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2015-06-23邹志礼黄雨兰汪瑾宇李兴红闵文蛟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身医学中心外科党支部四川成都610072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学历者总分医务人员

邹志礼,黄雨兰,汪瑾宇,李兴红,何 影,闵文蛟,周 波(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心身医学中心,.外科党支部,四川 成都 610072)

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邹志礼a,黄雨兰a,汪瑾宇a,李兴红b,何 影a,闵文蛟a,周 波a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a.心身医学中心,b.外科党支部,四川 成都 610072)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取系统抽样方法抽取四川省人民医院在职医务人员共609名,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抽中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医务人员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女性医务人员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及SCL-90总分均高于男性医务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他因子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士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医生和机关人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医生组与机关人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大专学历者的抑郁因子得分高于硕士及博士,敌对因子得分高于博士,其余因子得分及总分高于本科、硕士和博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本科学历者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及总分高于博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年龄、职称、工作年限、婚姻状况的医务人员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良好,但不同性别、工作岗位、学历的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可能存在差异。

医务人员;心理健康;调查

医务人员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在社会中担负着多重角色,同时面对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及繁重而紧张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任务,医务人员承受着来自社会、家庭和工作的巨大压力。有研究发现,在工作中95.2%的医务人员认为有中度及以上的压力[1],这使得医务人员长期处于较高水平的心理应激状态,且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各种心理问题[2]。既往的调查也发现医务人员中36.3%处于抑郁状态,甚至大约有22.5%处于中度或重度抑郁状态[3]。蒋春清发现国内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4]。可以看出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正受到严重威胁,这将严重困扰医疗护理行业,导致医疗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下降,并进一步增加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然而,不同地域、不同等级的医务人员心理健康可能存在差异,同时随着新时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也较前可能有着不同。本研究以四川省人民医院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了解新形势下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3年8~10月四川省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以工号进行编号,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630份,剔除未完整填写量表,有效问卷609份,有效率为96.7%。其中男284名(46.6%),女325名(53.4%);20~30岁221人(36.3%),30~40岁214人(35.1%),40岁以上174人(28.6%);医生290人(47.6%),护士254人(41.7%),机关人员65人(10.7%);初级职称204人(33.5%),中级职称162人(26.6%),副高职称168人(27.6%),正高职称75人(12.3%);大专130人(21.3%),本科278人(45.6%),硕士151人(24.8%),博士50人(8.2%);工作1~5年179人(29.4%),5~10年147人(24.1%),10~15年128人(21.0%),15年以上155人(25.5%);未婚197人(32.3%),已婚370人(60.8%),离异42人(6.9%)。

1.2 调查内容 ①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工作岗位、职称、学历、工作年限、婚姻状况等。②症状自评量表[5]:该量表由90个项目组成,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共10个因子。每一项目采用5级评分法(无=0分、轻度=1分、中度=2分、偏重=3分、严重=4分)。

1.3 调查方法 在调查对象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讲解本次调查目的,并按要求独立完成问卷,匿名填写,以保护隐私,统一调查方法和指导语,问卷当场收回。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对医务人员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国内常模比较采用t检验,对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LSD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国内常模比较 表1显示,医务人员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

表1 医务人员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国内常模比较 (分)

2.2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女医务人员躯体化、强迫症状得分、人际关系敏感得分、抑郁、焦虑、敌对得分及总分均高于男医务人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方面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岗位及学历在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护士组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医生组和机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医生组和机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大专学历者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及总分高于本科、硕士和博士学历者,抑郁因子得分高于硕士及博士学历者,敌对因子得分高于博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他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年龄、职称、工作年限、婚姻状况的医务人员在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医务人员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分)

