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袁金梅 巧手剪出生活美

2015-06-29李敏

六盘山 2015年3期
关键词:固原固原市剪纸作品

李敏

剪纸艺术是剪纸者展现自己心灵手巧、表达内心情感、寄托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种手段。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女人——袁金梅,她身为人女、人妇、人母,是税务系统一名干部,在打理好家庭和工作之余,袁金梅拿起剪刀,巧剪生活之美。浸染剪纸艺术三十多年,一路走来,对剪纸的深情爱恋,不是几句话可以言说的。那么,让我们一同走进袁金梅的剪纸人生吧——

幸福的回忆

今年52岁的袁金梅长着一张娃娃脸,话说到高兴处她就使劲儿笑,笑得眼睛眯起来,眼角处不多的皱纹这才跑来作乱。而端详安静下来的她,亮白的肤色,光洁的额头,匀称的身材,让我不大相信她已年过五十。

1963年,袁金梅出生在海原县曹洼乡。问及祖籍,她说甘肃。我不由得“哦”了一声。她似乎会意地笑笑。我接着说难怪呢。她又笑,说爷爷奶奶就是剪纸的,但她没见过。而记忆中的父亲除了会剪纸外,能唱能拉能跳,织毛衣织袜子,换用现在时髦的话说,简直就是家里一男神,母亲和他们姊妹几个都特崇拜父亲。话题一聊开,关乎亲情,童年,读书,学艺,似乎把她拉回到远去的岁月。

夏夜,父亲坐在门前拉二胡,唱秦腔,《三堂会审》《斩秦英》《秦香莲告状》《二堂舍子》等,父亲都会唱,袁金梅和两个妹妹在一旁也跟着哼唱,父亲偶尔会教她们几句唱词。而很多个深冬的夜晚,简陋温暖的屋里,油灯下,母亲缝缝补补,父亲也不闲着,竹签麻利地翻动,用各色毛线织毛衣毛裤毛袜。袁金梅和哥哥妹妹们就在灯下学习。大人干活儿累了,孩子们也瞌睡了,父亲会说,瞧瞧,墙上都跑来了什么啊?听到这话,孩子们并不惊奇,他们知道乐观开朗的父亲又开始变着法儿逗大家乐呵了。父亲灵活地翻转一双大手,借着油灯的光亮,变出各种形象逼真的动物映在墙上。孩子们见状,也来了兴致,举起双手,争着学父亲,可变出来的动物总是不如父亲变得逼真。

父亲手巧在村里出了名,逢年过节,他就剪窗花,村里有人喜欢,跑来边看边学。父亲就耐心给他们教。每当看到父亲剪出了好看的窗花,袁金梅感到特别自豪,她觉得父亲凭着一双巧手,一把剪刀,几张彩纸,便可随心所欲地剪出各种寄寓向往和美好追求的花样图案来,真是不简单呢,自己也想学着剪,就央求父亲给她教。父亲画出一些简单的图案让她剪,练习剪刀的用法。“别看金梅小小年纪,学起剪纸来心灵手巧。”父亲笑呵呵地摸着女儿的头对别人炫耀着。那时也就十一二岁吧,袁金梅说,从那时拿起剪刀学习剪纸,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自己从小姑娘变成了中年妇女,不变的是对剪纸的热爱,从未丢弃手中的剪刀和心中那一份情愫。

袁金梅上初中时,经常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类文艺活动,语文老师刘挺毅发现她嗓音特别好,唱歌唱戏很有感觉,海原秦剧团来学校招生时,刘老师就鼓动袁金梅参加考试,结果还真被招上了。但遗憾的是,父亲让她继续上学,不许去秦剧团学艺。不知父亲的决定正确与否,时至今日,谈及这些,袁金梅还是感到遗憾,她说,要是当初去了秦剧团,她一定是很优秀的,因为她真的喜欢。没有去学唱歌唱戏,但并没有让袁金梅停止自己的喜好,她依然喜欢唱,喜欢跳,在学校里积极参加一切文艺活动。真是因为有那一段经历,从小就锻炼了袁金梅的文艺气质,她喜欢一切艺术的东西。

