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情感隐喻的共性与差异

2015-07-04刘芳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7期
关键词:共性比较差异

刘芳

摘 要:隐喻作为认知和表达抽象概念的重要方式,在人们进行思维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英汉语言中的基本情感隐喻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梳理出这两种语言中的情感隐喻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对促进翻译研究和提高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情感隐喻  比较  共性  差异

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隐喻,它是人类思维和认识世界的特有方式。情感是人类最普遍最重要的人生体验,人人都有情感,人的认知对人类的情感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人类情感的隐喻分析是探索人类认知的重要途径。在不同的语言中,隐喻在表达抽象概念时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但也有一定的差异。英语和汉语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两种语言,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情感隐喻、发现蕴涵其中的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一、隐喻的研究历史

早在18世纪时,隐喻仅被看做一种修辞,并没有认识到它既是一种语言特征,又是语言的认知特征。亚里士多德最早开始对隐喻进行了深入研究,他系统阐释了隐喻与语言之间的关系,由此确立了隐喻在诗学和修辞学中的地位。19 世纪,柏拉图学派认为:隐喻是人类内部的一种机制,它反映了语言和人类的本质。

Lakoff和Johnson在Metaphor We Live By(1980)一书中提出了与传统隐喻观不同的观点:概念隐喻(metaphorical concept)。Lakoff 和Johnson指出:隐喻就是用一个概念去表达另一个概念。他们的研究表明:人的认知体系就是一个隐喻性结构系统。隐喻不但是一种修辞,还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

二、英汉情感隐喻的共性

(一)用方位词隐喻情感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均有很多方位词被用来隐喻情感。例如“上下”常用来表达心情好坏:向下的方位概念常与消极的情感联系在一起,而向上的概念则与积极的情感相伴,所以有“高兴为上,悲伤为下”的说法。英汉两种语言中这种隐喻是十分常见的表达,通过仔细观察会发现,人们在高兴时嘴角上扬;情绪低落时嘴角往下拉,而眉毛向下斜。如:

(1)I am feeling up.(我心情很好。)

(2)You look down in the dumps. Whats up?(你看起来垂头丧气的,怎么了?)

(3)他们个个情绪高扬。

(4)他正在兴头上。

(5)他情绪低落。

这里的up,down都是方位词,用来隐喻情绪高涨和情绪低落;“高、上、低”用来隐喻情感的好坏。

英汉语中都有用方位词表达情感的用法,这应源自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共同的生理和心理感受。

(二)用颜色词隐喻情感

颜色具有联想性,它不但能刺激人的视觉神经,还能引发人们不同的情感,给人冷暖、兴奋或压抑等不同感受。人们的喜怒哀乐等情绪波动通常反映在面部,如在“兴奋、激动、害羞”时人们的脸色会变红,而在“恐惧、害怕”时脸色会变得苍白。一般来说冷色调令人心情忧郁或平静,暖色调则令人心情愉悦。所以基于人类的共同认知,英汉两種语言都有颜色隐喻情感的用法。

汉语中有面色发白、吓得脸都绿了、脸颊绯红等说法。英语中用black表示忧伤、愤怒等情感;用blue表示沮丧、心情不好;用yellow形容一个人胆小怯懦。如:

(1)Her face is black with rage.(她气得脸色发青。)

(2)I feel really blue.(我觉得很沮丧。)

(3)I always know you are yellow!(我早就知道你胆小如鼠!)

(三)用身体各部位的名词隐喻情感

人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是抽象,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诠释人类的某种感受,人们常通过人体感知基础上的隐喻来表达,因此,身体部位名词常常用来表达人们的喜怒哀乐。英语里的身体部分隐喻有:mouth,head,hair,mind,tail,leg,skin,blood等。如:

(1)Tom likes rock music very much, for it stirs his blood.(汤姆喜爱摇滚音乐,因为摇滚音乐使他热血沸腾。)

(2)When I see that terrible film, my hair stands on the end.(当我看恐怖电影时,吓得头发都竖起来了。)

汉语里常用来隐喻情感的身体部分的名词有:心、脸、口、胸腔、内脏、眼、眉、毛发、胡子、手、脚等,但汉语身体隐喻涉及身体部位的动作通常是动态的描述。如:

(1)看到平时吊儿郎当的他既然取得了如此好的成绩,大家都目瞪口呆了。(非常吃惊的样子)

(2)小敏整天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好像遇到大麻烦了。

还有,“怒发冲冠”“吹胡子瞪眼”等用来指人非常生气;“心花怒放”“心旷神怡”指人精神愉悦。因人类的情感与人的身体感受直接相关,在汉语里身体部分名词隐喻情感的表达相当丰富,在此仅举几例。

(四)用温度隐喻情感

人们对冷热感知经验丰富,因此,在英汉语中人们常用温度概念来表达情感。由于当人们情绪低落时,血液循环减弱,体内温度降低;当人们情绪高涨时,血液循环加强,体温升高,因此温度降低用来表示情绪低落,而温度升高则用来表示情绪高涨。汉语里的表达有脑子发热、吓得心透凉、热血沸腾、心灰意冷、你让我心寒。

(1)What he said warmed my heart.(他的话温暖了我的心。)

(2)His blood ran cold.(他不寒而栗。)

人们对温觉的感知,是一种重要触觉,它是人的感觉器官对温度的直接体验。人们在温度体验的过程中,渐渐形成喜悦兴奋则温度升高,悲伤低落则温度降低的思维模式。这种经验性的情感体验在认知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生理效应的文化模式,最终构成抽象的情感概念隐喻,以至于人们在日常言语表达当中常常自觉使用冷、热等温度词来表达内心情感。

(五)自然现象和天气隐喻

自然现象隐喻包括季节、天气、火、气等方面。

在英语里,主要涉及wintry来隐喻情感。如:

The waiter has a wintry manner.(服务员态度冷漠)

汉语表示四季情感的隐喻主要有:春风得意、满面春风、秋波等。如:

看着你满面春风的表情,我猜你肯定遇到什么好事了。

英语里用fire, flame, blaze, 来隐喻情感,多表示“愤怒,激动”。如:

His face flamed with anger.(他气得满脸通红。)

英语中天气隐喻常用fog, cloud, breeze, wind等。如:

After winning the competition, the boy was on a cloud.

