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词汇视角下目的语文本中的文化融合
——基于语料库方法的《道德经》翻译历时研究

2015-06-23许文涛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词表源语道德经

许文涛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 大学英语教学部,广东 增城 511370)

词汇视角下目的语文本中的文化融合
——基于语料库方法的《道德经》翻译历时研究

许文涛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 大学英语教学部,广东 增城 511370)

运用语料库方法,从词汇角度对85个《道德经》英语译文的抽样分析揭示了翻译中存在一些历时性变化:英译文日趋凝练;译文中核心名词的文化归属性渐趋淡化;代词使用从第三人称到第一人称再到第二人称为主。历时性的变化体现了翻译中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文化融合。因此,译者要调和两种文化,让目的语文本的读者获得与源语文本读者相同的或相似的阅读体验。

源语文化;目的语文化;目的语文本;文化融合;道德经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的分析对象为62个版本的英译《道德经》,时间跨度为122年,即从1884年至2006年。在20世纪70年代前,人们翻译《道德经》的热度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起至今出现了一股《道德经》翻译热,仅2002年和2006年就分别有5个和6个译本。

参考辛红娟等(2008)关于《道德经》翻译的三次高潮和统计出的各版本的翻译时间,为体现翻译版本的历时变化,本文抽样结果为2个19世纪的版本,5个20世纪的《道德经》英译本(每20年抽出一个样本),2个21世纪的版本,这9个版本的《道德经》译文依次为Balfour、Legge、Suzuki & Carus、Waley、Lin、Feng & English、Cleary、Clatfelter、Fex。本文以9个文本组成参照语料库,重点分析Balfour、Waley和Clatfelter3个版本。3个版本分别来自19世纪、20世纪和21世纪,能充分体现文化因素方面的差异。

词表指的是词频表,按照使用频率由高到低罗列了语料库中的词汇。词表能提供诸多信息,词表中的前段高频词汇说明了语言的共性、中段词汇体现语料库的实质内容和语言使用者的水平,后段低频词汇属于语言使用者的个性词汇。“具有超高复现频率的词”被称为主题词,由这些词构成的词表为主题词表。主题词分析是“一种通过词汇分布观察文本的视角”,文本层的主题词分析提供了解读文本的一个角度。本文将使用语料库软件生成观察文本的词表,并参照自建语料库获得观察文本的主题词表,根据主题词表决定需要观察的词汇,然后再去词表获得有关信息,据此来分析3个译文文本的特色。

二、词频数据统计

首先将遴选9个版本的《道德经》英译文本建成“《道德经》英译历时语料库”,作为参考语料库,把要分析的3个版本的《道德经》译文文本分别建成3个小型语料库,作为观察语料库。然后,运用Range软件获得了文本的基本统计信息(见表1)。接着,运用AntConc软件获得3个观察语料库的词表,并以“《道德经》英译历时语料库”作为参考语料库,生成3个文本的主题词表;最后,通过相互参照对比,从词汇角度分析3个文本中的文化差异。

三、词汇比较与分析

据统计,三个译文中频率在50次以上的高频词基本相同,因为高频词多为表达语法意义的虚词,其频率差异不大是目的语的语言要求,另一个原因是源语文本所代表的源语文化对翻译过程的约束。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分析3个目的语文本中存在的文化差异,以观察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在翻译中是如何运作的。

(一)表1显示3个译文的形符、类符呈现递减趋势,说明篇幅逐渐缩短

《道德经》源语文本仅5 000多字,语言精练。随着中国文化的广泛传播,人们逐渐了解中国文化。过去理解这一著作实非易事,因而译者在翻译《道德经》时掺杂了译者过多的解释性内容,这就是为什么Balfour译文篇幅明显长于后两个版本。然而,随着译者对中国文化了解的加深,源语文化的介入更加明显,译者在目的语文本中的用词更凝练,形式上更为对等,风格上也更接近源语文本。

表1 三个文本的基本统计数据

(二)名词体现了对事物或概念的认识

名词的使用可反映人们的认识。Balfour译文中的名词tao、empire、state频次明显高于其他两个文本。根据3个文本的词表(略),Balfour的译文中频率比较高的名词还有prince等。这些词都是译者缺乏对源语文化的了解而音译或者用目的语中概念近似词替代,目的语文化介入的痕迹相对明显。Waley的译文也出现了一些名词,如power,这些名词的文化归属性不明显,目的语文化的介入作用已经削减。从Clatfelter的译文中所使用的名词来看,目的语文化的介入已相对不明显,这也是源语文化渗透作用增强的结果。

(三)Clatfelter译文中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与其他译文相比存在显著差异

为对比3个译文文本人称代词的使用情况,分别统计3个文本的词表中三种人称代词的使用情况。

3个文本中第一人称的使用频率基本相当,Clatfelter的略低; Clatfelter译的第三人称也略低于其他译文;而Balfour的译文基本上未使用第二人称,相反Clatfelter的译文使用频率极高。总体来看,3个文本相差不大,Clatfelter的译文略高。如果把不定代词one、名词people 和man的使用也考虑在内,则3个文本中的指代词使用基本相当。

人称代词的使用体现了作者的不同视角:第一人称是参与性视角,表明主体的参与;第二人称是互动性视角,表明与读者的互动;第三人称是全视角,立足点在客体。中西两种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方面存在差异。中国文化推崇“天人合一”,人是主体,而西方文化崇尚自然主义,这种差异在语言上体现为:中文较多使用第一人称这种参与性视角,而英语多使用第三人称,以凸显其客观性。以上关于人称代词的统计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译文逐渐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因而第三人称的使用明显减少。第二人称的使用则说明译者似乎在与目的语读者就译文内容协商,这体现了更高层次上的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融合。

综上,我们得出如下结论:(1)翻译是一个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2)在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交融过程中,随着以目的语为母语的译者对源语文化的逐渐了解,目的语的介入作用逐渐削弱,相反源语文化介入更为显著;(3)译文是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两种文化处于此消彼长的动态过程中。因此译者的任务是尽可能将源语文本内容传达给目的语读者,使目的语读者获得与源语读者相同的阅读体验。

如果继续对3个译文文本中的高频连词、介词、形容词和副词进行分析,我们仍然可以发现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间的交融。

四、结语

本文以《道德经》英译文本为研究对象,自建“《道德经》英译历时语料库”,重点分析了一个多世纪以来的3个不同英译版本的《道德经》,运用语料库方法从词汇角度探讨了《道德经》翻译中的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相互作用,从历时角度为今后的《道德经》再译和其他典籍的再译提供了参考意见,也为典籍翻译批评提供一个新的量性视角。然而,本文选择的译文文本有限,难免以偏概全,因此,我们需要分析更多的文本来完善我们得出的结论。

[1]王岳川. 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208~210.

[2] 辛红娟,高圣兵. 追寻老子的踪迹——《道德经》英语译本的历时描述[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80~83.

[3] 梁茂成,李文中,许家金. 语料库应用教程[M]. 北京:外语教学语言出版社,2010.

[4]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M].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173.

2095-4654(2015)03-0008-02

2014-10-18

2013年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科与专业建设专项资金项目(学科科研类)(2013WYM_0103)

H059

A

猜你喜欢

词表源语道德经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A Chinese-English List of the Sports Programmes in Winter Olympics 冬奥会项目名称汉英对照词表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
叙词表与其他词表的互操作标准
《道德经》中的领导智慧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
《易说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