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织金区块煤层气井排采影响因素分析

2015-07-05朱东君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5年2期
关键词:织金比德气量

朱东君

(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非常规勘探指挥部,山西 临汾 042100)

1 构造的影响

织金工区位于黔中隆起区,煤层主要保存在几个含煤向斜和一些小型断块区内,其中岩脚向斜和黔西向斜为两个相对完整的大型含煤向斜。黔西向斜南,褶皱变形程度高,向北逐渐减弱,东南翼高陡,近轴部宽缓的特征。岩脚向斜内,除水公河次向斜东西对称,整体宽缓外,其他几个次级向斜均在其中的一翼呈现出挤压变形的特征,尤其是珠藏次向斜东南翼和比德次向斜西南翼东段,作为一级向斜的边界,分别位于北西向和北东向挤压应力集中区,褶皱变形强烈。

构造变形及其衍生出的断裂对煤层含气性有较大影响。在断裂带附近的一定范围内,煤层含气系统遭破坏,含气量降低,煤层含气性横向复杂化,勘探难度加大。织金区块整体处于低变形区,断裂相对不发育,含煤构造多自成完整的系统,有利于煤层气的保存。

织金区块已经实施两批参数井均获得突破。第一批参数井3口(Z1、Z2、Z3井),其中2口井投入压裂排采取得成功,均获得突破,获持续气流;第二批井实施探井4口(Z4、Z5、Z6、Z7井),其中织4、5井优化分压合采工艺,产气量高,稳产时间长。

2 资源条件的影响

一定的资源丰度与规模是进行煤层气排采的有力保障。资源丰度由资源量和含气面积决定,资源量与煤层的含气量和煤层厚度有关[1]。

织金区块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组,主要呈灰、深灰色泥岩,夹灰黄色、灰绿色泥岩,累计厚度为20.58 m,达标的烃源岩为137.56 m,有机碳含量为0.61%~8.85%,平均为3.35%,为好—较好烃源岩。可采煤层有10层,为6、6-1、7、16、17、20、21、23、27及34号,累计可采厚度大(13.5~23.6 m),含气量高(10.7 ~ 23.7 m3/t,最高达 46.22 m3/t,平均15.3 m3/t)。储层压力高(压力系数一般0.7~1.09),平均资源丰度2.00×108m3/km2,具有很好的资源开发潜力。

3 储层特征的影响

煤储层的渗透能力是煤层中流体导流能力的反映,它关系到甲烷气体在煤中的赋存状态和排采的难易程度。煤层气存在煤的双孔隙系统中,即基质孔隙和裂缝孔隙。基质孔隙是煤层气赋存的空间,裂隙孔隙不仅是储气空间,也是煤层气运移的通道。

织金区块煤层孔隙度较好,岩脚向斜西部比德次向斜平均孔隙度3.18%,其中2号、3-1号、3-2号和6-1号煤层的孔隙度平均分别为6.67%、5.24%、5.41%和9.34%。水公河次向斜五轮山矿区主煤层的平均孔隙度为4.79%~5.84%。珠藏次向斜计算孔隙度1.04%~2.28%。总体反映比德次向斜较高的孔隙特征,与中等变质程度相对应[2]。

织金区块煤体结构以碎裂煤为主,煤储层渗透性较好。珠藏次向斜渗透率为(0.61 ~ 0.94)×10-3μm2,比德次向斜渗透率为(4 ~ 16)×10-3μm2,珠藏次向斜的Z2井和三塘次向斜的织Z3井渗透率分别为(6~8)×10-3μm2和(1.2 ~ 1.8)×10-3μm2。

4 煤层埋深的影响

织金区块煤层气资源量主要集中在1 000 m以浅的煤储层中,有利于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岩脚向斜水公河次向斜煤层埋深在1 000 m以浅,珠藏次向斜埋深在800 m以浅,阿弓次向斜1 000 m以浅,三塘次向斜大部分地区都处于1 500 m以浅的深度范围内,东部的六广龙场断褶构造带的煤层整体埋深浅于1 500 m,绝大多数区域都处于1 000 m以浅的深度范围内。

根据珠藏和比德次向斜含气量测试数据统计情况(图1、2)来看,珠藏次向斜在300 m以浅,含气量比较低,含气量在10 m3/t上下,而在400 m以深,含气量快速增加,各煤层平均含气量15~20 m3/t。比德次向斜800 m以浅,含气量普遍低于15 m3/t,高含气量区主要位于1 000 m以深,反映煤层含气量总体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珠藏次向斜井Z4、Z5井的排采效果明细优于比德次向斜Z6、Z7井。

图1 珠藏次向斜含气量与埋深关系Fig.1 Relation of gas content and buried depth Zhuzang subsyncline

