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局部亚低温临床研究

2015-07-05陈华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24期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陈华澎

海南文昌市人民医院 文昌 571300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局部亚低温临床研究

陈华澎

海南文昌市人民医院 文昌 571300

目的 观察高血压脑血出微创术后局部亚低温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微创血肿清除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局部亚低温辅助治疗,观察2组血糖、大脑动脉血流速度(Vm)、脉动指数(PI)、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血糖水平、出血侧PI、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高于观察组,出血侧Vm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I无明显差异。同时,观察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局部亚低温可降低高血压患者脑出血术后的应激反应,并改善脑部血流动力学,具有脑保护作用。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内出血,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1],极易引起脑猝死[2]。该病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为颅内血肿、水肿等[3],而脑水肿、脑疝和颅高压为导致脑出血急性死亡的主要原因[4]。因此,为有效降低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死率,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预防脑疝是重要的途径[5]。目前,临床上常采用外科微创手术清除血肿后,再采用亚低温辅助治疗[6]。我院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加局部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获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11—2014-06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男42例,女32例;平均年龄42~73岁。均符合第4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的标准[7]。头部CT检查显示出血量10~40mL,神经系统检查结果显示患者意识水平为嗜睡状态。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心力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排除外伤性及肿瘤性出血、鼻咽部局部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进行微创血肿清除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局部亚低温辅助治疗。2组在性别、年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出血量、其他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入院后均实施微创血肿清除术(根据具体情况对患者行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的血肿清除和穿刺碎吸术)。局部亚低温辅助治疗的患者在微创血肿清除术后通过使用电子冰帽或对患者颈部大动脉部位外敷冰袋实现头部亚低温,控制鼓膜温度在33~35℃,持续治疗3~5d,通过自然复温。治疗期间严密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电、呼吸、瞳孔、脉搏等变化情况。对照组在术后不给予局部亚低温治疗,余均同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术前及手术5d患者的血糖、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并在术后5d对患者行经颅多普勒检查,记录大脑动脉血流速度(Vm)和脉动指数(PI)。对比观察2组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效果比较 经过5d的治疗后,对照组血糖水平、出血侧PI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出血侧Vm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3个月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而BI指数略低于观察组(P>0.05)。但2组未出血侧Vm和PI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效果对比 (±s)

表1 2组治疗效果对比 (±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指标对照组观察组血糖(mmol/L)8.46±2.13 7.03±1.22*出血侧Vm(cm/s)41.1±7.0 56.4±11.2*未出血侧Vm(cm/s)50.4±5.9 54.8±9.6出血侧PI 1.23±0.21 1.02±0.13*未出血侧PI 1.03±0.22 1.04±0.27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15.2±4.5 12.9±4.5*BI评分(分)82.1±11.3 87.0±12.9

2.2 2组并发症比较 如表2所示,观察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凝血功能障碍、肾功能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

表2 2组并发症比较 (n)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高且致残、致死率也高,目前,人们正在积极的探索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表明,除止痛镇静、使用脱水剂缓解脑水肿、保持稳定的颅内压外,使脑局部维持低温也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手段。降温治疗可减少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降低脑血肿周围缺血区域的代谢能力;降低脑部的耗氧量,改善脑部血流,有利于脑组织细胞功能的恢复;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部的水肿并降低颅内压[8];抑制白细胞三烯,对血脑屏障的稳定性起保护作用;减少钙离子的内流,阻断钙离子对神经元的作用;最后还可抑制乙酰胆碱、氧自由基和儿茶酚等内源性的有害因子生成和释放。

目前,头颅局部亚低温治疗的适应证已从脑缺血、脑外伤,扩展到了脑出血、心脏骤停复苏、蛛网膜下腔出血、惊厥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局部亚低温临床治疗的效果确切,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9]。本研究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的患者采用局部亚低温治疗,患者的血糖水平、出血侧PI、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出血侧的Vm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非糖尿病性的血糖升高或应激性溃疡为机体过度应激的反应,这种表现与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过度分泌,而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低或胰岛素分泌量不足有关,血糖的升高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总之,局部亚低温治疗不仅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脑出血术后的应激反应,还能改善患者脑部的血流动力学,对患者脑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供临床借鉴应用。

[1] 李浩,张帆,刘文科.高血压脑出血手术适应证分析及疗效探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27(3):240-243.

[2] 冯伟,李兆全,韩大.CT引导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3,39(24):39-41.

[3] 陈祎招,徐如祥,赛力克.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比较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1,20(10):616-619.

[4] 缪小莉,张劲松,叶纪录.急性脑出血后应用局部亚低温治疗临床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3,15(11):1 735-1 736.

[5] 文上康,李越,杨朔.微创血肿清除术后联合局部亚低温与持续亚低温滴灌对高血压脑出血的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4):1-4.

[6] 郑智婷.亚低温治疗急性重症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6):94-95.

[7] 文上康,李越,杨朔.局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脑梗死33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1,22(7):1-4.

[8] 肖雅娟,王晓蓉.局部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12(11):1 320-1 322.

[9] 洪玉娥,唐世发,郭茜.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2):223-224.

(收稿2014-11-03)

R743.34

B

1673-5110(2015)24-0096-02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局部亚低温

猜你喜欢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
高血压脑出血个性化手术的疗效及对术后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穿刺引流术中应用尿激酶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小骨窗开颅和穿刺引流清除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疗效比较
高血压脑出血的血肿物理状态与手术策略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对比
早期行呼吸机间歇纯氧治疗对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呼吸指标和预后的影响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