花病虫草害的防治水平。(2)在植保技术的宣传推广中,也要充分在搞好筛选、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再把好的经验以点带面的进行推广,切不可盲目推广。(3)在植保技术的宣传上,一定要引导农民树立“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病虫的防治上要做到病虫兼重,克服重虫轻病观念,勤观察病虫发生动态,以便做到早动手,及时防治,避免病虫严重发生时再下猛药防治,既造成了损失,效果又不理想。(4)随着农业信息网在村里的普及,要充分利用网络快捷的长处,把植保新技术、新农药推广给农民。(5)对一些不易掌握的植保新技术,要组织植保技术人员到村到户指导,亲自把技术送到农民手中,使其尽快掌握。

3、规范农药商品名称命名。复混配制剂如是同一组成是否可规定为一个名称,如吡虫啉、阿维菌素等农药无论哪个农药厂家产品名称一样,或在商品使用说明中用中文醒目注明成份和含量。并把其使用方法等写清,以避免棉农使用时,盲目混配,产生药害,也可通过培训,提高农民对真假药的鉴别能力。

4、安全使用除草剂。除草剂一定要注意安全使用,选择无风天时使用。如农药本次或今年未使用完,一定要妥善保存,遗失标签的要及时做好标记,以避免事后用错产生药害。喷施除草剂药械最好专用,不能专用的一定按使用说明用专用清洗剂清洗后,方可使用于其它作物。

5、健全植保技术服务体系。结合建立科技进村服务站,发展植保科技示范户,健全植保技术服务体系;搞好植保新技术、新农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

6、建立健全农药连锁经营网络。在农药经营中,应探索建立健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环保型农药的连锁经营网络,来确保农药的优质供应,为无公害农业生产打下坚实保障。

(作者单位:邱县农牧局)

猜你喜欢

病虫草害黄萎病棉田
浅谈作物病虫草害的农业防治
2017年浙江省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药剂推荐名单
欢迎邮购《茭白病虫草害识别与生态控制》
长期膜下滴灌棉田根系层盐分累积效应模拟
北方有机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或可防治棉花黄萎病
一〇一团棉田主要虫害调查分析
不同枯草芽孢杆菌制剂防治棉花黄萎病药效试验
棉田磁化水灌溉脱抑盐作用及促生效果示范
深翻对长期连作棉田黄萎病防治效果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