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原文化创意产业的传统资源开发

2015-07-04巴俊玲

大观 2015年9期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开发

巴俊玲

基金项目:郑州市2015年度社会科学调研课题《新媒体时代中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序号ZSLX2015727)研究成果;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2015年度调研课题《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序号SKL-2015-896)研究成果。

摘要:新媒体时代,借助文化创意产业的现代科技手段,古老的中原传统文化将焕发新的生机。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中,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和传统资源的有机结合,打造品牌式的龙头企业,正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传统资源;开发

新媒体时代,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猛蓬勃,逐渐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近年来,河南省作为文化资源大省,以传媒出版、文化旅游、演艺娱乐、艺术品与工艺美术、文化创意、文化会展、影视制作、武术体育、动漫游戏等九大产业为重点,不断开创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局面。在《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05——2020 年)》、《关于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文件中,河南省提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5%以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更是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建设目标。

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必须以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为底蕴,才能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这要求文化创意产业必须集中解决的问题是:文化资源的历史化与表现形式的现代化之间的矛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的剧烈改变,形成强势文化对于弱势边缘文化的侵蚀。随着西风东渐,导致许多传统文化正在消亡和衰落。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剧烈的改变,农耕时代遗留下来的中原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已经不复存在,这是传统文化面临困境的根本原因。借助文化创意产业的现代科技手段,古老的中原传统文化将焕发新的生机;与此同时,河南文化创意产业将获得取之不竭的创意来源。

一、依托新媒体,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式保存

“历史的经验表明,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们对传统的依赖就越强烈,对传统的寻根意识也就越浓厚。”[1]事实证明,文化创新的程度往往取决于对传统文化遗产的发掘的深度。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的见证,是中原文明的重要载体,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是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

传统意义上,传统文化主要包括民间文学、民间表演艺术、民间美术和民俗文化等类型。民间文学包括神话、故事、传说、歌谣、谚语等,如新郑黄帝、周口伏羲、泌阳盘古等表达了东方特有的瑰丽而隽永的民族想象,对人们的思想形成了深刻的影响。民间表演艺术包含民间戏剧、曲艺、音乐、舞蹈、武术、杂技等,历史悠久,从上古延续至今,种类繁多。民间美术包括瓷器、泥塑、玉雕、年画、剪纸等,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如河南淮阳太昊陵的泥泥狗,虽然初看粗糙古朴,但是它有很深厚的历史底蕴,被称为史前图腾,它把原始的信息带到了现代。民俗文化反映了农耕文明时代老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各种习俗,如庙会、春节、社火、中秋赏月、端午赛龙舟等,这些传统节日中有着大量的民族文化内涵。

目前,传统文化往昔的辉煌不复存在。版画、刺绣、杂技、戏曲、武术等传统文化后继人才不足,传统技艺濒临失传,经营入不敷出,陷入生存的窘境。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形而上的文化形态,较之意识形态领域各种专门学科学术而言,它对物质生活的联系更为直接,其传播范围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它的存在方式不是书本和固态形式,主要是依附于某一群体或个体的传承人,因而其表现形态也具有个性化和不确定性特征。这既是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不可替代性,也是其难以保存的原因。传统文化多采用口传身授的的传承方式,受社会宗族思想的影响,其绝学多局限于宗族内部选择继承人,后继无人便面临失传的危险。作家冯骥才指出,在从农耕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的快速转型中,中国传统文化被工业浪潮席卷,是一种“非正常死亡”。而这些“非正常死亡”的,正是与精英文化并立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另一半”。

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大量非遗的影音材料未对公众开放,造成社会参与、群众保护的意识淡漠;其次,宣传方式单一,多由文化部门在传统节日或者文化遗产日组织进行;再次,宣传资料以说教为主,方式陈旧,难以引起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广泛关注。面对文化争夺的硝烟和文化流失的痛楚,必须为处于窘境的中原传统文化寻找其失落的尊严,为传统文化寻找现代生存平台。

文化创意产业是建立在大众审美以及数字技术上的新型产业模式,以数字媒体为传播途径,具有跨地域、速度快、易于接受、传播人群广泛等特征。1948年,传播学的创始人之一拉斯维尔就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指出:传播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有三大社会功能:监视社会功能、协调社会关系、传承社会遗产。传播是保证社会遗产代代相传的重要机制。文化创意产业有着强大的技术优势,使传统文化遗产延续了留存时间,扩展了其分布空间。传统文化在动漫产业、影视制作、旅游开发等过程中取得了虚拟化生存空间。三维技术可以运用数字化故事编排与讲述技术,将传统文学转化为影像,对民间舞蹈动作进行真实自然的呈现,渲染生成虚拟民间建筑,甚至复原民间艺术中的道具、服饰、剧场等,使传统文化获得虚拟化生存空间。如皮影戏是濒临绝迹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制作工艺精绝复杂,唱腔里体现着原汁原味的民间生活味道。随着现代娱乐方式的转变,皮影戏的演出者和观众大多是年近古稀的老人,面临着人亡技绝的困境。复旦大学沈一帆教授研制出数字版皮影戏《梁祝》,使这种文化瑰宝在现代传播平台上流传。