1982年,袁金梅高中毕业,通过招干,成为海原县税务局一名工作人员。1988年,调至固原县税务局工作。在单位,袁金梅努力工作,好学上进,也喜欢参加上级部门以及系统内的各项比赛活动,比如演讲啊,知识竞赛啊,才艺展演啊。这些丰富的活动促使着袁金梅的成长,她觉得税务局是个锻炼人的单位,她一直对青春年代参加过的那些有意义的活动记忆犹新,而正是在一次演讲比赛中,袁金梅还收获了一份爱情。说到自己的爱情和婚姻,袁金梅的神色中洋溢着满足和幸福。言谈中,她强调,丈夫李锦宏是个普通人,老实人,也是个有心人,他们过着柴米油盐的普通日子,让她感到幸福的是,丈夫喜欢写字画画,也喜欢剪纸,很支持她的喜好,这些年来确实是她的得力帮手。

会说话的剪刀

“方寸之间尽显无限创意,一把剪刀玩转一纸乾坤”,提及关于剪纸艺术的如此阐释,袁金梅感叹尤深:“剪着剪着,真的觉得那剪刀和纸页充满神奇呢!某些时候似乎可以和人对话呢!我用过的剪刀刻刀真是不少,有些坏了丢了,有些一直保存着,虽然不常用,但舍不得扔掉,刀把上那斑斑汗渍,就是自己付出的见证。”

袁金梅刚开始学剪纸,剪的都是一些粗线条的动物肖像,比如牛羊马等,慢慢接触花草造型,也尝试剪一些具有故事情节的复杂图案,比如《丰收之年》《夫妻识字》《年年有余》等,虽然剪得粗糙了些,但自己觉得还是一点点在进步。袁金梅一边和我聊着,一边翻开那些大小不一的文件夹,多年之前剪的那些东西都留了底样在,平平展展夹在纸页中,显得陈旧了,但完好无损。我轻轻拿起一幅熊猫吃竹叶的剪纸,浅绿色的油光纸剪就,用手指摩挲泛着亮光的表面,似乎触摸到熟悉的气息,那是小时候过大年的气息,窗花的气息。现在,很少见到这种油光纸了。袁金梅说,其实纸的材质不同,剪出的图案感觉也会有区别。像以前那种普通的彩纸,比较粗糙,刀工不精细的话,剪出的花样毛边多,看起来毛里毛糙,而油光纸就比较好,现在的宣纸剪出的花样效果更佳,有立体感。而在袁金梅的剪纸生活中,剪纸工艺的重要工具剪刀也是随着时间变化不断变化的。小时候用的是父亲常用的银色的小剪刀,剪刀头剪钝了,父亲会重新磨好,接着再用。稍大些,自己也会做主去买了剪刀回来,但大多是用着不舒服,还是得央求父亲帮忙打磨。后来出门在外的机会多了,也有了更多的剪纸常识,总是留意更好的彩纸和剪刀,感觉满意了会带回来。以前只是单纯用剪刀,近些年她也学会了用刀刻,有些图案的局部更适合刀刻。说起刻刀,袁金梅找出她自己加工的刻刀让我看,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把一根传统的小锯条一分为二,就是两把刻刀了,刀尖部分打磨成斜的,刀刃得磨锋利,而手柄其实就是一部分锯条,用棉线绳密密实实缠紧,拿着使用时不至于伤手。盯着刻刀上缠的已经被汗渍浸脏的线绳,我能想来袁金梅低头刻纸的认真样子。她说过,在床头忙于孩子,在灶间忙于烹调,在单位忙于工作,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不多的时间就献给所爱的剪纸吧。每当构思好一件作品,准备好纸张,拿起剪刀,袁金梅就觉得自己的生活是充实的。准备充分构思流畅的话,剪刀动起来也就很流畅,而有时候,无已突破,原地滞留,也会困惑,觉得拿在手中的剪刀很陌生,不听自己使唤。

