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资源开发提高新课程实施水平

2015-06-15陆正海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课程基地资源开发新课程

【摘 要】江苏省泰州中学“数学学习体验中心”建设过程中,邀请专业教师组成团队,开发数学文化与素质教育的优质资源,形成《数学文化素质教育资源库》,并将其运用于基地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中,从而有效提升了数学新课程实施水平。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程基地;资源开发;新课程;实施水平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8-0072-02

【作者简介】陆正海,江苏省泰州中学(江苏泰州,215300)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作为我校省级课程基地——“数学学习体验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以来,我校领衔策划了《数学文化素质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我们与江苏教育出版社等单位联袂合作,邀请省内外部分知名中学骨干教师组成团队,参与开发,面向省内外广泛征集有关数学文化与素质教育的优质课件、案例及作品。本资源库由“数学之史”“数学之美”“数学之趣”和“数学之用”四个部分组成,已于2013年11月由江苏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了“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等数学课程的十大基本理念,《数学文化素质教育资源库》与数学课程理念一脉相承,运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形式,将数学的形象与抽象、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等有机地融为一体,生动自然地渗透数学文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提升数学课程品质、师生数学文化素质提供研究、交流、展示的文化共享和发展平台。它既是学生的优质课外读物和有趣学习平台,也是教师全方位的课程资源库。现就充分利用《数学文化素质教育资源库》提高新课程实施水平,谈谈我们的初步实践。

1.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高中数学课程应为学生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未来人生规划的思考。同时,高中数学课程也应给学校和教师留有一定的选择空间,他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基本需求和自身的条件,制订课程发展计划,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我们利用《数学文化素质教育资源库》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开发出《数学史选讲》《古今中外大数学家》《数学与百科》《数学之美》等校本化教材。

例如,在高中数学教材中有许多与大数学家欧拉相关联的内容:三角函数、对数、复数、计数、正多面体等等,我们参考利用资源库中的相关资料,在开发的校本课程《古今中外大数学家》中对欧拉做了详细的介绍——欧拉,瑞士数学家(1707—1783),历史上最多产的数学家,发表著作与论文800多种。他遗留下大量的手稿,甚至在他去世80年后,他的遗作还被陆续刊登。估计他一生著有886部著作和大量的论文,欧拉全集出齐约74卷。欧拉具有惊人的记忆力,他能背出前100个素数的前10次幂,能记住当时全部的数学公式,直至晚年高等数学的计算仍可以用心算完成,欧拉公式把数学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五常数聚集在了一起。欧拉一生命运坎坷,28岁右眼失明,56岁双目失明,他以惊人的毅力与命运抗争,被誉为“数学英雄”。欧拉研究问题的刻苦精神和对数学的献身精神更是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的很好素材。

2.提升课堂教学品位。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数学本身有着非常重要而且丰富的文化内涵,数学文化则是流淌在数学中的“血脉”,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数学的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高中数学课程提倡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并在适当的内容中提出对“数学文化”的学习要求,引导学生“跳出数学看数学”,学会从文化视角去感受数学的高雅,感知数学思维之美、数学理性之美。

《数学文化素质教育资源库》从屈指计数、量天丈地,到寻理求真、格物致知,展现了理性的光华、智慧的力量、文化的魅力。在《数学文化素质教育资源库》里,学生能领略到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美丽芬芳。这里是知识的宝库,图文影像生动活泼;这里是思想的胜地,化抽象为直观,化复杂为简单;这里是美的展厅,简洁和谐,瑰丽多彩,视觉和心灵不能不为之震撼。让我们开启一小段神奇美妙的数学文化之旅: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是一幅质朴素淡的山村风景图;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则是对三维欧氏空间的文学描述;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则告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变换思路去解决问题的辩证方法;斐波那契数列1,1,2,3,5,8,13,…这样一个完全是自然数的数列,但其通项公式却是用无理式an=■■■-■■■来表达的,而且当n趋向于无穷大时,前一项与后一项的比值无限逼近黄金分割数0.618,则展现了数学的奇异之美;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被称为“数学家的圣经”,在数学史乃至人类科学史上具有无与伦比的崇高地位,它所孕育的理性精神已经渗透到人类知识的一切领域,它所给出的公理化样板的光辉照亮了人类文化的每个角落。

但是,由于受到升学和分数考核的压力,数学课堂上教师不重过程重结论,不重推理重计算,不重思想重知识,怎么考就怎么教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对于数学史、数学家、数学思想、数学观点、数学思维、数学方法这样一些基本的数学文化内容,只有少部分教师在讲课中零星地提到一些,所以学生虽然学了多年的数学,仍然对数学的思想、精神了解得很肤浅,对数学的宏观认识和总体把握较差,而这些数学素养,反而是数学让人终身受益的精华。数学教师不能只是一门心思对学生进行解题训练,使数学课堂无趣无味,数学课堂要给学生一种精神、一种气质。

现在,我校数学组教师能自觉利用《数学文化素质教育资源库》不断学习,不断丰富提升自身的内涵,在教学设计时结合高中数学课程中蕴涵的大量史料、故事,挖掘数学课程中的文化内涵,努力打造文化课堂、审美课堂、诗意课堂,培养学生求真求善的数学精神,弘扬人文精神,欣赏数学之美,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科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文化素养,唯此,才能打造出有品位的高雅课堂。

3.开展课外探究活动。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创造有利的条件,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之趣》中的“智力玩具”“智力游戏”“智力趣题”和“视幻图形”;《数学之用》中的“生活与数学”“设计与数学”“百科与数学”和“科技与数学”;《数学之史》中的“数学历史探源”“中国古代数学”“数学发展纵横”和“现代数学初探”;《数学之美》中的“黄金分割”“几何图形的美”“自然的数学美”和“数学美的艺术”:《数学文化素质教育资源库》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课外活动素材。例如,运用数学的统计方法确认文学名著《静静的顿河》、《红楼梦》后40回等的著作权和作者;钢琴键盘上的斐波那契数列、兔子问题、树干树枝问题等;生物学上著名的“鲁德维格定律”;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九宫图”“百子图”“鬼谷算”“立方招兵”等五花八门的数学问题、数学谜语、数学成语……相关课外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开阔了学生的数学视野,激发了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研究数学的热情和志向。

我校数学课程基地的建立,旨在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变革教与学行为方式、融合数学文化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学习的快乐感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为此,我们永远在路上。

猜你喜欢

课程基地资源开发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数字媒体技术介入地方性博物馆资源开发讨论
徐州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河南新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立足课程基地 推进教学改革
构建活动化校本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推进人文校园建设,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