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审计中的会计核算方法研究

2015-06-11刘忠

2015年38期
关键词:会计审计探讨

刘忠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经济飞速发展,我国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中,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相融合的会计核算形式已成为当下我国不同领域、行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发展趋势。在不同行业深化改革的浪潮中,需要不断优化创新会计核算方法,满足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以此,不断提高新时期会计核算水平,保证会计核算工作有序进行,合理控制运营成本,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会计审计;会计核算方法;探讨

在企业生存发展道路上,会计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会计财务审计是实践会计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能够全面而客观地反映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当下已有的现金流金额,可以有效防止资金链现象的出现,并能客观地评价企业财务报表信息,暴露企业内部资金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同时,会计审计属于公正的一种监督,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审计能够细化资本支出、收益性支出,使企业能够以最小化的施工成本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会计审计中会计核算方法

1、账户对应关系与账户分析法。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会计核算主要采用的是复式记账法,能够在账户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依存、对照的关系,被称之为账户对应关系。在审计查账过程中,以账户对应关系原理为纽带,可以灵活应用账户分析法。对于账户分析法来说,它是在充分利用账户相关性的基础上,找出存在的异常现象,及时发现、解决存在的问题。比如,在核算过程中,可以在系统化分析银行存款与借款,看起是否存在异常情况,为接下来的实地检查提供有利的保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

2、勾稽关系与核对法。在审计查账过程中,以相关会计资料的勾稽关系为导线,巧妙地应用核对法。对于核对法来说,它是指超过两种以上的书面资料之间交叉对照,核对相关内容是否存在不一致的地方,所计算出的数据是否准确。在核对的过程中,可以找到问题所在地,客观地分析问题发生原因,并对判断这些问题是否是有意造成的。进而,明确问题的性质,带来的后果,制定可行的解决方案,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防止企业内部资金链断裂。

3、流程分析法。在审计合账过程中,以内部控制关系为载体,充分利用流程控制图分析方法,审查、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流程分析法是指把需要审查项目的内部控制图绘制成对應的流程图,在分析该流程图的基础上,找出其中存在漏洞的薄弱环节。这种方法能够更加直观、全面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用文字的形式来描述,也可以直接用一些特殊颜色在流程图中标出存在漏洞的位置,能够为审计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跟踪审查做好铺垫。

二、信息化背景下会计核算方法

1、公允价值计量。在新时代下,公允价值的提出已经成为会计界、实务界谈论的火热话题。有人认为历史成本计量方法必将被公允价值计量取代,但也有人认为不管时代怎样变化发展,历史成本计量方法都是无法被取代的。在众多议论中,不可否认的是,公允价值计量法远远优于历史成本计量法,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出企业运营状况,负债情况。当下,历史成本计量法仍然占据一席之地,在审计查账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是主要的核算方法,但也有一些资产核算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法,比如,可以出售的金融资产、能够用于交易的金融资产。此外,在传统手工做账方法的影响下,无法获取、计算公允价值,这也是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法的原因所在。但在信息化时代中,会计系统处理各种信息数据已有新的发展趋势,具有高度自动化的显著特点。而公允价值计量法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会计信息数据更加准确、真实。

2、移动加权平均法。从某种意义上说,个别计价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等被广泛应用到传统会计工作中,在提高核算数据准确率的同时,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以先进先出法为例,在调用货存的时候,每次都需要计算出存货的价格,不利于提高系统运行的效率,严重影响会计核算的速度,增加了审计人员的工作量,工作效率极其低下。以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为例,它的应用能够提高人力、财力利用率,减少企业在这些方面的成本支出。但在应用的过程中,这种核算方法并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在及时性方面的客观要求,不能及时更新对应的会计系统。主要是因为在新时代下,跨级信息数据采集已经朝着动态化方面发展,会计信息数据系统必须随时更新存货价格,并在会计系统中进行自动化的移动加权核算,保证企业处于有序的运行之中。简单来说,在信息化时代中,移动加权平均法才是最佳的核算方法。

3、账龄分析法。坏账准备计是建立在账龄分析基础上,是新时期会计核算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比如,余额百分比、销货百分比。在信息化背景下,收账余额百分比法、销货百分比法不需要经过复杂的程序,并能迅速处理对应的项目,操作简单化。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需要收回的账款拖欠时间、发生坏账可能性之间属于正比例关系,会计人员再主观判断失误,便会使会计系统无法处于正常的运行中。同时,随着账款拖欠时间延长想要收回应收账的难度系数也会逐渐增大,很难收回,造成企业资金外流,不利于企业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和这些会计核算方法相比,账龄分析法远远优于它们,主要是因为账龄分析法是以应收回账款拖欠的时间为纽带,对坏账损失进行合理化的评估,制定可行的方案,解决存在的问题。这样在满足应收款项管理客观要求的同时,还能客观、科学地评估那些已经无法变现的应收账款数额。可见,账龄分析法远远优于人工核算,能够有效解决“计算量大、信息数据复杂化”问题,提高核算数据的准确率,也是新时期一种值得不断推广应用的核算方法。

三、会计核算优化策略

1、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独立性。在会计核算工作中,独立、客观是其必须坚持的原则。为此,需要不断优化会计核算工作,使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日常运作中,要建立责任制,具体划分工作岗位,明确不同岗位职责,避免权与责混淆,实行岗位分离,部门职责分工。而对应的会计核算工作要由独立的部门负责,使该部门职责明确化,协调好会计核算部门与其它部门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需要注意的是:实行岗位分离可以有效防止岗位之间出现舞弊等现象,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此外,还需要转变企业领导者的会计核算理念,提高他们的会计核算意识,与时俱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止内部领导过多干预会计核算工作。

2、强化会计核算工作监督。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企业领导者要从已有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优化已有的监督管理制度,使其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在梳理企业内部关系的基础上,要对会计核算工作内部监督引起高度的重视,建立审计部门,审计人员要定期对各方面进行核查,一旦发现漏洞,要及时查找原因,加以解决。同时,还要借助外部力量,比如,律师事务所,全方位监督会计核算工作。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下,随着社会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需要面对各方面的挑战,会计核算工作也处于更加复杂的环境中,需要面对更多的困难。为此,企业需要不断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灵活采用多样化的审计核算方法,不断优化已有的会计核算工作结构体系,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定期对他们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具备专业化的技能,具备能够满足新时期会计核算工作客观需求的专业知识,不断强化内、外部监督,为会计核算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有利的内、外环境。以此,使企业能够以最小化的运营成本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作者单位:辽宁锦州锦阳国家粮食储备(中转)库)

参考文献:

[1]成欣. 信息化背景下会计核算方法研究[J]. 商,2013,20:155.

[2]邓会敏. 信息化背景下会计核算方法研究[J]. 经营管理者,2014,12:196.

[3]刘灿彬. 信息化背景下会计核算方法研究[J]. 现代商业,2013,36:245.

[4]闵志慧,雷翱,夏铭悦. 浅析会计审计中的会计核算方法[J]. 品牌(下半月),2015,05:72.

[5]刘远风. 浅析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 时代金融,2014,21:123-124.

猜你喜欢

会计审计探讨
会计审计中的会计核算方法研究
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诚信问题分析
探究企业会计审计诚信问题
企业会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析会计审计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