袁金梅的体会是,一把称心的剪刀,对于剪纸的人来说,就相当于写毛笔字的人手里的那支毛笔,相当于打兵乓球的运动员手里的那副球拍,是很重要的。

岁月的见证

随着年龄渐长,阅历渐深,袁金梅觉得,自己这一生和剪纸已经结下了不解之缘,生命中的许多时间,这个柔和的女人,就是剪着自己所向往的、喜欢的生活,以及生活里洋溢的各种美。

剪得日子甜,剪得美酒香,剪得道路宽,剪得幸福长。

剪一枝红叶送情郎,剪一幅双喜藏心房。剪一片彩云追明月。剪一缕春风暖梦想。

一次次,当忙完工作,忙完家务,全身心沉浸在剪纸中,这些温暖美好的念想会涌动在心头,袁金梅就感觉身为女子,这一生选择一份自己的喜好与寻常生活相伴,并且因此滋生心灵的愉悦,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刀剪韵味显技法,独具匠心纸上传”,凭着对剪纸艺术的热爱和执着,多年来,袁金梅利用节假日,创作、执剪了大量剪纸作品,多次在区、内外大赛中获奖。在袁金梅家里,我看到了收拾得整整齐齐的荣誉证书和收藏证书。那些证书静静躺在书柜里,偶尔会被到家的亲戚朋友翻看,袁金梅自己也会偶尔翻动,它们的无言静默,也许就是她和剪纸相伴的岁月里的温暖见证。

2005年3月,在固原市妇幼保健院、原州区文联、原州区妇联等部门联合举办的“庆三八 妇女民间艺术作品展”比赛中,袁金梅的系列剪纸作品《鸡年大吉》《耕耘》等荣获剪纸二等奖。

2007年12月,在宁夏区国税系统举办的书法、美术、摄影比赛中,她的剪纸作品《四季同春》荣获三等奖。

2008年5月,全区税务系统征集的书法、美术、摄影作品中,她的剪纸作品《梅兰竹菊》《惜秋》《喜上眉梢》《耕耘》等12幅作品入选宁夏国税系统书法美术摄影作品集《印象宁夏》。

2008年,剪纸作品《梅兰竹菊》荣获固原市国税系统举办的“税务廉政文化建设”征集活动二等奖。

2009年6月,剪纸作品《梅兰竹菊》被自治区国家税务局收藏,同年被国家税务总局收藏。

2009年8月,系列剪纸作品入选《第二届陕甘宁四市国税文化论坛》大会作品集。

2010年1月,剪纸作品《虎年新春祝福》在《宁夏日报》刊发,在百度网与剪纸爱好者见面。《虎》在《固原日报》头版头条刊登;2010年虎年新春之际,袁金梅接受了固原电视台的采访,并在固原电视台播出。

2010年8月,剪纸作品《梅兰竹菊》选送固原市国税局入展,获一等奖。

2011年4月至6月,固原博物馆、原州区文化体育局、原州区文化馆、原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固原民间剪纸、雕塑展》共展出袁氏家族剪纸作品145件(组)。

2011年,由固原市委宣传部、固原市文联举办的“庆祝建党90周年红色经典作品展”中,《光辉的历程》特邀在固原市博物馆展出并被收藏,并颁发了收藏证书。

在此要特别强调的是,剪纸作品《光辉的历程》长3米,宽1.3米,由袁金梅的丈夫李锦宏设计,袁金梅和家人共同剪成。内容包括上海嘉兴南湖游船、遵义会议旧址、延安宝塔山、天安门城楼、万里长城、鸟巢、高铁、航天发射塔以及神舟飞船等九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代表性事物,歌颂了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7月1日成立以来走过的光辉历程。此长幅剪纸赢得了观展者的高度好评。