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将极大程度上实现传统文化的可视化传播。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提出,当代文化正逐渐成为视觉文化。文化创意产业可视化传播的优势在于:它可以逼真地呈現传统文化的图景,带给人们生动性、真实性以及强烈的现场冲击力。新媒体技术可以利用特殊的科技和创意手段,将传统文化中已经绝迹或者无法用普通影视、图像、文字直观记录的部分加以补充和还原,从而稳定地记录和完善中原传统文化档案。传统的民间艺术大多依靠口头语言或者是实物,如通过语言、文字、绘画、服饰、舞蹈、音乐等表象符号系统进行传播。但其关键点在于必须有真实的传播场的存在,即一切传统文化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必须在一个真实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以纪录片《圆明园》的制作为例,影片中大量的3D画面再现了圆明园气势磅礴的建筑园林,雕梁画栋、亭台楼阁、檐角神兽随处可见,令观众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叹为观止。如果仅仅依靠拍摄圆明园遗址上的断壁残垣,是无法满足世人对于万园之园的瑰丽想象的。影视、动漫技术可以实现传统文化在虚拟化的场景中完成,受众即使远离现实的传播场,依旧可以真切感受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绘画、民俗活动的独有魅力,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全民信息共享。

新媒体时代,文化创意产业是重塑传统文化结构和实现文化增值的有效方式,使传统文化重新成为新媒体传播领域内的经典作品。

二、立足传统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創意产业品牌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直接体现,在当今全球化进程中日益彰显其竞争张力。出版、影视、动漫等文化创意产业跨越了语言文字的传播障碍,在数字媒体环境下快速流行于异域他国。在人们消费精神与物质产品的同时,也将作品所承载的文化植入人心,实现了文化输出。“传播过程中,这种题材所代表的文化背景与受众原有的知识背景产生共鸣,并对受众记忆中的知识体系产生强化,从而使这种带有明显国家烙印的文化信息传递给每一位受众,让受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传播国的文化。”[2]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各个民族色彩斑斓的传统文化往往是最受欢迎的,西班牙的斗牛、巴西的桑巴舞、中国的国画、韩国的跆拳道、日本的茶道等之所以让全世界瞩目就是因为它们带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色彩。当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世界各国将文化建设作为增强国家实力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把发展“软实力”、增强“文化国力”作为新时期的国家战略来抓。河南文化创意产业正是立足其丰厚的文化资源,打造出一个个品牌项目。

河南是中原文明的发源地,在历史的长河中,凝结出数不尽的灿烂的文化遗产。古都文化、武术文化、圣贤文化、旅游文化、姓氏文化等共同构筑成厚重的中原文化。目前,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着力点之一便是依托丰厚的文化资源,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和传统资源的有机结合,并打造招牌式的龙头企业。开封市清明上河园的成功便是有力的佐证。

开封市清明上河园于1998年10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依照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传世之作《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建造。这是一座依托宋都文化打造的大型历史文化公园,是中原黄河旅游线上的一个重要景区,景观建筑面积30000多平方米,形成了中原地区最大的仿宋古建筑群,屡次获得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河南经济最具成长力企业等称号。建立十余年来,清明上河园共接待游客5 0 0 多万人次,总收入逾亿元,成为河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典范。仿照张择端的原图,开封清明上河园开设宋文化展示、繁华京城、驿站、特色食街等八个功能区,以及校场、虹桥、民俗、宋都等四个文化区。游客入园伊始,便会被扑面而来的传统文化氛围包围,可以跨虹桥,游文绣院,乘马车,下榻驿站,观赏杂耍、吹糖人、剪纸等民间工艺,品开封小吃,形成“如在画中游”的感受。民间表演艺术的融入更是游园的亮点,身着古装的演员们会上演《梁山好汉》、《包公巡视》等剧目,游园的观众可以不仅观看节目,更可以置身其中参与互动。继而推出的《大宋·东京梦华》是清明上河园的锦上添花之作,也是继《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之后河南省隆重推出的第二个大型实景演出,逐步成为“夜游开封”的核心文化创意产品。《大宋·东京梦华》将八首经典宋词《虞美人》、《蝶恋花》、《满江红》等融入到实景演出中去,利用LED 等亮彩技术设计的流光溢彩的香车宝马,现代技术设计的可自由拼合的水上栈桥,“绽放”的菊花舞台等使得游客产生古典与现代双重的审美愉悦。

纵览河南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如郑州《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安阳市殷墟国家大遗址公园、曹操高陵博物馆、南阳卧龙岗文化旅游产业、洛阳牡丹瓷文化创意产业园、信阳的鸡公山·志高文化科技动漫产业园等,无一不是依托传统文化资源的优势实现了文化和经济的双赢。

值得注意的是,文化创意产业要大力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并非仅仅局限于对传统文化的模仿和复写,更应该强调的是中原人的民俗习惯,中原人的审美情感、道德价值取向,展现出中原文化的厚重深沉。

【参考文献】

[1]于海广.王巨山.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2

[2]闫荟,恽如伟.动漫——文化传播的新媒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4).

猜你喜欢

文化创意产业开发
文化创意产业版权保护问题探析
基于文化创意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实证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钧瓷造型设计的创新研究
浅析“跨界与融合”思维的特征与应用
浅谈动力总成骡子车开发方法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