汉语中表示天气隐喻的有:冷若冰霜、凄风苦雨、风霜雨雪、雾云雷电、阴晴、冷暖、满面春风、大发雷霆等。

汉语表示火的情感隐喻有:火烧火燎、火冒三丈、无明之火、动肝火等。

“气”的隐喻英语主要用“air”,汉语里有火气、生气、气呼呼、气鼓鼓、出气筒、拿人撒气等。如:

He won the match finally, and he was floating on air.

他现在很生气,最好不要去找他。

此外,汉语还常用光、波涛等自然隐喻来表示情感。例如:满脸红光、心潮澎湃、红光满面等。如:

眉清目秀的他本来就那么帅,上完体育课后他满面红光,显得更帅了。

三、英、汉情感隐喻差异

语言承载着大量民族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独特内容,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概念和意义体,而且还反映了不同民族的价值体系。又由于英汉两个民族的生活环境、心理因素、风俗习惯、文化背景不同,人们观察事物的出发点也不同,所以在英汉两种语言里表示情感的隐喻概念,便呈现出各自的特点。

(一)颜色情感隐喻差异

前面谈到英汉两种语言都有颜色隐喻情感的表达,但不同民族由于风俗习惯、文化沉淀有差别,对颜色的感受也不同,从而导致情感隐喻的差异。

1.红与red

在我国,“红色”常代表喜庆。如过春节时家家户户都贴红对联,挂大红灯笼,象征着“红红火火”的好兆头;结婚穿红色旗袍,带大红花,代表喜悦。但在西方,受斗牛文化的影响,“red”代表不祥之物,另外消防车的颜色也是红色,所以红色在西方带有危险的意思。

2.蓝与blue

中国人对蓝色是颇有好感的,蔚蓝的天气激发人们对蔚蓝的憧憬,在汉语里我们说“蓝图”;碧蓝色大海象征着广阔的胸怀。然而在英语里,“blue”表示情绪低下、忧郁,如: I am feeling rather blue.

(二)以某种状态隐喻的差异

在此以离开地面为例。

在英语中,以下两个例子代表喜悦的心情:

(1)They are in the clouds.

(2)He is six feet off the ground.

然而在汉语里,离开地面表示骄傲自满,因此在汉语里有这样的说法:

(1)她太飘飘然了。

(2)他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

在汉语中,“离开地面”被喻为骄傲自满,因为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人比较含蓄、谦卑,感情不易表露出来,不论说话还是做事要沉稳;而英语国家人性格直爽,处事直观现实,讲求直截了当,感情外露,因此英语中“离开地面”隐喻喜悦的表达。

(三)人体内部器官名词隐喻情感的差异

在英语里,用身体器官隐喻情感使用最频繁的是“heart”,心脏疼痛表示悲伤,如:break the heart strings of sb. Break ones hear. 心脏轻松表示喜悦。这类隐喻是基于人类共同的生理构造特点,心脏作为最重要的器脏,常被视为情感之所在,人们相信情绪受心脏控制。

但是在汉语里,除了用“心脏”隐喻情感外,还常用“肠、肝、眉”来表达情感,例如:“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在汉语中,有“眉头紧锁”“眉开眼笑”“喜上眉梢”等词语,然而在英语中却很少见。受中医理论的影响,人们认为“恐惧”跟人体内脏有关,一个是肾,一个是胆。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例如“肾气不足”则会导致固尿能力差,因此在汉语中有吓得“屁滚尿流”之说。中医理论中,胆具有影响思维活动、决定个性的功能,如”提心吊胆”这个说法是在汉语中独特存在的,表达了恐惧的情感隐喻。“他真是胆小如鼠。”“他被吓得胆破心寒。”这些表达是受中医理论影响的结果,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的情绪变化常和人的具体器官相联系,这也是中华民族特色在语言中的体现。

四、结语

本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情感隐喻作了较系统的对比,发现英汉情感隐喻有很多共性,这些共性主要源自于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和生理特征。然而受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地理位置、价值取向等的影响。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不同情感隐喻,特别是汉语中的情感隐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医理论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汉语中独特的关于人类基本情感的隐喻认知。进行英汉情感隐喻对比,认识英汉语中情感表达的差异对促进翻译研究和提高英语教學都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家旭.英汉语“喜悦”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7).

[2] 林书武.“愤怒”的概念隐喻———英语、汉语语料[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2).

[3] 束金星,徐玉娟.从隐喻式认知看情感隐喻[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3(4).

[4] 杨瑶. 英汉语“悲”、“喜”情感隐喻的认知对比[J].成都大学学报,2010(1).

猜你喜欢

共性比较差异
相似与差异
找句子差异
共性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引领和推动共性使能技术在中小企业推广应用
同曲异调共流芳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雷锋精神与辽宁精神的共性研究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