2011年,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宁夏民俗文化研究院编著的《宁夏建设》一书中,剪纸作品《光辉的历程》被编录入选。

2011年,剪纸作品《十二生肖》和两幅《虎年吉祥》入选固原市教育局编著的固原地方教材《我们的固原,我们的家》一书中。

2011年6月,固原博物馆、固原市文联举办的书画展中,长幅剪纸《光辉的历程》入展。

2012年,以“甜蜜新年,龙福剪纸传情”为题的5幅喜庆剪纸作品在《宁夏日报》刊登。

2012年5月23日,由固原市委宣传部、固原市文联举办的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发表70周年活动中,大幅剪纸作品《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展出,并被市政府收藏。

特别说明:10米长卷《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由李锦宏设计,袁氏家族执剪。内容由盼曙光、宝塔山——延安窑洞的灯火映红了天,毛主席——人民的大救星,张思德烧炭——丰衣足食,南泥湾开荒——自给自足,兄妹学文化、奔赴抗日前线——保家卫国等7个元素组成。剪纸气势恢宏,刀工流畅精致。固原市广电局就此剪纸做了时长十三分钟的视屏报道,赢得社会各界好评。剪纸被固原博物馆收藏。

2014年9月,由袁金梅和家人共同执剪的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5周年”系列作品《会宁会师》《将台堡会师》《六盘山会师》等具有历史意义的系列剪纸作品由固原市政府征集,收藏于古雁岭博物馆。

2011年,袁金梅被评为原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并获得奖励和资助。

……

记写下这些,在我,似乎是为袁金梅近些年的剪纸作品做了个粗略的统计,而于她本人,意义何在呢?我说过了,那些静默着的荣誉证书,它们就是袁金梅和她的剪纸生活温暖相拥的最好见证。

“要创作一幅好作品不但要创意绝佳,它的线条粗细、长短、曲折都要认真计划,块面大小的对比也要认真谋划,尽量做到多一点显乱,少一点欠缺。这才是剪纸创作的高境界。”谈及剪纸艺术,袁金梅如是说,而一旁的丈夫李锦宏面带笑意,望着妻子不停点头。他的举动让袁金梅也笑起来。看着他们夫妻俩,我记起之前采访唐永祥老人时,有一次下午在唐老家里,他给我讲说他过去卖菜补鞋的经历,妻子李春花在一旁插话嗔说早知道你就会卖菜补鞋,却不知道你还会刻石头砖头,要是也老早知道,就不会嫁给你受罪。老唐看着妻子笑。我们都笑……而这一个午后的时光,更显温馨美好。在袁金梅古色古香的家里,我们谈论着他们夫妻都喜欢的剪纸话题,笑声也飘散在透过窗玻璃的缕缕阳光中。那幅春节时剪好粘贴在阳台窗玻璃上的大红色“福”字,在我们的笑声里显得更加富贵喜气。大年里祈愿的那一份福分,剪刀里给予的那一份愿望,怕是都在这红艳艳的“福”字里吧!

共同的梦想

袁金梅的丈夫李锦宏热爱各类民间艺术,在美术方面也有天分。而当他成为妻子的得力助手时,从策划设计到具体细节,都真正付出了自己的心血。

袁金梅的大哥袁国君曾是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现已退休在家。他也秉承了父亲的心灵手巧,喜欢唱歌,画画。当袁金梅的剪纸逐渐有了影响,被更多亲戚朋友索要去当做纪念品或礼品赠与他人时,袁金梅一个人剪起来太费时间,就动员哥哥袁国君也参与其中。