图2 比德次向斜含气量与埋深关系Fig.2 Relation of gas content and buried depth Bide subsyncline

5 压裂方式的影响

压裂效果优劣直接关系到煤层气井的排采效果。良好的压裂,有效地改善煤层流动通道,提高煤层导流能力,利于煤层排水降压,提高产气量。为此合适的压裂工艺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加强改造的针对性,提高压裂效果,织金区块探索着多层合压和多层分压两种压裂方式。

多层合压方式是基于煤层间距较小,且属于同一压力系统的两层或多层煤为前提,同时压裂,实现两层或多层煤层作为一个压力系统排采的目的。多煤层合压最大的优点是作业时间较短,成本相对较低,适合在大规模开发的时候应用。其弊端在于分配到每一个层位的压裂液不能准确地得到控制,并且某些层位可能不会被压开,影响压裂效果。

多层分压基于煤层间距较大的煤层气井,纵向上有着两套或者多套独立的含煤层气系统,采用两级或多级封隔器,压裂不同的煤层,通过投球法进行分层进行压裂施工。优点是准确压裂具体层位,功效高,完井周期短。缺点是压裂施工时间较长,对压裂技术装备的性能要求较高[3]。

从表1织金煤层气井压裂统计表来看,织金区块井煤层呈现多、层薄、累计厚度大,有着多层独立含煤层气系统的特点。Z2、Z3、Z6井煤层跨隔小,间距低,采取多层合压,其中Z2井日产高达2 802 m3。Z4、Z5井煤层多、跨隔大、间距高,采取多层分压,两井日产都超过2 000 m3。两种压裂方式在不同构造单元内均取得突破。

表1 织金煤层气井压裂统计Table 1 Fracture statistic of CBM wells in Zhijin

6 排采控制的影响

合理的排采工艺是煤层气突破的保障。煤层气生产一般分四个阶段∶连续排水降压阶段、缓慢降压排水、阶梯式降压控压排水和稳压排采求产阶段。合理的排水降压,延长降压时间,减缓渗透率下降的幅度,有利于扩大压降漏斗的体积,提高煤层气单井产量。如果排采速率过快,动液面下降速度加快,会使有潜力的煤层气排采半径缩短、发生速敏效应、渗透率迅速降低,进而造成单井气产量快速降低,达不到稳产的效果。

Z2井20#、23#号煤层合采,见气前日降液面幅度保持在3~5 m,平均3.6 m,见气时最大流压降速降幅达到0.32 MPa,见气初期仍持续日降压平均0.27 MPa。排采速率整体较快,压敏效应导致后期产液量持续降低(1.28↘0.01 m3),稳产效果不理想。日产气量从2 000 m3迅速下降到1 000 m3左右,后期稳中有缓慢下降趋势。压降漏斗无法有效扩张,气源解吸量不足,导致产气量维持短期“高峰值”后持续下滑,稳产效果不理想。

Z4井多层分压合采,见气前控制液面日降幅不超过2 m,平均1.42 m。见气后,继续控制流压日降幅不超过0.02 MPa,见气后生产499 d,平均日降流压0.003 MPa,平均日降液面0.3 m,保持阶梯式降压特征。该井维持日产2 000 m3以上达9个月,2013年5月20日停抽,仍维持在1 650 m3以上,反映前期较为合理的排采制度在后期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比之下,Z4井在排采见气前,缓慢控制流压,使压力传递缓慢延伸到储层远端,形成煤层水的连续渗流,扩大了煤层解吸范围;同时避免承压水突然减少,导致有效应力增大,降低渗透率,提高了产气量。

7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表明:织金区块构造有利于煤层气保存,并且资源丰度高,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潜力。珠藏次向斜煤层埋深浅,排采效果优于比德次向斜。针对多煤层的特点要优选压裂方式,在实际排采生产过程中,合理控制套压,缓慢控制流压,缓降液面,扩大煤层气解吸范围,对提高产气量和稳产非常重要。

[1]丁安徐.贵州织金地区龙潭组煤层等温吸附特征研究及应用[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1,1(6):76-80.

[2]熊斌,马军,刘晓,等.织金区块煤层气富集规律研究[J].中国煤层气,2013,10(2):22-25.

[3]秦勇,熊孟辉,易同生,等.论多层叠置独立含煤层气系统——以贵州织金—纳雍煤田水公河向斜为例[J].地质评论,2008,54(1):65-69.

猜你喜欢

织金比德气量
做人要有气量,交友要有雅量
织金平远古镇
织金大峡谷
气量可以学习吗
王旦的气量
织金洞
季后赛高光时刻乔尔·恩比德没有遗憾
气量三层次
过程
大帝重生 乔尔·恩比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