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荀子:儒家思想的终结者法家思想的孵化器

2015-06-29杨建华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礼义仁义荀子

杨建华

荀子之所以被人称为儒家大师,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系统地总结、辨析了儒家的基本思想,并且以一种相当严密的逻辑论证了它。与《论语》《孟子》相比,《荀子》思想逻辑性更强。

人性论: 人性本恶,人定胜天

《荀子》思想的逻辑起点是“人性恶”。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他认为,人生而有欲,如果顺欲而为,必然做出种种恶行,所以,人性本恶。这里要特别注意,从上述引语中不难看出,荀子口中的“伪”是“人为”而非“虚伪”之意。后人把“做好人做好事是虚伪”这一观点扣在荀子头上,那是冤枉了他。

虽然人性没有善的一面,但它却包含着一定可供资用的智慧才力。荀子肯定“人为”胜过“天然”,即人定胜天,认为一切善都是人为的结果,并且将这种思想发挥到极致。“强本(本业,即农业)而节用,则天不能贫(使……贫困);养(给养)备而动时(顺应时节、时势而动),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只要尽人事、尽人力,无须“知天”,即能“自求多福”。

道德论: 善在人为,圣人可致

既然人性本恶,那么世界上的善行善人从何而来?荀子斩钉截铁地回答:全靠人为。他说枸木一定要经过修剪才能变直,钝器一定要经过磨砺才能锋利,人的天性本恶,只有不断认真修习道德礼义才能变好。

“涂之人可以为禹,曷谓也?曰: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仁义法正也。然则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路人为什么都可以成为像大禹一样的圣人?大禹之所以成为圣人,是因为他做了符合道德仁义原则的事。而道德仁义原则是人人都可以理解、可以施行的。既然人人都有理解仁义道德的资质,人人都有施行仁义道德的能力,那么自然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了。荀子论定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劝学》中的名言“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荀子的性恶论,明显有修正孟子性善论的意图。两人的观点,可以说是针尖对麦芒。然而持有如此争锋相对、截然不同观点的两人,何以都被后人称为儒家代表人物?这是因为两人立论的出发点虽然不同,但“目的地”是一致的。孟子说,人性本善,人人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善的方面,所以人人皆可为尧舜。荀子说,人性本恶,但是只要辅以道德仁义的熏陶,人人皆可为大禹。两人都强调了仁义道德的巨大作用,都论证了追求“成圣”这一道德终极目标的可能性。而此两点,是儒家道德学说标志性的、本质上的观点。

教育观: 重视环境,提倡积累

既然人性本恶,那么,拥有一个可以促使人向善向上的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荀子的教育思想把学习的环境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肯定了环境的意义和作用。

既然善在人为,那么教育教学的首要方法非积累莫属。他说:“学不可以已。”又说:“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斫削而为工匠,积反(通‘贩)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还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再三强调了积累对道德修养和增进学问的重要作用。胡适说“荀子书中说这‘积字最多”,就是发现了荀子在论学中对“积累”的重视。

政治观: 礼义为要,兼施刑罚

荀子把“人性本恶”的人性观作为自己设定治国方略的前提。他认为,正因为人性本恶,所以需要治国者以仁义道德来修正、改变之,以政令刑罚来阻遏、消灭之。他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强调了礼义对于管理、协调社会的重要作用。他同样强调政令刑罚对统治百姓发挥的巨大作用,认为“元恶”必须“不待教而诛”;对“才行(才智品行)反时(反对现行政策)者”,应杀无赦;对行奸作恶之人要“惩之以刑罚”,以此来保证“令行禁止”。

荀子以礼乐治国的思想承袭了儒家的传统观点,后人也据此将其称为儒家代表人物。但他重刑罚、重功利的思想明显与传统儒家思想不合拍。而他那些杰出的弟子,比如韩非、李斯,都有所侧重地吸收了他创新的重刑罚、重功利思想,成为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

于是,荀子成了先秦儒家思想的终结者、法家思想的孵化器。

【练一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止而已矣……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 (《荀子·儒效篇》)

材料二: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中庸》)

(1) 两则材料所持教育教学的知行观有何异同?请简要说明。

(2) 为达到说理效果,两则材料中分别主要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 同: 两者都明确教育教学必须“知行合一”,学习知识必须付诸实践。

异: 《荀子》将实践视为学习的终极目标,并且强调了实践对学习者养成圣人人格的不可替代作用。《中庸》将“行”(实践)视作学习的重要环节,与“学”“问”“思”“辨”并列,但并未明确突出“行”在学习中的根本作用、终极地位。两者相比,前者对“行”的重视程度胜过后者。

(2) 材料一主要采用顶针手法,通过“闻之”“见之”“知之”“行之”的层层递进、铺垫,突出了“行之”的重要作用。表达语意流畅,富有气势。

材料二主要采用排比手法。第一处排比的运用,主要强调了学习各环节“学”“问”“思”“辨”“行”的系统性,突出了各环节缺一不可。第二处排比的运用则突出了专心学习、深入钻研的重要意义。两处排比有效增强了文句的语势、感染力和说服力。

猜你喜欢

礼义仁义荀子
《荀子》文化演化思想发微——兼论礼义起源问题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国语·周语》“奉礼义成”辨析
麟溪水长流
和谐
仁义不过是“客栈”?
论孟子“居仁由义”的壮美意蕴
悫:在礼义中涵养性情的君子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