妹妹袁秀梅和袁晓梅也是剪纸爱好者。真算是有缘分呢,大妹夫王志成也喜欢剪纸。

耳濡目染,袁金梅的儿子李源受母亲影响,也喜欢剪纸,有空闲时间就跟母亲学习剪纸艺术。前几年在武汉上大学时,每当假期结束返校,李源总会带上母亲和自己的剪纸作品,作为礼物送给老师和同学,深得他们的喜欢,有些同学也因此对剪纸产生兴趣,还要求李源教他们学。而现已参加工作的李源每次带女朋友回家看父母,或是看到节庆日张贴在家中的好看的剪纸作品,或是遇到母亲亲手剪出那些精美的图案,或是父母在一起讨论某一剪纸作品的脚本,这些,都让李源的女朋友充满好奇和羡慕,她竟然也拿起剪刀试着剪一剪。说到这些,袁金梅难掩眉间喜悦,连声说:欣慰欣慰。真是缘分呢!

有几个侄子侄女,外甥,看见袁金梅能工巧手剪出了好看的梅兰竹菊,福禄寿喜,剪出了邻里团结,夫妻恩爱,还剪出了六盘之梦,长征精神,眉眼间充满艳羡和神往,也要求加入她的剪纸行列。

人多好办事。袁金梅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剪纸技艺影响并团结着家人。目前,针对一些大型活动需要的作品,她和家人可以分工来完成,此外在技术上大家还可以相互学习,提高技艺。爷爷奶奶曾是剪纸人,父亲曾是剪纸人,他们都已作古。现在,她是剪纸人,她承担着家族剪纸技艺的传承任务,因此,她的坚持就显得尤为重要。

剪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它的基本语言符号或者文化要素就是铺陈、装饰、夸张化的点、线、面的各种组合变换,以抽象、联想、变形的方式强调灵感、顿悟、感触和体察,是一种平面效果构成的轮廓造型艺术。是作者通过自己的人生感悟、知识阅历、文化积淀借助于灵性和技巧来张扬个性、表现心结,以期引起观者的共鸣。袁金梅对这些深有体会。作为民间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今后的发展中,袁金梅想带领家人,在突出地方特色和税务文化方面,创作出更多更美更富有浓厚民族气息的剪纸作品;也想通过家族的剪纸表现固原的发展变化、风土人情,让这种古老而传统的民间艺术随时代潮流,绽放出绚烂的光芒。而夫妻俩同为税务工作者,他们也有真诚的愿望,想尽自己所能,把税务工作者的风采、税务文化通过剪纸表现出来。

又一次约见袁金梅是在一家面馆里,两小碗酸汤扯面,两个小菜,我们吃得很慢,聊得依旧很多。我称她袁老师,可以看出,她有些许赧然之色。我说:“老师,是我对你最准确最真诚的称呼。有时间的话,我真想拜你为师,跟着学剪纸呢。”袁金梅温柔地笑,肤色亮白,额头光洁。我又感叹,怎么会是年过五十的人呢!她说,如果真像你说的我面相年轻的话,估计也有剪纸带来的福分,多年来,我已经习惯了剪纸相伴的生活,拿起剪刀,拿起纸张,剪着喜欢的图案,也是剪着一份愿景,心里就充满宁静和满足,没有了浮躁和焦虑。这或许就是我的一种养生吧。是啊,这样一个人,她用自己的心灵手巧呈给生活之美,又达修身养性之境,是值得羡慕和尊敬的。

中国剪纸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2009年9月30日,中国剪纸被列入第四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这是我们中华儿女的荣耀。身为剪纸者,袁金梅拥有这份荣耀,一定是有着别样的感怀。

猜你喜欢

固原固原市剪纸作品
剪纸作品欣赏:晨练
剪纸作品赏析
众志成城抗疫情·剪纸作品
缺水的城市该怎么发展?
固原史姓粟特家族多元信仰探讨
听须弥松涛、看文化古迹、观六盘云海、闻山花飘香
于富业剪纸作品
宁夏“六盘山旅游杯”全国诗文大赛获奖名单
宁夏“六盘山旅游杯”全国诗文大赛评委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