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沙河市矿业经济转型升级研究

2015-06-11杨智慧张志雨张欢李蕊

2015年38期
关键词:矿业经济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

杨智慧 张志雨 张欢 李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沙河市矿业开发十分兴旺,已形成了以冶金、煤炭、建材为主的三大支柱產业。经过20年的开发,沙河的矿产资源日益枯竭,矿产经济的发展显露出后劲不足的现象。然而,在我国矿产资源供不应求时,小型矿山企业曾以较少的投入快速提高了我国矿产资源产量,是经济发展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但小型矿山企业仍存在资源利用率低、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资源浪费严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较严重、供求关系紧张以及安全隐患等诸多问题,矿业经济的转型升级问题亟待解决。

本课题以河北省沙河市的小型矿山企业为切入点,调查其经济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转型升级对策助其转型,设计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减缓资源枯竭的趋势,从而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关键词:矿业经济;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

一、沙河市小型矿山企业经济发展现状

1.沙河矿产企业经营现状。矿山企业多分布在较偏远的山区,山高路远,运输成本和运输距离限制了矿山企业的销售和冶炼的采购;矿区远离市场对市场需求信息把握不准确,并且企业组织结构简单,资金投入有限,限制了小型矿山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市场的发展。

2.矿产企业呈现的特点。矿产资源丰富,优势矿产突出;矿产资源产地相对集中,外部条件优越;矿石质量好,共(伴)生矿产均具综合回收价值;矿产资源开发潜力大。

二、沙河市小型矿山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1.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指数低,缺乏节约意识。不规范开采资源浪费现象依然存在。矿产品加工程度低,资源效益和经济效益较差。小矿山的采选技术和装备水平较低,经营粗放,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低。

2. 工艺技术水平落后,设备陈旧无更替。勘探开采技术水平落后,对开采地地质条件了解不足,无法准确抓住矿源所在地,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存在安全隐患。

3. 信息畅通程度低,供求关系不明确,存在存货和断货现象。小型矿产企业资金有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都比较落后,信息采集、传递和使用方面的专业化和共享程度低,并且对信息市场关注度不高,错过销售时机,阻碍企业经济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

4. 管理模式简单,处理问题不全面,不具体。小型矿产企业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完善,企业内部有效的管理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大多企业把经营重点发在短期利益上,忽视了企业长期发展必须考虑的因素,重开发轻保护、重眼前轻长远的现象普遍存在。

5. 基础设施不健全,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一些小型矿产企业对安全工作只是停留在会议上、文件上、口头上,对安全生产过程管理认识不足,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唯利是图。各企业仍存在供电线路私拉乱接、危险点无警示标记等危险情况,工人人身安全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三、小型矿产企业转型中的困难

1. 工艺技术落后,设备简陋,无资金涌入,技术设备更新困难。沙河市的小型矿山企业大多建设在农村及城市边缘地区,技术更新速度较为缓慢,与当前先进技术水平脱节较为严重,设备工艺大多已老旧,并且企业资金有限,设备和技术革新遇到困难,不利于为小型矿山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完备的技术支持。

2. 管理模式不明确,员工积极性不高。沙河市小型矿山企业大多采用家族制的管理模式,将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易造成决策失误,同时企业的利益与员工的利益目标存在一定的冲突,打击员工积极性,给企业生产带来损失,不利于企业的转型升级。

3. 消息闭塞,信息获取渠道少,无法及时调整生产模式。沙河市小型矿山企业位于地域偏僻、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远离城市,交通不便,消息闭塞,信息获取渠道少,并且职工的教育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和挑战,整体素质不高,没有好的管理模式及正确的管理理念,无法第一时间为转型升级调整生产模式。

4. 缺少专业投资知识,观察不到长远利益。由于缺乏应有的知识和信息,企业在经营中,不能充分运用市场调研、风险分析、项目决策等手段,出现冲动、感情、盲目的投资,会导致企业经营不善,决策失误,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状况,进而阻碍企业的转型升级。

5. 当地居民受传统意识束缚,创新意识淡薄。当地居民思想观念比较滞后和陈旧,活动半径较狭窄,信息化水平不高,生产经营粗放,劳动生产率低下,长期低下的生活水平,助长了人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墨守陈规的思想观念,对小型矿山企业的转型升级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四、小型矿山企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1. 技术与设备方面:学习先进技术,引进高级设备。在资源开发利用上,小型矿山企业要优先组织开发能源节约和替代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处理技术等,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节约成本,减少浪费,提高经济效益。小型矿企还可通过与其他企业互相借鉴,获得先进设备及技术方法,从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2. 经营管理方面:注重绩效管理。明确管理模式,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小型矿山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阵脚,就必须摒弃传统的、粗犷型的管理模式,在其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完善,寻找并实施一种新兴的现代矿山企业管理模式。例如系统的专业人员模式、绩效管理模式、安全的投资模式与相互协作模式等。

3. 加强小型矿山企业信息化建设,获取有效市场信息。加快基础网络建设,关注国际新动态,加大信息化软件的应用范围和力度。加大信息集成力度,准确把握市场供求关系,减少“信息孤岛”企业。

4. 可持续发展: 发展循环利用资源。引进清洁生产技术,改变以往“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在生产末端严格控制废弃物的排放,减少资源的浪费。并且回收利用二次矿产资源,通过强化管理促进技术改革并采用新工艺,把尾料废料等二次资源经过加工作为原料,循环利用,生产新产品,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5. 资金方面: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帮助。小型矿山企业要摒弃家族企业的弊病,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沙河市政府应针对小型矿山企业制定优惠筹资等政策,重建商业银行与小型矿山企业之间的关系,进行宏观监管及制度创新。

6. 投资方面: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制定适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投资方案。矿业项目投资具有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的特点,企业必须正确分析资源产品的市场价格走势,根据外部环境制定适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投资方案。(作者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经贸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为石家庄经济学院第十二届学生科技基金科研项目批准文号KBY201504

参考文献:

[1]常前发.矿业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金属矿山》.2014(02)

[2]廖望科, 陈春艳,徐齐利等.地区采矿业专业化强度及差异性判别:基于就业量的云南省实证分析.《中国矿业》.2013(12)

[3]崔海丽, 胡瑞文. 我国采矿业人力资源现状与矿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4]赖丹.基于微观视角的我国稀土采矿业盈利稳定性分析.《稀土》.2014(03)

[5]郑学忠,郭春颖,张昭.矿业用地管理与改革探析.《中国矿业》.2013(11)

猜你喜欢

矿业经济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
湖南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资源型城市县域矿业经济区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
中国矿业经济区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
论我国矿业经济区的划分依据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