aP< 0.05,bP< 0.01

3 讨论

医务人员作为“人类健康的保护者”,但却往往忽视了自身的心身健康。近年来,尤其是省级综合医院的医务人员,面对繁重的工作、紧张的医患关系,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不容乐观。本研究通过对省级综合医院的医务人员调查发现,医务人员SCL-90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低于常模,提示省级综合医院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相对良好。国内学者顾敏发现医务人员除躯体化因子外其他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常模[6];麦红等发现医务人员除在抑郁、敌对因子分上高于全国常模外,其余因子均低于常模[7],这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王香平等发现北京市三级综合医院医务人员中度以上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7.6%[8]。Shen等发现医务人员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9]。张自伟等通过对331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医护人员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分上显著高于常模[10]。与本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与调查的样本、所在的医院级别及地域等不同有关,另一方面,不同时期的调查也可能存在差别,其次,还取决于所在医院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等。近年来,随着医务人员心理健康在部分医院受到广泛的重视,医务人员的心理问题能得到及时干预。如省级等大型综合医院设有专门从事心理卫生的工作者,员工通过个体及团体心理治疗、巴林特小组等措施,使压力能得到释放,心理问题得到解决。因此,社会及医院应该关注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障其心理健康,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本研究发现女性医务人员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总分均高于男性医务人员,与先前的研究较一致[6,7]。Tselebis调查发现女性医护人员的焦虑得分较男性医生高[11]。Gyorffy也发现女内科医生有更高的焦虑、敌意等心理问题[12]。对于我国传统的家庭来讲,女性担负着多种角色,既要承担照顾老人、抚养子女、料理家务等,还要承担社会中的工作任务。在长时间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下使得女性更易患上心理问题,尤其是焦虑、抑郁情绪等。另一方面,有研究显示女性较男性在心理问题发生之前经历更多的应激生活事件[13,14],女性通常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15],心理承受能力较男性也相对较差。其次,女性自身的特殊生理特点,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会间接导致神经递质代谢异常。从而更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本研究还发现护士组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因子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医生组和机关组。提示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这与先前的研究一致[7,8]。护士工作不仅要求有娴熟的操作技术,还要求有较强的亲和力、沟通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护士在大多数患者的眼里就是从事打针发药等简单工作,地位不如医生,以至于她们的辛劳得不到患者的认同,致使他们容易产生对工作的倦怠以及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其次,由于护士的特殊岗位,往往会压抑住自己的不良情绪,尤其是近年来“优质护理服务”的推进,对护士的工作要求更高。当压力及不良情绪得不到及时的处理,易出现焦虑抑郁、躯体化、敌意等心理问题。再则,长期的夜班工作,睡眠容易出现问题,有研究也发现护士存在着明显的睡眠障碍[9],这些可能都是护士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显示随着学历的增高心理健康问题越少,大专学历者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因子得分及总分均高于本科、硕士和博士学历者,提示学历低的大专医务人员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这与先前研究较为一致[7,8]。说明学历高的医务人员除有完善的知识技能外,更有较强的心理素质。作为高学历者往往会受到医院的重视,而低学历者在各方面都会感受到很大的竞争压力,同时工作上的高要求与自身能力较低的差距使得他们感受到巨大压力。另外,就本研究调查对象的分布来看大专学历者多为护士,多为女性,这三者也许存在一定的联系,也许能提示低学历的护士更容易出现心理卫生问题。本研究未发现不同年龄、职称、工作年限、婚姻状况的医务人员在心理健康上存在差异,这与先前研究结果存在差异[8]。可能与本研究样本相对较少,也缺乏多中心有关,也可能与不同地域、样本的来源等因素有关,未来可进行扩大样本量、多中心的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医务人员总的心理健康相对较好,不同性别、工作岗位、学历的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医院应充分关注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加强人性化管理,健全心理卫生保健机制,定期组织心理健康筛查,发现问题及时心理干预。未来本课题将并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做进一步的研究。

[1] 王香平,花蕾,白弘冬,等.三级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压力源特征及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26(4):257-262.

[2] Sun W,Fu J,Chang Y,et al.Epidemiological study on risk factors for anxiety disorder among Chinese doctors[J].Occup Health,2012,54(1):1-8.

[3] 闫丽娜,苏便苓,李震,等.医务人员心理资本、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1,20(11):1040-1042.

[4] 蒋春清,陶建青.医务人员群体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30):6053-6055.

[5]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2.

[6] 顾敏,谷妍,梅幼敏,等.江苏省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8,28(8):921-922.

[7] 麦红,杨小珍,段丽娜,等.深圳市医务人员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的调查[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3):48-50.

[8] 王香平,花蕾,王建敏.北京市2460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9):779-781.

[9] Shen LL,Lao LM,Jiang SF,et al.A survey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ymptoms among primary-care physicians in China[J].Int J Psychiatry Med,2012,44(3):257-270.

[10]张自伟,刘小玉,王岚,等.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2):152-154.

[11] Tselebis A,Gournas G,Tzitzanidou G,et al.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Greek nursing and medical personnel[J].Psychol Rep,2006,99(1):93-96.

[12] Györffy Z,Kopp M.Indicators of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ong female physicians in Hungary[J].Orv Hetil,2013,154(25):993-1000.

[13]雷庆华,陈东营,温乃义,等.男女抑郁症患者病前生活事件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8):2157

[14] Seematter-Bagnoud L,Karmaniola A,Santos-Eggimann B.Adverse life events among community-dwelling persons aged 65-70 years:gender differences in occurrence and perceived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J].Soc Psychiatry Psychiatr Epidemiol,2010,45(1):9-16.

[15] 曾天德,王凯旋.高职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5):404-406.

The investigation of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medical staffs in a general hospital

ZOUZhi-lia,HANGYu-lana,WANGJing-yua,LIXing-hongb,HEYinga,MinWEN-jiaoa,ZHOUBoa
(a.DepartmentofPsychosomatic,b.PartyBranchatDepartmentofSurgery;SichuanAcademyofMedicalScience&SichuanProvincialPeople’sHospital,Chengdu610072,China)

ZHOUBo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medical staffs in a general hospital.Methods A total of 609 medical staffs from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by the systematic sampling method,and were tested by using general state questionnaire and 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Results The total score of SCL-90 and subscales scores were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norm (P< 0.05).The factor scores of somatization,obsessive-compulsive,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depression,anxiety,hostility and total scores in female medical personnel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male medical staffs (P< 0.05).There i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medical personnel in other factor (P> 0.05).The total score of SCL-90 and subscales scores in nurses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doctors and office staffs (P< 0.05),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octors and office staffs (P> 0.05).The depression factor score and hostile factor score in staffs with junior college degre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staffs with master or doctoral degrees and the total score of SCL-90 and others subscale scores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staffs with bachelor,master or doctoral degree (allP< 0.05).The somatization symptoms,obsessive-compulsive,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and total score in staffs with bachelor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staff with doctors (P< 0.05).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erms of the total score of SCL-90 and subscales scores among the different ages,professional title and working years of medical staffs (P> 0.05).Conclusion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the medical staffs is relatively good in general.However,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female medical workers,nurses and junior colleges is not optimistic.

Medical staff;Mental health;Survey

周 波

R749.92

A

1672-6170(2015)06-0078-04

2014-10-23;

2015-07-10)

猜你喜欢

学历者总分医务人员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又见“读书无用论”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富有者更长寿?
德国:低学历者就业改善
提升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
让真诚关怀为医务人员减压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