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城乡一体化发展比较研究

2015-06-23鲁丽萍

消费导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城乡统筹比较研究城市化

鲁丽萍

摘要:21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我国城乡经济增速进入快车道。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不仅是当前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更是相应国家农村政策,加快缩小城乡差距,着力提升农民收入的迫切课题。本文将从国外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经验入手,并重点针对缩小城乡差距上开展对策探索,强化农村市场的规范与发展,完善新农村制度建设,加快城乡关键节点建设,提升农村土地利用效率。

关键词:国外城乡一体化 城市化 城乡统筹 比较研究 启示

2003年在我国城乡统筹政策的提出与实践发展中,加快城乡经济的衔接,尤其是从城乡规划上,以就业为增长点的满足农村地区就业需求的城镇化战略,也取得了定成效。从世界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来看,东亚日本、韩国、东欧国家中如德国等具有较为完善的发展体制,也是我国城乡一体化研究的重要借鉴对象。每个国家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都曾尝试从统筹城乡经济政策的实施中来获取实效,因此,积极从国外经验的研讨中,来提出符合我国城乡发展的积极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当前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问题,积极从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中,优化城乡资源配置,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尤其是在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上,要凸显城乡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可见,以国外先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国家经验为借鉴,从其发展实践与理念中来完善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不足就显得尤为恰时。

一、国外不同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经验借鉴

(一)对于中东欧国家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经验的借鉴

从世界经济发展局势来看,中东欧国家经济在历经上世纪的衰退演变后,重新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特别是对于非农就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村经济向城镇化进程的转移。如出台农业改革政策,提升非农比重,鼓励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缩短城乡收入差距,尤其是对于统筹城乡就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更从政策到具体实施上,优化了城乡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比如对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对于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鼓励农民从兼业方式中来增加收入。另外在中东欧市场化建设上,积极发展计划与市场两种体制的作用,改进落后的农业生产,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化、体制等改革。在城乡一体化就业管理体制上,注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特别是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农民合法权益保护方面,从法律上、政策、制度上有效的促进了农村就业及农民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二)对日本町村城乡一体化经验的借鉴

作为岛国,日本的耕地面积相对较少,农业资源被大量占用,农业生产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战后经济的回升,特别是对于农业经济的关注,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市反哺农村的发展战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是强化对农村法律措施的制定,以《农业基本法》、《农振法》、《农协法》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法律的出台,一定程度上为日本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如加快对农村工业的发展,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协同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注重对农村行政管理的优化,以“市町村”合并为例,从社会公共设施的整合上,降低了政府管理成本,提升了行政规模效益。三是对于农村产业化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倾斜,以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上,引导大企业在农村投资建设,鼓励农业兼业,增加非农收入,还通过金融政策来实现多渠道的融资改革,促进了日本农村经济及城镇一体化配套建设。

(三)对韩国新村城乡体化发展经验的借鉴

韩国是一个多山、丘陵国家,农业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在韩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经验汇总,其城乡差异与协同发展理念得到了广泛实施。以“新村”为例,以阶段性目标为建设宗旨,努力从硬件设施的建设上来提升城镇化水平,如对公路、房屋、屋顶、农业改良、畜禽养殖等方面进行优化提升;在城镇体化居住环境、生活质量上进行多种经营,完善城镇化水平;制定农业政策,推进政府主导下的农村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四)对德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经验的借鉴

德国的农业问题在二战后矛盾更加突出,基础设施严重匮乏,人口大量涌向城市,使得农村经济陷入困境。为了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巴伐利亚州采用“城乡等值化”理念,以村镇革新等方式来优化土地管理,促进农村经济与城镇化建设均衡发展。其主要做法有:一是注重对农村土地的整理,尤其是对土地分类政策,实现了土地的合并与资源交换。如对村镇道路、自然资源进行改进,以协同各方利益为主来优化农林经济的发展;对水利、铁路等基础设施进行项目化征用管理;对于零碎的闲散土地进行整合与交换,完善了土地利益率。二是对于农业人口的田产及房产进行产业化管理,农民有权变卖来获得银行贷款,开拓致富门路。三是发动大企业到农村办厂,增进农民的就业岗位。四是鼓励发展区域经济,开展多产经营,因势利导。五是设立政府专项资金,以职业培训为主导来提升农民就业能力。六是强化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借鉴国外城乡一体化经验,对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启示与建议

(一)加快农村市场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

从中东欧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经验来看,着力从城乡收入差距的改善上,应该不断拓宽农村市场化格局,引入市场化规划,从制度、政策、体制完善上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如在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中,要从保护农民财产性基础收益上,促进农民收入的多样化,特别是从城乡统筹上拓展就业渠道,保障农民顺利就业。农村市场化体制的建设,不仅是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必然要求,也是激活农村生产要素,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增进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在市场化进程中,要着力从贫富差距的降低上,从农村人口的就业保障上,处理好失地农民的稳定就业,这也是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着力改善的重点工作。

(二)强化新农村制度建设,保障农民利益

对于日本城乡经济的发展经验来看,关注农民的利益保障,切实从资金、政策、制度、法律机制的完善上,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投入,为农村、农民利益提供有力环境保障。如就城乡要素的流动与效率上,以综合治理为依托,运用法律制度来完善各项措施,强化农村行政管理,特别是结合政策来调整农村的产业布局,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农民问题是统筹城乡一体化改革的关键,要从各项措施的完善上促进农村与城市要素的双向流动,要从制度、法律保障中来推进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严格环境保护,强化投资力度、增进农民的参与,落实好土地的规划,切实促进城乡统筹一体化的有效保障工作。借鉴日本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经验,从现阶段我国城乡发展矛盾中,着力改善土地流转制度,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能够从区域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区域、重点产业的优化发展上实现协同。

(三)强化对小城镇建设力度,维系好城乡关键点

对于韩国在实现城乡 体化中的渐进思路,对于我国城乡规划与发展,也需要从长久的稳定发展中树立正确的方向。如借鉴韩国的分阶段目标,从总体上由硬到软、有慢到快的思路,强化基础设施向制度的完善,注重对小城镇关键经济区域的发展与带动。在城乡布局规划上,以小城镇为节点,以城乡体化规划为依托,着力从强化小城镇经济建设上营造发展空间,吸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特别是对于农村土地资源的整理,要从城乡一体化实践中贯彻好土地的分类,整合土地资源,提升土地利用率。

三、结语

通过对国外城乡一体化规划与发展经验的探讨,从其建设思路与改革重点上来审视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着力从打通城乡割裂的各类因素中,促进城乡要素间的双向流动。如开展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落实好土地政策,拓宽农村就业渠道,切实保障农民权益。总的来说,城乡一体化建设与发展需要渐进实现,需要从问题中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水平,从制度、体制上来保障农民、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城乡统筹比较研究城市化
城乡统筹视角下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理论述评
城乡统筹视角: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优化研究
浅谈我国农民工住房问题及解决措施
江苏城乡二元结构现状及实现城乡统筹的政策建议
中外数据新闻编辑流程比较研究
各国税制结构与我国的比较研究
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浅析媒介体制比较研究的框架设计和技术逻辑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