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特约门诊患者安全常识认知调查

2015-06-23姚迎春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门诊患者常识门诊

杨 玲,姚迎春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部,四川 成都 610041)

老年/特约门诊患者安全常识认知调查

杨 玲,姚迎春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部,四川 成都 610041)

目的 了解老年/特约门诊患者对日常生活安全常识的知晓情况和需求,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拓展老年/特约门诊特色服务,创新服务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非结构式访谈收集数据,对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特约门诊患者各项安全常识知晓率均值仅为62.8%。生理功能方面:听力差(22%),视力差(20.4%),行动差(22 %);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发生安全事故:跌倒为42.0%,骨折为9.0%;对安全常识需求率为68.2%。结论 应从多方面、以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强老人安全常识的告知和宣传,拓展老年/特约门诊特色服务,创新服务。

老年/特约门诊患者;安全常识;分析

老年患者就诊,安全是首要的。近年来,患者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卫生组织(WHO)及众多国家医务界的高度关注[1]。而医学领域中“患者安全”建议越来越受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重视[2]。就诊安全是医院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工作,老年/特约门诊安全服务更是优质医疗服务和护理服务中的重中之重。本研究调查我院500例老年/特约门诊患者对日常生活安全常识的知晓情况和需求,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拓展老年/特约门诊特色服务,创新服务模式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老年/特约门诊就诊的500例患者,其中男335人(67.0%),女165人(33%);61~70岁25人(5%),71~80岁170人(34%),81~90岁260人(52%),90岁以上45人(9.0%);初中以下40人(8.0%),初中80人(16.0%),高中或中专150人(30.0%),大专125人(25.0%),本科105人(21.0%)。

1.2 方法 通过方便抽样,采用自制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老年/特约门诊患者安全常识认知现状调查表》,并对个别患者进行了非结构式访谈。运用EPIDATA3.0 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录入与整理。

2 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50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500份,有效率100%。老年/特约门诊患者的生理功能、安全常识知晓情况、发生安全事故情况以及对安全知识的需求等信息,见表1。

表1 老年/特约门诊患者的生理功能、安全常识知晓、安全知识需求等情况 (n=500)

3 讨论

3.1 安全防范是老年/特约门诊第一要务 老年/特约门诊是老年医疗保健服务的定点机构,服务对象多为离退休老年人群。倘若在老年/特约门诊发生安全意外事故,可视为就诊次生灾害,不亚于院内感染,医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代医院应将老年/特约门诊的安全防范建设和管理作为第一要务,追求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特约门诊安全意外事故“零”目标。

3.2 建立老年/特约门诊安全事故防范预案 针对老年/特约门诊老人常见的安全隐患因素,建立处理流程。常备外伤止血、包扎、缝合、骨折固定、搬运和心肺复苏等工具和设施;与急诊科保持绿色通道以便及时转诊;将预案的培训、演练和考核纳入老年/特约门诊护理工作目标管理,从而保证我院老年/特约门诊实现了连续十年安全事故零目标。

3.3 老年/特约门诊常见的安全事故 老年/特约门诊易发生的安全事故有:跌倒、撞伤、烫伤、刺伤、走失。跌倒是老年患者常见问题,是老年人群伤残、失能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较大的负担,预防患者跌倒已成为全球目前重视的大问题[3]。而在老年人跌倒事件中,环境因素占50%[4]。因此建立绿色就医环境对预防老年患者安全事故发生尤其重要。本次调查42%的患者近三年内曾发生过跌倒,其中9%的患者因跌倒造成骨折。因此,老年/特约门诊的建筑、布局设施、就诊流程应突出 “老龄”、“失能”的需求特点。要求门诊周边和室内通道应是无障碍通道,路面平整、干燥防滑,通道无堆放物,上方无悬挂物,地面干净;厕所应有蹲式和坐式,有扶手。坐式马桶应设置为单间。

3.4 老年/特约门诊就诊流程的设计应相对集中,实现一体化一站式服务 门诊挂号、预约、收费、取化验报告都在总服务台;设立老人专用采血室、血压监测室、候诊区、入院安排处;诊室设在临近候诊区。特别强调设置专用采血室,因老年/特约门诊老人查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的人数多,频次高,如果在综合门诊采血室,等候时间长,容易发生低血糖休克等意外,也很难保证在9点之前完成空腹采血。

3.5 “以患者为中心”开展防范安全意外的优质服务 为了让老人就诊放心、省心,设有“贵重物品存放处”、“失物招领处”;为无陪伴就诊困难的老人全程陪护;门诊提供轮椅、拐杖、代订餐、代取药、代办理入院、代联系出租车等非医疗护理服务,保证老人安全就诊、安全回家。

3.6 将安全常识纳入候诊宣教的重要内容 老年/特约门诊患者对健康知识需求迫切,对教育形式有多元化需求[5]。本次调查,老年/特约门诊患者对用药安全常识需求为81%,饮食安全常识需求为66%,生活起居安全常识需求为56%,灾害自救安全常识需求为51%,各项安全常识内容平均知晓率仅为62.8%。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才是真正的“人性化”[6]。我院老年/特约门诊候诊安全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口头宣讲,利用电视、报刊、小册子等介绍运动安全、沐浴安全、旅游安全、就诊安全、食品安全、用药安全、防骗防盗等安全知识。每年敬老节设计以安全为主的健脑益智游戏、健身操、自救法和孝老敬老故事会等等,普及安全知识,交流安全技能,引导老人重视安全,掌握安全防范知识和常用安全技能,最大限度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老人身心安全。

3.7 依靠社会资源为老年/特约门诊老人安全服务 老人来老年/特约门诊就诊,从家庭到门诊或从门诊回到家庭的过程中,有难以预料的事情发生,而门诊资源有限,有时需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协助。如有的老人无人陪护,行动困难;有的老人发生间隙性的记忆丧失,无法回家等。为防止意外发生,可通过老人身份证与当地派出所联系,或请求社会志愿服务者,协助护送老人回家,并做好事后随访。

3.8 导诊护士是安全评估第一责任人 老人挂号后进入候诊区,导诊护士在收取挂号单时,首先要目测老人行为、举止是否异常,与其交流时评估老人视力、听力、语言能力、握力等是否残障,及时对需要者告知注意事项,安排在相对集中的候诊区域,作为安全防范的重点服务对象,并密切关注。这样既能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又能节省人力。

[1] 许萍. 浅议患者安全与护理管理[J]. 中国护理管, 2009, 10(9):54.

[2] 林町. 患者安全成为全球议题[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06, 5(13):78-80.

[3] 刘世晴, 鲍军, 蔡崔春, 等. 老年医院预防患者跌倒管理流程建立与应用[J]. 中国护理管理, 2010, 10(10):45.

[4] 张金花. 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新进展[J]. 护理与健康, 2006, 5(5):336.

[5] 杨玲,刘红,邹祎,等.老年/特约门诊患者特点分析[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3):132.

[6] 张立新.人性化管理的内涵[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2):4.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about cognition of safety common sense for elderly outpatients

YANG Ling,YAO Ying-chun

四川省干部保健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编号:川干研2014-109)

R473.1

B

1672-6170(2015)06-0137-02

2015-10-19;

2015-10-23)

猜你喜欢

门诊患者常识门诊
门诊支付之变
COVID-19疫情下某三甲医院1066例发热门诊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靠不住的常识
探讨提升门诊患者满意度、改善分诊导诊护理服务的方法
近视600度以上,这5条常识务必知道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昆明地区571例门诊患者HPV感染情况分析
回归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