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百色市铝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建议

2015-06-11吕会会

2015年38期
关键词:电价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

吕会会

摘要:经济发展模式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百色铝资源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只能在短期内带来经济效益。在经济新常态下,探讨百色铝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百色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本文指出了在新常态下百色铝产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分析了制约百色铝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多重“瓶颈”,最后对如何实现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电价;产业结构;铝电结合;铝精深加工;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百色市是矿产资源资源富集区,铝土矿资源优势显著,是我国重要的铝工业基地。近十年来,丰富的铝土矿资源支撑了百色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其累积了一定的经济规模和铝工业基础。由于经济发展模式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1],近年来,市场价格低迷凸显出百色铝产业过高的用电成本,导致氧化铝就地转化率低;铝产业链低端,造成产品附加值低,两种因素叠加严重阻碍了百色铝产业资源优势的充分發挥。本文对新常态下百色市探索铝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二、百色铝产业发展现状

(一)铝产业规模与结构现状

1.铝产业规模

百色铝土矿资源现已探明储量为7.09亿吨,远景储量超过10亿吨,储量占全国铝土矿总储量1/4以上,资源优势明显。2014年百色市完成氧化铝产量805万吨,同比增长10.5%;完成电解铝产量39万吨,同比减少22%;完成铝加工产量166万吨,同比增长23%。根据百色市统计局数据,2014年百色市工业总产值完成1110.38亿元,铝及配套产业完成总产值超过600亿元,成为百色市工业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产业地位举足轻重。

2.铝产业结构

自2011年7月,国家发改委批复设立广西百色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发改产业〔2011〕1741号)以后,百色市逐渐形成以平果铝基地,德保铝基地,靖西铝基地,以田东铝配套基地,百色工业园、新山园区为主的铝产学研基地的“3+2”园区模式聚集发展生态铝产业。但目前,过高的工业电价,限制百色电解铝的发展,导致氧化铝就地转化率不足10%,形成了百色铝产业“两头大,中间小”(氧化铝、铝加工大,电解铝小)哑铃状结构。

(二)百色铝产业面临困境

1.一铝独大、结构不合理,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

目前,百色正在实施的百色区域电网项目和煤电铝一体化项目建设,力在调整铝产业不合理结构现状,但未来两年,百色“一铝独大”的局面和“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的可能还是比较小,氧化铝转化率不足,电解铝产能偏小,将严重制约铝产品精深加工及铝下游其他产业的发展。

2.电价过高、市场低迷,铝产业竞争力缺失

百色电解铝主要使用大网电为广西电网供电,平均用电价格约为0.58元/千瓦时,而贵州电网电源上网电价每千瓦时0.38元(含基金及附加)。广西比新疆、内蒙古、青海等煤炭或水电富裕的省(区)生产铝水(电解铝)平均用电价格高约0.3元/千瓦时,比当前电解铝生产盈亏平衡电价高0.1元/千瓦时,平均生产一吨电解铝亏损2000元以上,百色电解铝产能被迫停槽限产维持低位运行。而现有电力体制和电价定价机制的限制,不能为百色市铝工业提供有竞争力的电价和电量。

2011年以来,电解铝价格持续低迷,使得百色铝工业企业经营生产进入困境,电解铝企业停产,铝材加工企业“无米下锅”,使得百色铝产业“两头大,中间小”不合理结构加剧,百色铝产业发展困难重重。自2013年以来,电解铝市场持续低迷,加上百色银海铝业、中铝广西分公司电解槽部分或全部停槽,平果工业园区也暴露出铝加工企业铝水供应严重不足的问题。

3.创新不足,铝产品附加值低,阻碍延长铝产业链步伐

百色铝产业链短的自身特点,加上项目审批、节能降耗、环保改造环节影响了区域电网项目建设和煤电铝一体化项目推进进度,迟缓了我市铝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步伐,导致百色市氧化铝就地转化率低,大量氧化铝作为初级原料外销,处于铝产业链承上启下位置的电解铝既无法大量消化本地所产的氧化铝,又无法满足下游铝加工生产原料需要的矛盾境地。百色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还不完善,科技项目资金不足和人才短缺;缺乏工业经济发展平台,产业聚集度低,支撑产业化发展的大企业和大项目少,产业链延伸难度大。现有铝加工产品附加值较低,而铝合金线、铝箔等高附加值的铝精深加工所占比例小,精铝、高纯铝产品空缺。

(三)百色铝产业结构调整现状

目前,为优化铝产业结构,进一步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解决百色铝工业用电“瓶颈”、百色煤炭销售困难和下游企业铝水供应不足等困难,百色市以电解铝企业自备电厂为依托,通过煤电联营策略,以解决工业用电电价(广西电网)过高为目的,自主构建独立于广西电网以外的百色区域电网为基础,吸纳水电资源上网为辅,构建百色区域电网。以解决煤炭产品销售、降低铝产业中电解铝企业生产成本、延长铝产业链为目的,推进煤电铝一体化项目建设。通过推进百色区域电网和煤电铝一体化建设,作为百色铝产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主要抓手,谋求实现百色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制约百色铝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多重“瓶颈”分析

(一)低迷的市场环境是制约百色铝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直接“瓶颈”

由于全国范围内的电解铝产能过剩大环境导致电解铝价格持续低迷,不断下跌。2011年之前电解铝价格一度到达17000元/吨左右,虽然当时的电价高,但企业有盈利空间,电价高的问题一直没有凸显。但从2011年开始,电解铝价格继续下跌,2015年第三季度下跌到11000-12000元/吨之间,低迷的市场环境导致融资政策偏紧,各企业股东项目建设所需资金巨大,没有更多的能力筹措资金投入区域电网项目建设,造成区域电网建设资金紧缺,项目建设各项进度不如预期。电解铝价格持续低迷直接导致企业一心在氧化铝方面谋求发展,但对电解铝发展热情不高,致使煤电铝一体化项目推进缓慢。可见,低迷的市场不仅是直接诱发百色铝产业陷入困境,同时还会对百色区域电网建设发展和煤电铝一体化项目推进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工业用电价格过高是现阶段制约百色铝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瓶颈”

电价过高是长期制约百色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也是企业发展反应最集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电价过高不仅无法推动企业建设新的铝水项目,现有的电解铝产能也将日益萎缩,到2015年底要如期完成国家发改委下达的广西百色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260万吨直供铝水及260万吨铝加工等建设目标实将十分艰巨。由于电价过高,2014年我市铝工业氧化铝产量已经达到805万吨,但电解铝只有39万吨,氧化铝转化率不足10%,对延长铝产业链非常不利,对做大做强铝产业也不现实。

(三)不合理的铝产业结构是制约百色铝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瓶颈”

从经济数据看,2014 年铝产业增加值195.3亿元,占百色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0.55% ,其中,铝加工增加值55.9亿元,仅占百色工业增加值的14.5%。从国税收入数据看,2014 年百色铝产业国税收入达到10.2 亿元,占国税收入总量的比重达29.3% ,其中,铝加工企业仅实现国税收入500万元,仅占百色国税收入的0.14%。铝产业是百色经济和税收增长的第一支柱产业,但对GDP 和税收的贡献还主要来自氧化铝、电解铝生产,而铝材加工的增加值和税收的绝对值仍然偏小,所占比重较低[2]。铝产业结构不合理,电解铝转化率不足,严重制约铝产品精深加工及铝下游其他产业的发展。百色铝加工产品主要集中在低端的建筑铝型材、铝棒、铝杆等产品,低附加值,产品竞争力低。

百色市壮大经济规模的模式,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明显改变。不合理的铝产业结构是百色铝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瓶颈”,因此,铝产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对百色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是实现百色铝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四、新常态下对百色铝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突破现有电力体制,推动铝产业走出困境

铝电结合是广西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电力市场机制的形成, 广西电将面临云南电、贵州电的严峻挑战[3]。 现有的和陆续开发的发电企业必然有紧迫感和危机感,电力体制改革势在必行。百色市必须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利用老区政策优势,采取措施打破现有电力体制束缚,将生产价格控制在电解铝生产电力价格盈亏平衡点0.48元/千瓦时以下,帮助电解铝产业走出困境,推动百色铝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实现健康、有序发展。

(二)争取政策支持,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争取政策支持方面。争取自治区对区域电网项目建设继续给予资金支持和落实电解铝企业0.05元/千瓦时的用电奖励政策。争取自治区协调将那吉、鱼梁水利枢纽等水电站陆续退出大网并入百色区域电网,确保百色区域电网启动时有可靠的外部电源,提高电网运行安全系数。二是项目建设方面。抓好中铝广西分公司、百矿集团公司、信发铝电公司、苏源投资公司、泰吉铝业公司等煤电铝一体化项目建设,全力推进百色区域电网一期工程建设,为实现煤电铝一体化,自备电厂互为安好做好保障。

(三)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研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建议自治区层面支持百色铝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合作,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攻关,帮助提高百色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自主创新能力。二是积极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积极争取自治区在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三是进一步优化人才成长和创业环境,完善和落实工业企业引进“高、专、尖”人才鼓励政策。

(四)加大铝精深加工发展,着力提高产品附加值

百色采取的百色区域电网和煤电铝一体化建设,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破解铝精深加工铝水供应不足的问题;抓好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铝精深加工项目建设,破解铝精深加工项目低起点的问题;“十三五”期间,百色应在按计划完成铝产业重大项目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重点推进铝精深加工项目建设,着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的附加值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利用度深的完整铝产业链。重点加大对铝精深加工的招商力度,通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重点发展精铝、高纯铝、轨道交通用铝、锻造铝轮毂等高端铝产品,向交通、包装、航空航天、电子等铝精深加工产品方向发展。

五、小结

目前全国煤炭、电解铝等产业产能过剩、市场价格低迷的环境下,百色市依靠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铝产业低端产品的道路是不可持续。

为了使百色铝产业从困境中走出,必须利用体制创新和产业发展机制创新,通过煤电联营、铝电结合的途径,加快推进煤电铝一体化建设和百色区域电网建设,优化百色铝产业结构,打牢铝产业基础。更重要的是加大铝精深加工招商力度,延长铝产业链,实现提升产业层次,调整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最后才能为百色铝产业可持续发展和2020年实现与全国全区同步实现小康社会做出应有贡献。(作者单位:百色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培县.广西百色市经济发展模式评价[J].资源科学,2007,29(06):200-201.

[2]孟宗民.新常态下百色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瓶颈与突破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 2015(29)(总第2661期):46-47.

[3]刘大芷.铝电结合:广西铝业、电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广西社會科学,2003(07)(总第97期):47-48.

猜你喜欢

电价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
德国:电价上涨的背后逻辑
探索电价改革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的收支平衡分析
争议光伏标杆上网电价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